2024年5月17日,在台北總統就職典禮前夕,台灣旗幟飄揚在城市上空。(路透社)
每逢台灣總統大選,「統獨問題」都是各黨派候選人辯論的重要焦點。然而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歷屆台灣政府,包括來自兩黨的總統,對於兩岸政策都表達了同樣的主題:台灣無意改變海峽現狀,不會單方面宣布獨立。這是由於,現狀已是獨立。海峽兩岸的現狀即是,台灣一直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不受任何外國政府控制或統治,所以台灣無需宣布獨立。然而,每當台灣在國際組織和國際舞台上試圖有所表現的時候,又每每碰壁。這便是本文試圖理清的問題:宣布獨立,更改國號,拓展國際空間,分別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不可混為一談。
獨立(宣布獨立)
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往台灣以來,台澎金馬地區的有效政府一直都在台灣島內,台灣之上沒有任何其他「中央政府」,台灣不需要聽從任何外部政權的號令。這種現狀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無論世界上還有多少國家與台灣保有正式的外交關係,無論世界上還有多少國際組織保有台灣的會員資格,都不會影響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這一事實。因此,所謂「現狀」,即是「獨立」,即是「兩岸分治」。台灣沒有必要再次宣布獨立。
正名(更改國號)
有時,台灣人所稱的宣布獨立,其真實含義是指更改國號,放棄「中華民國」,改為其他國號。更改國號固然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公民的民主權利,完全可以通過全體公民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但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進行全民公投尚不現實。更何況,是否更改國號,對於台灣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的現實並無影響,更不會影響台灣人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因此更改國號並不是台灣目前的當務之急。
最先看清這一點的是蔡英文總統,她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是最大公約數,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一路線被繼承至賴清德政府。這種政策論述的核心在於:淡化國號分歧,強調獨立事實;淡化國家認同分歧,強調普世價值共識。台灣的正式國號到底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共和國,我們可以先暫且不必爭論這個問題。無論你持何種觀點,你都是台灣人民,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中共。蔡總統的政策主張最大限度地團結了台灣人民,尤其是主張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就是台澎金馬的「華獨派」,突然發現自己與「台獨派」並無本質不同,都是承認台澎金馬為一獨立的政治實體,區別僅僅在於對國號的主張不同而已。
國際空間
台灣真正想要的,既不是獨立,也不是正名,而是更為廣闊的國際空間,和更為清晰的國際能見度。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弄清,造成台灣當前的國際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不是因為台灣要宣布獨立,也不是因為台灣還沒有更改國號,而是由於中共的打壓。也就是說,即便台灣放棄宣布獨立,或者台灣宣布更改國號,對於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也不會有所幫助。
台灣真正需要對抗的是來自對岸的極權專制政權,台灣需要做的是繼續珍視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堅定地與世界上意識形態相似的盟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極權專制的海峽對岸的敵人,只有如此台灣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和更為廣闊的國際空間。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