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試圖遏制中國汽車進口激增,這對日益依賴俄羅斯市場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來說是一個打擊。
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統計,2024年中國對俄汽車出口量達到了2022年的七倍。這一增長主要由於烏克蘭戰爭導致西方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而中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歐盟、加拿大、土耳其和巴西等市場遭遇反傾銷措施後,將俄羅斯視為替代出口目的地。
「中國汽車已完全取代俄羅斯市場上的國際品牌。」CPCA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如果俄烏危機結束,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壓力將大幅增加。」
2024年,俄羅斯購買超100萬輛中國汽車,吸收了中國近30%的燃油車出口。這一激增使得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有率達到63%,而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降至29%。
俄羅斯開始反制
今年1月,莫斯科提高「回收費用」,該費用類似於關稅,大部分乘用車的費用提高至66.7萬盧布(約7500美元),比去年9月的標準翻倍。此外,該費用預計每年增長10%至20%,直至2030年。
Rhodium Group汽車分析師Gregor Sebastian表示:「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一樣,都擔心廉價的中國汽車湧入會衝擊本土製造業。」
「他們希望中國車企能在本地擴大生產。」他說,「一開始他們可能覺得別無選擇,但現在他們意識到自己擁有議價能力,因為俄羅斯市場對中國汽車製造商來說非常重要。」
此外,俄羅斯近期的一項調查發現,三家主要中國卡車製造商違反安全標準,並禁止其中一款車型在俄銷售。俄方官員表示,他們可能會對進口汽車實施新的合規和檢測標準。
邊境城市成為出口中心
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綏芬河成為此次汽車出口熱潮的重要通道。2024年,該市對俄出口額增長五倍,達到近140億元人民幣(約19億美元),成為中國除油氣貿易外最活躍的對俄貿易樞紐。
「大家都很擔心這些關稅,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影響。」一位綏芬河的中國商人表示,「歐洲和美國制裁了俄羅斯,所以俄羅斯轉向我們。」
奇瑞汽車(Chery)成為俄羅斯銷量最高的中國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在俄銷售了43萬輛,占其總銷量的28%。
奇瑞正在香港尋求首次公開募股(IPO),並在招股書中提到其「從俄羅斯市場獲得了可觀的收入」,但同時表示計劃縮減在俄業務,以「降低制裁風險」。該公司拒絕評論這一調整對其銷售的影響。
(資料照片)
二手推車和燃油車出口激增
隨著電動車在國內市場的普及,中國燃油車的需求下降,俄羅斯市場為中國製造商提供了一個出口渠道。2024年,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汽車中,97%為燃油車。
綏芬河當地官員表示,2024年該市的二手推車出口增長612%。這一激增得益於中國新出台的二手推車出口政策,以及國內「以舊換新」計劃,該計劃旨在刺激消費,促使更多車主出售舊燃油車。
綏芬河的汽車出口商表示,俄羅斯目前尚未全面徵收新的回收費用,並且仍存在政策漏洞。
一家名為「綏芬河高速車出口」的貿易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表示,他目前直接向俄羅斯個人買家銷售汽車,以規避回收費用。
「我們的銷售量沒變,但工作量大大增加。」他說,「以前跟經銷商合作,一次合同能賣50到100輛車,現在是一輛車簽一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