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有一種人,混到最後沒什麼朋友

曾經年少,總以為朋友多了,路好走,每個人身邊都有眾多好友相伴,出門浩浩蕩蕩,好不熱鬧。

隨著年齡的增長,走著走著,突然發現,這一路我們認識了很多人,交了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留在身邊的卻寥寥無幾,很多朋友像沙子一樣逐漸漏掉,散去,而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安靜,越往後,越孤獨。

孤獨,其實並非寂寞,而是一種享受,我們總是在孤獨中自行療傷,在孤獨中接受過去,在孤獨中去思考,也在孤獨中,逐漸找到了方向。

當一個人變得享受孤獨時,其實並非他不合群,而是「孤獨」能讓自己升華。如若找不到優秀的群體,或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時,「孤獨」,反而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個人到了最後,發現自己一個朋友也沒有,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合群,而意味著沒有人能跟你合。

高山越往高處爬,就越尖窄。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孤獨,這種感覺就像獨自站在高峰上,一覽眾山小,能和你比肩看風景的人很少,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他們到不了這個高度。真正有想法的人,他身邊的人,只會慢慢減少。因為,能入得了他心的人,並不多。

那些能夠攀上頂峰,做好自己的人,往往到最後,沒什麼朋友。

我們的一生都有很多的朋友,但是真心朋友又有多少呢?

在這個薄情的世上,我們都渴望真正的友情,能夠掏心掏肺,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可以找朋友幫忙,在我們有快樂的時候,可以找朋友分享。

但是,現實往往是,當你有困難的時候,所謂真心的朋友卻不會幫助你,曾經無話不說,無話不談的朋友,閨蜜,在你困難的時候,可以隻字不提,毫不理會。

當你有快樂要分享的時候,沒有朋友真心為你高興,有的也許是內心的嫉妒和恨。

總有那麼一些人,極力擴張自己的社交圈,認識一堆又一堆的朋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深夜喝酒的存在。為了不孤獨而消遣孤獨,花大把時間在無用社交上,除了那一瞬間的快感,你又真正得到了些什麼?

我有個鄰居,開了家小公司,每天迎來送往,身邊圍繞著很多朋友。他經常出門應酬,總是喝到了深夜,才醉醺醺的回家。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家裡也會聚集很多人。大家都恭維他,說他朋友多,門路廣,可以幫大家輕易的解決問題。他也誇下海口,說朋友們需要時一定可以幫忙。可實際上,他經常一個人坐在車裡,抽著煙,滿是疲憊。他確實朋友多,可他真的混的好嗎。也不盡然。

叔本華說過這麼一句話:「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深以為然。

曾經,我剛步入社會,也因為刻意合群而感到過苦惱,想來也是因為被親戚口中的所謂「人脈」擾亂了心神,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合群,並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

但漸漸的,我便發現:其實所謂的人脈,都是建立在你的個人能力之上,一個人能幹時,你即使不主動巴結人,也會有人前撲後擁的想要與你做朋友。但如若你是個廢物,即使再努力的合群,背影也是孤獨,因為沒人會真正在意你。

反而是那些沒有朋友的人,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混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去獨立地面對世界。正是混得足夠好,才可以去拒絕那些無意義的社交。

這樣的人,混到最後,確實身邊沒什麼朋友。但這樣的孤獨,是他們登頂的見證。

人有很多種活法,每一種活法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曾經我以為:孤獨是世界上只剩一個人。現在我認為:孤獨是自己竟能成為一個世界。

那些越走越孤獨的人,並非是品德不好,抑或是自我出現了什麼問題。大多數,只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我。知道了生活的真諦,就是越走越窄。最終在遠途之中,接納了生活,也接納了孤獨的自己。

人這一輩子,本就是一個人的旅程。身邊的人來來走走,只能陪著自己走一段路。到了某些時間點,就會分道揚鑣,各走各路。

那些越走越孤獨的人,往往就是看清了這一點,也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電視劇《琅琊榜》裡梅長蘇說過這麼一段台詞:「世間有多少好朋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輩子莫逆相交。可誰會料到旦夕驚變,從此以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涯路遠。」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走走分分,總有人離開,總有人到來,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即便是再親近的人,都是如此。

終究,每個人都會越走越孤單,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只不過有很多人,放不下那喧鬧的過往,於是拉著所謂的朋友,遲遲不肯放手罷了。而那些混得沒有什麼朋友的人,卻恰恰相反。他們坦然地接納了現實,並且把生活留給了自己。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而孤獨是生命中的一種常態。當孤獨足夠深刻,就可以照見靈魂深處的豐盛。

孤獨是人生中一場必不可少的必修課。

相比於貪戀人群的熱鬧,不如告別無用的社交,忠於自己的內心,好好地跟自己相處。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告別的過程,告別那些終將走散的人,告別那些漸漸變得不再重要的事。無需為告別悲傷,也不必強留把酒言歡的過往。

每個人都最終要成為自己,而這些自我,都在各自的頂峰。無法長久的作伴,是人生當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坦然地接受,而後專注於自我,這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表現。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混到最後,沒什麼朋友。正是因為他們看清了這一點,而後專注於活成自己。

往後餘生,隨緣而定,認真的對待朋友,活出自我,過好當下。至於未來,就交給時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需要負責的,便是讓自己將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就這樣,已經足矣。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悟空看非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15/218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