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紅白喜事隨禮有講究,「壽不煙,喪不補,喜不傘」,有何寓意? 

中國人在社交場合里紅白喜事給人隨禮是很重要的事,這不光是送些東西,還是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婚禮、喪禮還是長輩的壽宴,隨禮都包含著我們對對方的祝福、關心和尊重。另外怎麼送禮以及送啥都有一定的規矩,這裡面蘊含著很多文化內涵。像"壽不煙,喪不補,喜不傘"這句俗話,把隨禮文化的精髓清楚地概括出來了,它背後的意思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一、壽不煙

「壽不煙」就是在給長輩辦壽宴時不能送煙,乍一聽好多人覺得這是為老人健康著想,畢竟抽菸對身體不好,而老人身體又較弱,抽菸就更易生病。這確實有一定道理,如今大家都知曉吸菸危害巨大,但這句俗語可不只是這一層意思,它與我們傳統文化里的寓意、禁忌有著很大關聯呢。

"煙"和"咽氣"的"咽"讀音差不多,"咽氣"就是人死的委婉說法,以前的人對死亡又敬畏又忌諱,壽宴這麼喜慶的場合,肯定不想有跟死亡沾邊的東西,給老人送煙,就像在咒老人快不行了,這多不吉利?好好的壽宴這麼一來,氣氛全被破壞了,所以忌諱的人都不會在壽宴上送煙。

二、喪不補

"喪不補"意思就是喪事辦完後不能再補送份子錢。在傳統喪禮上,有人去世,親朋好友都會趕緊去弔唁,這個時候送上禮金,這既是對逝者的哀悼,也是對家屬的安慰。但要是錯過送禮的時機,等喪事結束了再去補送,那就不合規矩了。

從文化方面來講,"喪不補"有不少寓意。首先這是對逝者的尊重,咱中國人覺得死亡乃是一件極為嚴肅之事,喪禮作為送別逝者的最後儀式,其各項流程都得在特定的時間以及特定的氛圍當中去完成。喪禮一結束,就表示逝者入土為安,一切都塵埃落定了。這時候再補送隨禮,就好像打破了這份寧靜,打擾逝者安息,會被看作不尊重逝者。

其次,"喪不補"跟傳統風水觀念有關。民間有種說法:白事隨禮是給去世的人用的,喪事一結束,去世的人就沒法享用這份禮了。補送的話會被當作擾亂了陰陽之間的秩序,給喪家帶去不太好的事情。

三、喜不傘

按老傳統,結婚這麼大喜的日子送傘可不行,這就是"喜不傘"。為啥呢?主要是"傘"和"散"讀音太像了。咱中國人向來就講究個諧音,一碰到讀音一樣或者差不多的東西就容易瞎聯想,還會給它們安上些特別的寓意。

婚禮可是新人新生活的開始,大家都盼著他倆能和和美美、白頭偕老。可「散」這個字,意思是分開、離散,跟咱美好的期望完全相反。給新人送傘,感覺就是在咒人家婚姻要散夥,多不吉利?婚禮喜慶的氣氛也被破壞了。

這種諧音寓意的觀念在大家心里根深蒂固,不光是婚禮隨禮得注意,平常生活里人們也都儘量避開那些有不吉利諧音的東西。像扇子(「扇」和「散」同音)、梨(「梨」和「離」同音),一般都不會選,就怕給他人帶來不好的暗示。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家有妙招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18/219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