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一點:我不是俄粉,也無意為普京的侵略行徑辯護。俄羅斯的戰爭罪行有目共睹,無需贅言。然而,我實在看不下去簡中圈那些學者、大V和自詡高明的「專家」,他們造謠生事,為澤連斯基塗脂抹粉,把他捧成聖人,恨不得將所有罪責一股腦推給普京。這些人煽動情緒、編織單邊敘事,只因這比講述事實更能蹭流量、賺利益。他們的真實目的無非是博眼球、謀私利,而非追求真相。今天,我們就用事實揭開他們的面具,看看這群「公知」如何在鐵證面前自取其辱。
俄烏戰爭自2022年爆發以來,網絡上的爭論從未停歇。簡中圈的學者、教授、專家、公知乃至大V們幾乎異口同聲,將戰爭的罪魁禍首指向普京,指責他「挑起侵略戰爭」,並以各種頭頭是道的分析自詡高瞻遠矚。然而,真相果真如此簡單嗎?艾倫·J·庫珀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軍事戰略與衝突管理領域的權威專家,在其文章《可悲的是,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是正確的》中,以詳實的歷史證據和冷靜的分析,撕下了西方敘事和簡中圈「專家」們的面具,揭示了戰爭責任的複雜真相。讓我們用事實說話,看看這些自以為是的「學富五車」之輩,如何在庫珀曼教授的鐵證面前啞口無言。
此文來自逢川必反的左媒《國會山報》,能如此放下身段肯定川普並說出俄烏戰爭的真相,這是破天荒頭一回。目前簡中圈裡所有反川黑川的觀點與資料基本都能在此媒找到背影與出處。文章《可悲的是,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是正確的》全文在本期公眾號,隨此文一同發布。
戰爭的開端:烏克蘭右翼武裝的「導火線」
簡中圈的「專家」們常將俄烏戰爭的起點定為2022年2月24日普京的全面入侵,卻對戰爭的深層根源視而不見。庫珀曼教授指出,早在2014年,烏克蘭內部的暴力事件就為衝突埋下了伏筆。他寫道:「正如最近大量法醫證據所證實,甚至基輔法院也確認,正是烏克蘭右翼武裝分子在2014年發動了暴力事件,並激怒了俄羅斯首次入侵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東南部地區。」當時,烏克蘭親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2010年通過「自由公正的選舉」上台,得到東南部俄羅斯族人支持。2013年,他選擇與俄羅斯而非歐洲經濟合作,引發基輔Maidan廣場的抗議。儘管抗議最初和平進行,但「2014年2月中旬總統最終做出重大讓步,此後他們基本撤離」,局勢本可緩和。然而,「俯瞰廣場的右翼武裝分子開始向烏克蘭警察和剩餘的抗議者開槍。警察向武裝分子開槍還擊,武裝分子隨後謊稱警察殺死了手無寸鐵的抗議者。」這一謊言點燃了烏克蘭人的怒火,「他們湧入首都,趕走了總統,後者逃往俄羅斯尋求庇護。」
普京的回應是入侵克里米亞並支持頓巴斯分裂分子。庫珀曼教授明確寫道:「雖然這個背景故事並不能為俄羅斯的入侵提供正當理由,但它解釋了俄羅斯的入侵並非『無緣無故』。」簡中圈的「專家」們,你們口口聲聲說普京「無端侵略」,可曾提及這「法醫證據」和「基輔法院」的判決?你們的高談闊論,是否故意忽略了烏克蘭右翼武裝挑起暴力的事實?庫珀曼教授用權威數據打臉你們的片面敘事:戰爭的種子早在2014年就由烏克蘭內部埋下,而非普京憑空捏造。
澤連斯基的「背信棄義」與挑釁
簡中圈的學者常將澤連斯基塑造成無辜受害者,卻對他的政策失誤閉口不談。庫珀曼教授揭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違反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尋求北約軍事援助和加入北約,這助長了戰爭的蔓延。」明斯克1和2協議(2014-2015年)旨在通過給予頓巴斯有限自治結束衝突,普京認為這「足以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成為北約的軍事基地」。然而,「烏克蘭七年來一直拒絕履行這一承諾」。澤連斯基更是在「2019年的競選中承諾最終實施該協議以防止進一步的戰爭」,卻「在贏得選舉後食言了,顯然他更擔心的不是戰爭風險,而是在俄羅斯面前顯得軟弱」。
他不僅食言,還「增加了從北約國家的武器進口」,這讓普京「忍無可忍」。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認頓巴斯獨立並部署「維和」部隊,「要求澤連斯基放棄對北約軍事援助和成員國身份的追求」。當澤連斯基拒絕時,「普京於2月24日大規模擴大了軍事攻勢」。庫珀曼教授指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澤連斯基都挑起了俄羅斯的侵略。」簡中圈的「專家」們,你們歌頌澤連斯基的「抗俄英雄」形象,可曾反思他為何背棄承諾、主動挑釁?你們的「普京全責論」如何解釋這七年的拖延和北約武器的堆積?庫珀曼教授用事實告訴你們:澤連斯基並非單純的受害者,而是戰爭升級的推手。
拜登的「空頭支票」與縱容
簡中圈的評論家常將美國描繪為烏克蘭的正義後盾,卻迴避其政策失誤。庫珀曼教授直言:「喬·拜登也對戰爭的升級和持續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2021年底,普京屯兵邊境並要求執行明斯克協議時,「如果拜登總統堅持要求澤連斯基遵從普京的要求」,戰爭或可避免。但拜登「卻遺憾地把決定權交給了澤連斯基,並承諾如果俄羅斯入侵,美國將『迅速果斷地』作出回應」,這被澤連斯基視為「違抗普京的綠燈」。結果,拜登的承諾成了「虛假的希望」,烏克蘭期待美國全面介入,卻因「擔心核升級」未獲實質援助,導致「僅在過去兩年間,這場戰爭就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或受傷,而戰爭前線移動的面積還不到烏克蘭領土的1%」。
庫珀曼教授對比川普政策:「如果川普當選總統,他可能不會開出這樣一張空頭支票,因此澤連斯基別無選擇,只能執行明斯克協議以避免戰爭。」簡中圈的「專家」們,你們大談美國援助的偉大,可曾想過拜登的縱容如何延長戰火?你們的「正義敘事」為何不敢直面這數十萬傷亡的代價?庫珀曼教授以戰略眼光戳穿你們的虛偽:拜登的優柔寡斷同樣是戰爭的幫凶。
真相與權威:庫珀曼教授的鐵證
艾倫·J·庫珀曼是誰?他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專注於軍事戰略和衝突管理,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實戰分析能力。他的文章引用「法醫證據」、「基輔法院判決」和明斯克協議的具體條款,條理清晰,證據確鑿。相比之下,簡中圈那些自詡「學富五車」的專家、公知和大V,靠著二手信息和情緒化口號混淆視聽,哪裡有半點學術嚴謹性可言?你們高喊「普京侵略」,卻拿不出庫珀曼教授這樣的第一手數據;你們指責俄羅斯,卻對烏克蘭和美國的責任視而不見。面對這位權威學者的分析,你們還有何顏面自稱「高瞻遠矚」?
結論:戰爭責任的三方共謀
庫珀曼教授的結論令人警醒:俄烏戰爭並非普京單方面挑起,而是烏克蘭右翼武裝、澤連斯基和拜登三方共謀的結果。2014年的暴力事件點燃導火線,澤連斯基的背信棄義火上澆油,拜登的空頭支票推波助瀾。普京的入侵固然罪不可赦,但「並非無緣無故」,其反應根植於烏克蘭的挑釁和西方的縱容。簡中圈的「專家」們,是時候摘下有色眼鏡,停止一味同情烏克蘭的單邊敘事了。庫珀曼教授用事實告訴我們:戰爭的真相遠比你們的高談闊論複雜,而你們的「普京全責論」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面對這鐵一般的事實,你們還有什麼可狡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