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為孩子多積「陰德」!

作者:

古語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那麼究竟怎麼做,才叫做真正的「為之計深遠」呢?是否給孩子留下足夠多的錢財,資產,或者動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給孩子的未來鋪路搭橋,這些固然都是為了孩子的前程考慮,然而卻不是最終極的方法。

林則徐有言:「兒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兒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句話足以成為天下父母的座右銘。錢財,資產,這些看得見的財富,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財富,真正應該遺留下來的,是父母,乃至祖祖輩輩的精神資產。

從因果循環的角度出發,我們所有發生的一切,都不過在「因果」二字當中,你想要孩子有一個前途光明的未來,這是一個美好的果,那麼前因是什麼呢?除了給他最好的教育和引導之外,還有那些「冥冥之中」看不見的諸多因素。

真正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不是其他,而是為孩子多積「陰德」。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行善積德的人,他們的功德都不會唐捐,一定會在最好的時候,以最好的方式回報給他。

與明面上的行善積德相比,陰德的積累尤為重要。所謂「陰德」,就是不為人所知的善行,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真正為了他人,不求回報,他人不知道是自己做的,而自己做了也和沒做一樣,並不放在心上,這樣的陰德積累多了,孩子必然會有大福報。

司馬光家訓里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隱形的東西,但是看不見,不代表就不存在。所做的一切只要有因,就必然會有果。在你的身上沒有報掉的德行,必然會遺留給子孫,讓子孫後代受益無窮。

因此,與其與人攀比金錢,名氣,地位的大小多少等等,倒不如與人比比自己的德行與修養,比比自己做了多少好事。還是那句話,不要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不求回報,不為人所知,自己知道也不放在心上,這才是真陰德,收穫的才是真福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404/21997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