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史上最毒!川普輪起大棒 精準要雷軍們的命

—美國又來搞事 「華為式」制裁要擴散了?

網際網路上最不給雷軍面子的人是誰,除了這幾天余承東隔空喊話,我覺得還有一個人大家可能想不到,那就是川普

五月底小米剛發布了玄戒晶片,結果沒幾天,美國人就掄起制裁大棒,打算給新出爐的中國晶片產業上上強度。

據央視報導,商務部證實美國在日內瓦經貿會談後,陸續新增出台多項對華限制措施,包括發布AI晶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對華晶片設計軟體(EDA)銷售等。

雖然這很可能並不是針對小米,而是針對整個中國晶片產業,但這前後腳的關係嘛,也不免讓有些網友無端聯想。

不過,真要仔細盤盤這次美國佬的禁令,其實更嚴重的地方不是針對華為小米之類的某家企業,而是對中國EDA軟體和設備的全面斷供。

嘖嘖嘖,以前是卡光刻機,不想讓咱造出來晶片,現在更離譜了,連晶片設計圖都不給你畫。具體怎麼個事呢,問題就出在EDA這個聽著陌生、卻能要了晶片「命」的玩意兒上。

實際上,這EDA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它不是一個孤零零的軟體,而是一整套工具鏈+現成IP模塊庫。對晶片設計來說,它不止給你提供了從最開始的設計分析,中間的布圖走線,再到最後的全套設計輔助。

而且這玩意兒還配套了人家已經設計好、驗證過的功能模塊,這些東西用起來省時省力,還跟晶片代工廠的PDK(工藝設計套件)緊密綁定,IP不對版,或者仿真模型不准,你晶片設計得再花哨,拿到台積電也會流片變廢片。

這些東西就好比是你做 PPT時候需要用到的模板素材庫、打字時候輸入法里的自動聯想。沒有模板照樣能做 PPT、沒有自動聯想也能打字,但是缺少了輔助的執行效率一定非常差。

這也就是為啥整個EDA產業規模也就一百多億美元,但它能撬動數萬億美元的電子產業鏈。

加州大學之前的一個測算說,如果沒有EDA,設計費用則會擴大近200倍,按3nm晶片接近10億美元的設計和開發費用,要是沒EDA,能直接飆到2000億美元,頂得上整個小米集團的市值了都。

所以說, EDA是半導體行業最高槓桿的工具,也是美國這次下狠手的七寸所在。

而EDA這碗飯,目前基本被三家美國公司,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鏗騰電子)和被西門子收購的Mentor Graphics(現Siemens EDA)牢牢端在手裡。

這哥仨加起來,占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更是超過75%。

美國對EDA下這麼狠的手,也是因為這仨在江湖上的壟斷地位。它們一說不賣,國內晶片公司基本就得抓瞎,短期內幾乎找不到可以完全替代的產品。

不過,美國人瞄準EDA發力來搞我們,這倒也不是第一次。2022年開始,美國商務部就針對3nm以下最先進工藝,特別是GAAFET(全環繞柵極電晶體)這種新架構的設計工具。

目標很明確,就是阻止中國在頂尖晶片技術上突破。

然而,美國在2025年6月這波禁令,來了個釜底抽薪。

具體來說,這次引入了算力(比如你晶片算力超過8TOPS)和雙向頻寬(比如超過150GB/s)這兩個硬槓槓,再加上更嚴格審查機制。

這招毒就毒在,它直接打破了以往基於「幾奈米」製程的界限。不管你用的是幾nm工藝,只要你最終晶片的整體性能做得太強,照樣可能觸碰紅線,被拉入管制清單。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以前人家只管你做菜用的鍋(先進位程),現在直接看你端出來的飯好不好吃,特別是硬菜,好吃就犯規。

某種意義上,這記重拳,對咱們國家正在大力發展的智能汽車、高性能計算(比如AI訓練和推理晶片)、先進伺服器等領域,構成了實實在在的精準打擊。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那些追求極致性能的高端晶片。比如高性能手機SoC、AI晶片、以及用於高級別智能駕駛的高算力AI晶片,都成了這次禁令的重點關照對象。

相比之下,消費電子晶片,比如中低端手機SoC、智能家居控制晶片、普通物聯網設備的MCU等,由於其算力需求和頻寬通常低於管控閾值,暫時還能在全球市場上相對自由地流通和設計,這算是禁令之下,尚存的一絲喘息空間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差評XPI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09/223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