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最「火」的女演員,應該是一位00後——黃楊鈿甜。
只是,這把「火」,也將自己燒得烏漆麻黑。
因為天價耳環事件,延燒到和雅安賑災相關的慈善捐款,她的父親楊偉被扒得底兒掉。5月22日下午,雅安市相關部門發布通報,楊偉因公務員任期內違規經商(註冊影視公司並由親屬代持)、報考時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被立案調查,雖然並非因貪污遭查,但女兒星途卻也一夕盡毀。
就在黃楊鈿甜事件發酵之際,95後的虞書欣,家族也陷入爭議——其父虞丕傑被指涉嫌侵吞15億國有資產,傳言出現後,虞丕傑即強勢發布律師函,稱「均系不實信息」。
不過,虞父的被指控,淹沒在了黃楊鈿甜的天價耳環爭議里,或許背後也有團隊的輿論引導,令這一事件成為了無足輕重的背景板。
出道以來,虞書欣就被說是「富二代」,營銷「娛樂圈小富婆」的人設;因此,上述涉及15億的「不實信息」,也是其來有自。
本著公平原則——所有演員不論名氣大小都要接受人民群眾的檢視——既然黃楊鈿甜父女得到了「應有的結局」,那麼,處於頂流的虞書欣,也該有更多審視才對。
當然,很多吃瓜群眾只知道「15億」的瓜,卻並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虞丕傑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的指控,究竟是什麼情況?
鑑於各類信息繁雜紛亂,因而,「文娛春秋」對該指控進行了一番核查,捋一捋到底怎麼回事……以及,虞書欣家族的財富積累過程,又有哪些秘不可宣之處?
-家裡有礦-
虞書欣,是家裡「真·有礦」的。
父親虞丕傑被指控「侵吞國有資產15億元」的公司,名為「新余新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鋼礦業),正是從事礦石生產及銷售的。
「新鋼礦業」由新余市華尚礦業有限公司(下稱華尚礦業占股49%)和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余鋼鐵,占股51%)合資,於2008年8月13日創立。
據新余鋼鐵官網介紹,其是大型國有鋼鐵聯合企業,員工超1.6萬人,年營收400多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115億元;而華尚礦業,就是虞丕傑作為實際控制人的公司,占股48%,於2008年1月設立,半年後,就與新余鋼鐵共同創立了「新鋼礦業」。
從2009年開始,到2013年,5年間,「新鋼礦業」持續作為「新余鋼鐵」的交易關聯方,出現在後者的年報里。這幾年的交易額,即成為網絡爆料中「侵吞15億國有資產」的依據。
實際上,這幾年的交易額,累計起來為1553651628元,以下數據來源於「新余鋼鐵」年報——
2009年,「新鋼礦業」成立的第二年,就和「新余鋼鐵」產生了關聯交易,不過當年交易數額較低,為1808萬;2010年,直接飆漲到1.89億;而2013年達到頂峰,交易額為6.25億元。
理論上來說,作為「新余鋼鐵」控股公司,關聯交易也無不可。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是虞丕傑的公司華尚礦業能和這家大型國企合資?他何故有此發財機遇?
而這,也是被指控為「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的核心——據稱,虞書欣爺爺虞錫元曾任職「新余鋼鐵」的工會主席(一說為副主席)。
如果虞錫元的確是虞書欣爺爺,並是「新余鋼鐵」高管,那麼,就有可能觸法。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規定》第六條第一款規定——「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係人,在本企業的關聯企業、與本企業有業務關係的企業投資入股」,也就是說,國企高管親屬不得在關聯領域經商。
那麼,虞錫元到底是不是曾經擔任「新余鋼鐵」的高管呢?
目前,「文娛春秋」未能查到任何關於虞錫元任職「新余鋼鐵」的信息,當然,虞書欣爺爺是否確為虞錫元我們也存疑——就是說,無法斷定此指控屬實。
但,好巧不巧,有「新余鋼鐵」退休員工,在幾年前發布過一組照片,系「新余鋼鐵工會系統和動力廠」的上海聯誼會,其中有張照片是這樣的——
上圖中的老者,被指正是虞書欣爺爺虞錫元。
從其站在C位、其他人眾星捧月狀來看,這位老者,似曾身居高位。即便不是核心高管,估計也是「新余鋼鐵」的資深職工。
但他,真的就是虞書欣爺爺?
過往,虞書欣曾發布過爺爺的照片,有合影,也有單人照;和聯誼會老者的共同關聯點是,都戴著一種圓形禮帽——無一張照片不如此。
不過,僅憑圓形帽子,我們仍然無法斷定聯誼會上的老者,就是虞書欣爺爺。由於拍攝姿勢的不同,從臉部觀察,並不能確認兩者為一人。
因此,我們藉助AI工具做了下比對。首先使用阿里雲「視覺智能開放平台」的「人臉比對1:1」這一功能,將上圖中間的頭像,和聯誼會的老者,做了一下比對,結果顯示「同一個人的概率為73.37%」——
而使用了另一家AI公司曠視的人臉比對工具後,顯示是同一個人的概率同樣「可能性高」。
綜合比對看,這兩位老者樣貌的相似度,確實是高於50%的。
但,我們仍然無法得出結論,新鋼職工會誼會上的老者,就是虞書欣爺爺虞錫元。
即便虞書欣爺爺沒有幫助兒子從中牽線與新余鋼鐵這家大型國企的合作,事實上,虞丕傑何以獲得這樣的機會——像是開了「金手指」,也是一個值得追問的事兒。
另一個蹊蹺之處在於,新鋼礦業於2017年9月6日解散,而早在公司註銷前的2014年,就停止了和新余鋼鐵的關聯交易。那一年的8月,新余市前市委書記李XX被查,而這位落馬官員,曾於2009年12月出現在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此前名為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掛牌儀式上——那個儀式上,同時出現的多位江西高官(如時任江西省副省長、國資委主任)如今也都落馬。(需要指出的是,網絡爆料誤為李XX等官員是為虞丕傑公司「新鋼礦業」的掛牌儀式站台,並非如此——而是其母公司。)
而李XX開始主政新余時,正是虞丕傑創建「華尚礦業」並和「新余鋼鐵」合資成立「新鋼礦業」的2008年,到其落馬的2014年,幾乎完全契合了「新鋼礦業」與「新余鋼鐵」產生15億關聯交易的時段。
這中間,有什麼關聯?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此高度重疊的政商關係,不能不讓人多想。
不過,說虞丕傑「侵吞15億」確屬「不實」,因為根據「新鋼礦業」的股份比例,華尚礦業占據49%,分到的營收,應該不到一半(約7.5億),刨除成本,可能歸屬到華尚礦業的利潤為三四億(假設50%利潤率);如果按虞丕傑在華尚占股48%來算,與新余鋼鐵關聯交易期間,他最多有1-2億的分紅。
能和大型鋼鐵國企合作,使得虞丕傑事業順遂,但他可能想不到的是,在新鋼礦業註銷8年後,因為女兒的出名,迎來一波前所未有的質疑。
5月19日,北京道章律師事務所發布了虞丕傑委託的律師函,否認有「侵吞國有資產」的問題。而新余鋼鐵集團則回應稱「目前無姓虞的領導」,對歷史任職未置可否,但表示「已上報省里處理」。
-商業版圖-
早在虞書欣出生前一年,父親就開始經商。
1994年11月,虞丕傑和合作夥伴創立上海傑美貿易有限公司,從事五金建材領域。但10年後,公司被吊銷。
除了華尚礦業的投資大獲成功外,2003年10月虞丕傑創立的上海豪譽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豪譽,與妻子劉金美分別占股50%),以及2009年12月與家人(劉金美、妹妹虞俏倩)開設的新余豪譽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新余豪譽,三人分別占股70%、10%、20%)——這兩家公司,形成了虞家財富積累的另一個支點。
從愛企查上的過往投標文件來看,上海豪譽、新余豪譽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基礎建設領域,比如農田防看護程、廣場項目等。
也正是新余豪譽,曾在四五年前,讓虞書欣攤上過事兒,2020年及2023年先後傳出其父母被強制執行數百萬的新聞。而從這些案件里,也能一窺豪譽系的生意版圖,儘管不如華尚礦業年入過億,卻也動輒數百萬。
2023年9月18日,新余豪譽被強制執行2220504元,而狀告它的公司,則是另一家國企——江西省出版龍頭企業中文天地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旗下的藍海國貿。
據公告稱,藍海國貿與新余豪譽簽訂合作協議,向其銷售鐵精粉,在後期業務履行過程中,因後者違約拒不履行買受人付款義務,藍海國貿向法院起訴,要求新余豪譽公司支付剩餘貨款218.81萬元及違約金。
這筆款項,其實是發生在2015年,延宕數年後,2018年11月,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新余豪譽支付藍海國貿貨款。當年,中文天地發布的財報里,對該筆款項計入壞帳,備註是:預計不能收回。
直到2023年,藍海國貿勝訴5年後,新余豪譽都沒有返還該筆欠款,遂有上述強執信息。
當然,這只是一項合同糾紛,孰是孰非不做評論。但從這一案件中,可以看到,虞丕傑家族持股的新余豪譽,交易動輒數百萬起,在三四線城市裡,屬實不錯。
2024年初,或出於輿論壓力,虞丕傑和妻子退出新余豪譽,將股份全數轉給了虞書欣姑姑虞俏倩。至今,該公司依然在運作。
而上海豪譽,往來金額也不菲。
據2023年11月的一則裁判文書顯示——這一次,是虞丕傑狀告官方(新余某鎮政府)——2011年,為了建造某鎮廣場項目,上海豪譽支付履約保證金1000萬元,截止到2016年,某鎮政府退回600萬元保證金,尚有400萬未退回。2022年,上海豪譽狀告某鎮政府退回400萬以及11年利息8114000元,合計12114000元……
由於該案複雜,恕不詳述,但從此案即可看到,虞書欣父母控制的上海豪譽也是千萬級別的生意。
到如今,虞家的商業版圖,應該是全圍繞在虞書欣身上,其他實體業務,或許也都是小錢了。
-財富幾何-
被稱為「娛樂圈小富婆」的虞書欣,她出道之前家族到底財富幾何?且不說公司往來的那些動輒百萬千萬的帳務數目,僅是現金,又有多少?
從2020年爆出的一則「虞父放高利貸」舊聞,即能窺知一二。當時,虞書欣剛剛嶄露頭角。
裁判文書網上,有一則判決書顯示,2012年3月15日到2013年3月29日間,虞丕傑先後向殷某借貸3780萬元,兩筆借款的月利率都是3.5%(折合年利率42%);因而,除了要求殷某歸還借款本金3780萬元外,還主張3200萬元利息,即按月息3.5分且計算而來……
由於這一判決被挖出,虞書欣父親「放高利貸」的消息,就不脛而走。當然,最終法院並沒有同意虞丕傑的主張,而是按照年利率24%計算得出利息1617.84萬元(雖然也不少,但在民間合理借貸範圍)。
如果當時殷某歸還虞丕傑,瞬間虞家就到手現金5000萬以上。而能夠一次性借出3780萬,家底沒個上億現金,估計也不太敢借。
因此,綜合企業規模、交易信息、生意往來,在虞書欣成名之前(2017年前後),虞家現金資產可能在1-3億區間,如果考慮到不動產以及企業資產,其家族資產或在3-5億區間(網傳400億言過其實)。這一數字,對於新余這個三四線城市而言,屬於實打實的富豪新貴階層。
而到現在,被稱最具商業價值之一的95花虞書欣,在成名的這幾年裡,賺到的可能已經接近父母半輩子的打拼——包括片酬、商務代言等,稅後收入數千萬是有的。但,這就是後話了。
從虞丕傑發家路徑來看,建材為第一桶金,基建是細水長流,而礦業,才是財富積累的大頭。共同點是,都是賺國企或國家單位的錢——就像新鋼礦業是和新余鋼鐵關聯交易,豪譽系公司是跟政府機構做生意(比如某鎮廣場項目的建設)……
眾所周知,做此類生意,沒點人脈,難如登天。
不過,我們需要再次重申,這並不意味著有什麼問題。
但,作為95後小花頂流,虞書欣家族理應接受公眾的監督——特別是涉及到官商往來的情形——就像黃楊鈿甜那樣。
到底真相是如虞丕傑所說「不實」,還是像編劇祝明所說「影視行業所有賣『家境富裕』人設的,順著查一遍,99.99999%都有料」?
其中有沒有貓膩,本文不做任何判斷,留給大傢伙兒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