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情感世界 > 正文

6條「人情世故」的秘訣,萬變不離其宗

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在江湖,不可避免要接觸到人情世故。哪怕你不想講人情世故,別人也會跟你講人情世故,沒辦法,這是人情社會的潛規則。

如果說做事是一門技巧,那做人就是一種智慧。

6條人情世故的秘訣,基本上,萬變不離其宗。

01

收斂鋒芒,切勿顯露。

人情社會有一個潛規則,槍打出頭鳥。

誰敢冒出頭,誰就是大家眼中的敵人,只會被群起而攻之。

比如說,你比身邊人都有錢,但你很喜歡顯擺。這個時候,你的人緣就會特別差,樹敵就會特別多。

這就是所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人性,都是見不得人好的。既然如此,收斂鋒芒,不顯山不露水,才是真相。

02

安守本分,少管閒事。

有道是「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嘴巴說話太多,就容易招惹來是非。總是喜歡強出頭,煩惱就會找上門。

強出頭,未必就是跟別人對著幹。有可能,你選擇多管閒事,越了界,就是等於強出頭了。

別人的事兒,跟你沒有一毛錢關係,那你管那麼多,幹什麼呢?

江湖講究的,其實是「井水不犯河水」。你不越界,我也不越界,大家各相安好。

03

保持神秘,切勿多說。

正所謂「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

為人處世,說三分的真話就行了。至於其餘七分的真話,不妨埋藏在心底。

你對別人說得越多,別人對你的了解就越清晰。慢慢地,別人就不可能對你客氣。

別人看不透你,才會選擇尊重你。一旦別人看透了你,那別人又怎麼可能尊重你呢?

人性就是,對於不了解的人與事兒,恭恭敬敬。而對了解的人與事兒,滿是輕蔑。

04

一半精明,一半糊塗。

做人太聰明,容易被人針對;做人太糊塗,容易被人坑騙。

太聰明不好,太糊塗也不好,那我們該如何是好呢?二合一,或許就是最好的。

大事層面,比如說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兒,要保持精明的姿態,切勿被人坑騙。

小事層面,比如說日常的口舌之爭,那就不要過分較真了,裝傻充愣或許會比較好。

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要走某一個極端。兩者合一,靈活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05

表面熱情,背地提防。

很喜歡這樣一個觀點:社交的最佳方式,熱情,好客,一問三不知。

不論遇到什麼人,是熟悉的人也好,還是陌生的人也罷,該熱情的時候,一定要熱情。哪怕內心不喜歡。

再怎麼討厭一個人,臉上也不要露出厭惡的神情。否則,就容易激化矛盾,釀成衝突。

至於更深層次的交往,那就不要有了。不論別人問我們什麼,我們最好一問三不知。

不透露,不交惡,永遠都笑嘻嘻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啊。

06

表面不爭,退一進二。

表面上,如果你爭得特別厲害,那其他人就會跟你一起爭,那你的對手、敵人就多起來了。

反之,表面上,如果你選擇不爭,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那別人就會認為你沒有威脅,對你的態度不會差。

要知道,表面不爭,不代表背後不爭。真正的強者,不爭前台,只爭幕後。

就跟司馬懿一樣,隱忍多年,最終反客為主。誰也預料不到,一個老頭,竟然如此厲害。

退一步,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是進兩步。有進有退,才是人生啊。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11/227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