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學風水 > 正文

古人修煉傳說系列之十八:唐玄奘(上)

作者:

●唐玄奘西行取經

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原姓陳,名褘,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州緱氏人,他是漢代太守陳仲弓的後裔,曾祖陳欽是北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是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慧曾任江陵縣令。陳慧有四個兒子,玄奘排行第四。

玄奘一家全都崇尚佛教。他的二哥陳素很早就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做了僧人,法名長捷。玄奘自幼聰明異常,有很強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家族和哥哥的影響下,8歲多就開始誦讀佛經,並且在父親的影響下,養成了廣泛研究各種學問的興趣。除佛學外,他對儒家經典也頗有研究。當時洛陽有許多講經場所,其中有不少對於佛學研究有很高造詣的大德高僧。哥哥陳素很關心弟弟的學業,經常把玄奘帶到洛陽前去聽高僧們講經。久而久之,玄奘遂萌發了出家為僧的想法。恰在此時,隋王朝要在洛陽剃度27名和尚。報名的人有好幾百,但在玄奘的努力下,大理卿鄭善果破格錄取了年僅13歲但悟性極高的玄奘。

玄奘並不以此為滿足,仍不斷求學,求學過程中深感中國佛經由於翻譯有誤,不完整的原因而造成很多地方眾說紛紜。玄奘於唐武德九年,在長安遇到來自中印度的波羅頗密多羅,他是印度高僧戒賢的弟子。玄奘聽他說戒賢在那爛陀寺講《喻迦師地論》,非常嚮往,從此立下了西行求法的決心。

貞觀元年(627)玄奘未獲唐太宗批准,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玄奘於唐貞觀三年出發,當時有個秦州僧孝達,在長安學《涅磐經》,要回秦州,玄奘與之同往,玄奘在秦州住一夜後又結伴經蘭州到涼州。玄奘在此應邀講解佛經,使他名揚西域。

當地有個和尚叫慧威,他很同情玄奘,派弟子惠琳、道正護送他西行,他們晝伏夜行至瓜州。玄奘在瓜州買到一匹馬,但苦於無人相引,道正已回敦煌,惠琳已回涼州。此時有個胡人叫石磐陀,被玄奘收為弟子,他護送玄奘前往,但他膽小怕事,中途變心,返回瓜州。從此以後,玄奘獨自一人進入一往無際的大沙漠,他四天五夜,滴水不進,粒米不食。死去活來,但他毫無畏縮,寧向西方一步死,也絕不向後一步生,備歷艱辛,終於到達伊吾國境,又過數日,到了高昌國。

高昌國王麴文泰遣使迎候,國王由侍人陪同,親自迎接玄奘入後院,住一重閣寶帳之中,王妃與數十名侍女皆來禮拜。麴文泰又命年逾八十的國統王法師規勸玄奘留住,但玄奘沒有同意,說:「我來到此地是為西行求法,今天受到你的阻礙,大王只可留下我的屍骨,我求法的意志和決心,大王是留不住的。」以後便絕食三天以示抗議。麴文泰被玄奘西行求法的決心所感動,只好放他西行。王與玄奘在王母面前結為兄弟。麴文泰還要求玄奘從印返國路過高昌國時,留住三年,受王供養。還要求現在講經一個月,玄奘一一答應。玄奘開講時,太妃以下國王、大臣等三百餘人前來聽講,國王麴文泰親執香爐並低跪為蹬,天天如此。講完佛經以後,讓玄奘度四沙彌,以作侍從。玄奘離開使他倍受敬重的高昌國,又踏上了萬里征途,歷歷艱辛,踏過二十多個國家的國土,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到達北印的濫波國。

玄奘從濫波國向南行,經那揭羅喝國到達無著、世親等佛教大師的出生地犍陀羅國,玄奘在此把麴文泰送給他的金、銀等物分送給各大寺院。他從犍陀羅國往東南行,經咀叉始羅等國,到達迦濕彌羅國,玄奘在這裡停留兩年,把第四次佛教結集的三十萬經論全部學完。

玄奘在北印遊歷了十多個國家,於貞觀五年(631年)來到中印度。他在中印度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沿途向名僧學習佛教經典。對玄奘影響最大的是那爛陀寺,他在此拜年過百歲的老住持戒賢為師。向他學習唯識教義。那爛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在此大小乘並舉,以大乘為主。在玄奘學習期間,那爛陀寺能容納一萬名學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師,共中通二十部經論者共一千餘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人;通五十部者,稱為「三藏法師」,包括玄奘在內,共十名,玄奘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以後,又到處去遊學,遊歷數十個國家,虛心向名師請教。然後又回到那爛陀寺,向他的老師戒賢匯報他的學習情況,受到戒賢的贊嘗。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舉行了佛學辯論大會,請玄奘為論主,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大法會,會後啟程歸國。

玄奘回國的消息傳開以後,戒日王千方百計地挽留他,迦摩縷波國的鳩摩羅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為他造一百座寺院,這些優厚待遇沒有動搖他回國的決心。

當初玄奘前往西域的時候,在靈岩寺看見一棵松樹,他站在庭院裡用手撫摸松枝,說:「我將去西方求取佛法,你可以朝著西方生長;如果我回來,你就掉轉方向往東生長,以便我的弟子們能知道我的歸來。」等玄奘西去的時候,這棵松樹的枝條果然年年指向西方生長,長了數丈。有一年,松樹枝忽然轉向東方,玄奘的弟子們說:「教主回來了!」於是前去迎接他。玄奘果然已從佛國取經歸來。人們稱這棵松樹為摩頂松。

又有傳說:玄奘前往西域取經,行至臨賓國時,道路險峻,虎豹出沒,難以通過。玄奘不知這是為考驗他所設,便鎖上房門在外面靜坐。到了晚上開門時,只見屋裡有一老僧,獨自坐在床上,不知他從哪裡來,又是如何進到房內的。玄奘趕緊施禮拜見,懇求他幫助自己通過險途去西天取經。老僧感其誠意,向他口頭傳授《多心經》一卷,並讓玄奘自己又吟誦一遍。誦經完畢,只見山川變為平地,道路開闊,虎豹藏匿起來了,魔鬼不見蹤跡。玄奘便平安到達了佛教勝地天竺國,取回經書六百多部。他一直都在吟誦那捲《多心經》。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22/228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