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最基本要求都沒達到!央視不小心曝福建艦大缺陷

—抗衡美軍的中尖端航母,從甲板設計開始就存在問題

作者:
中媒指出缺陷…「實際無法實現艦載機同時起降」

中國的第3艘航母福建艦預計將於今年底服役,在中國航母中首次配備了尖端的電磁彈射器,但中國內部有分析稱,由於甲板設計缺陷,艦載機實際上無法實現同時起降。無法實現同時起降則艦載機出動架次將大幅減少,戰鬥力也將隨之減弱。

9月12日,福建艦開展了第9次也是最後一次海試,穿越台灣海峽前往海南省,被指服役在即。山東艦等現有航母平均在結束最後一次海試1~2個月後正式服役。

8月5日,中國官媒CCTV播出標題為《攻堅——矢志強軍向一流》的紀錄片,公開了福建艦航母的飛行甲板控制室。視頻中出現了疑似調度員介紹在斜角跑道上降落的艦載機經1號和2號彈射器線路駛往對面整備區域的畫面。

9月15日,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軍事評論媒體「海事先鋒」根據該畫面報導稱:「艦載機同時起降是對排水量在8-10萬噸級超級航母最起碼的要求,福建艦雖為超級航母,但實際上無法實現艦載機同時起降。」

中國首艘配備美式彈射器的航母

從該媒體提供的圖片來看,福建艦的2號彈射器線路與斜線降落跑道的末端存在重疊。3號彈射器更是位於降落跑道內側。

換言之,當艦載機降落時,2號、3號起飛彈射器線路將無法使用。1號彈射器線路雖不與降落跑道重疊,但問題是降落的艦載機若想移動至整備區域需要經過1號彈射器線路。該媒體稱:「福建艦的殲-15艦載機屬於重型戰鬥機,下降時的衝擊力很大,必須滑至斜線跑道末端才能停下」,「降落時,實際上1號、2號起飛線路的彈射器均無法使用。」

一直以來,報導中國武器系統的缺陷是西方專業軍事媒體的工作,此次卻由中國媒體做出報導。該報導並未遭到審查,可見中國政府似乎也很清楚這個問題。

2024年5月7日,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進行首次海試。9月12日,福建艦穿越台灣海峽並開展第9次海試,被指服役在即。/AP,韓聯社

8月5日,中國官媒CCTV播出的紀錄片中登場的福建艦航母飛行甲板控制室。調度員正在介紹艦載機降落在斜線跑道上的移動路線。/CCTV截圖

9月15日,中國軍事評論媒體海事先鋒報導的福建艦甲板設計缺陷。/騰訊網

2012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並改造的遼寧艦正式服役;2019年,對遼寧艦的設計稍加修改、自主建造的山東艦進行實戰部署。但前2艘航母均完全仿製前蘇聯航母,在艦載機起降方式上存在致命問題。2艘航母的艦首分別向上翹約14度和12度。這樣做是方便艦載機在短跑道上滑行後起飛。

製圖=朝鮮日報設計實驗室權惠仁

「未達到對超級航母的最起碼要求」

這種起飛方式名為滑躍起飛,最大問題是艦載機起飛重量大打折扣。為了順利起飛,艦載機必須減少裝載的燃油和武器重量。而自重較大的預警機等機型航母直接無法搭載。

美國航母為解決這一問題使用了彈射器,彈射器利用高壓蒸汽或電磁力可將艦載機瞬間加速至時速250公里以上。如同彈弓一般,將沉重的飛機射向天空。大部分美國航母使用蒸汽彈射器,最新型的傑拉爾德·R·福特號和正在海試的約翰·F·甘迺迪號使用電磁彈射器。里根號航母使用蒸汽彈射器,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為45噸,幾乎是山東艦(28噸)的2倍。多出的載重,里根號的艦載機就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武器。

2022年下水的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搭載了和福特號一樣的電磁彈射器,令美國緊張不已。美國國內甚至有人稱:「美國海軍現在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sortie(出擊)」代表艦載機的出動架次,是衡量航母作戰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1架艦載機搭載燃油和武器完成起飛→執行任務→返回即為1架次。架次數越多則航母打擊群的作戰能力越強。使用蒸汽彈射器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日均標準sortie為120架次。使用電磁彈射器的福特號日均sortie最高可達160架次,緊急情況下可拉升至240架次。為了拉升sortie需擴大航母甲板面積讓艦載機能夠同時起降。

美海軍航母尼米茲號的甲板。艦首被劃分為起飛彈射器區與斜線降落跑道。/seaforces.org

或為核動力航母服役前的過渡航母

不同於遼寧艦、山東艦6萬噸左右的排水量,福建艦最大排水量超過8萬噸。長320米、寬76米,規模接近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10萬噸)。為了將航母作戰能力提升至美國水平,大幅增加排水量的同時,還使用了電磁彈射器。但由於甲板設計問題無法實現同時起降,上述目標恐難以達成。

「海事先鋒」認為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福建艦起初的設計方案是搭載蒸汽彈射器。本打算採用蒸汽式,後改用電磁式,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考慮得不夠充分。蒸汽式跑道長度約為70米,電磁式延長至100米以上。跑道延長導致起飛與降落跑道發生了重疊。

中國內部有預測稱,在第4艘核動力航母服役前,福建艦將僅作為過渡航母使用。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不同,福建艦採用柴油發動機,在作戰範圍受限的情況下,甲板設計又存在缺陷,達不到與美國航母抗衡的水平。中國軍事評論媒體「雲霄武堂」表示:「這是取捨的結果。雖然犧牲了靈活性,但換來的是更強的單批次出動能力,能支援重量更大的艦載機與預警機。待核動力航母出世,將具備與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水平相當的彈射器和同時起降環境。」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11/228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