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彗星3I/ATLAS傳無線電波 外星飛船論添懸念

南非的MeerKAT射電望遠鏡陣列在晴朗的夜空下運行,捕捉到來自3I/ATLAS的首個射電信號,為這顆神秘星際彗星的真實身份更添一份懸念。(AI繪製概念圖

關於星際彗星3I/ATLAS究竟是「外星飛船」還是「古老彗星」的爭論,再次迎來關鍵數據。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的天文學家近日偵測到了來自3I/ATLAS的首個無線電信號。主流科學界認為,這個信號為其天然起源的身份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但這是否足以推翻哈佛科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的假設,為科學界再添懸念。

歷史性偵測:無線電波鎖定水分子

此次歷史性的無線電偵測發生在3I/ATLAS穿越太陽系旅程的關鍵時期。

信號並非來自任何技術傳輸,而是由彗星彗發中存在的羥基自由基(OH分子)吸收特定波長所產生的。

羥基自由基是水分子在太陽輻射下分解的產物。水的存在和釋放(即釋氣)是彗星活動的經典且決定性的標誌。

這次偵測強化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團隊10月初的觀測,當時研究人員發現3I/ATLAS正在「像消防水龍頭一樣」猛烈噴水。最新無線電信號證實,這些水正在被太陽分解,行為完全符合天然彗星的預期。

主流科學界立場:數據強化天然起源證據

雖然3I/ATLAS展現出的非引力加速和掠日未解體的特性,讓勒布教授提出「外星探測器(外星飛船)」的驚人假設,但絕大多數天文學家對此表示強烈質疑。他們認為,無線電信號的發現進一步削弱了「外星探測器」的可能性,並強化了天然起源的證據鏈:

羅威爾天文台研究員張啟成(Qicheng Zhang)等專家指出,新偵測到的水分子分解數據,與彗星此前表現出的「相當普通/健康」狀態相符,完全沒有跡象表明彗核破碎,且其行為可以用標準的天然模型來解釋。

主流科學家繼續對勒布關於彗星質量損失和非引力加速的計算方法論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推算缺乏對既有行星科學概念的足夠考慮。

勒布回應:接受事實 保留懷疑

儘管無線電信號為3I/ATLAS的天然起源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但勒布教授的態度更為審慎。

勒布在他的部落格中未對MeerKAT偵測羥基自由基的事實加以否認,但他也沒有表示這項發現足以推翻他基於「非引力加速」和「超常堅韌性」等異常現象,得出這顆星際彗星是「外星探測器」的假設。

勒布堅持,除非3I/ATLAS種種異常特性都能被天然之說完美解釋,否則它仍然是挑戰現有行星科學模型的「未解之謎」。

身份懸念待解:12月19日將揭曉更多線索

這場關於星際訪客真實身份的科學論戰,正在最新的數據中持續發酵。科學界需要更多的觀測,才能確認3I/ATLAS的所有行為是否都能納入標準的彗星模型。

3I/ATLAS將於12月19日最接近地球,屆時天文學家有望獲得更多機會,為這顆神秘的70億年訪客最終定性。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4/230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