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處於心理崩盤前夜的大陸房地產 只剩下三條路

持續不斷的論爭和民間情緒,讓房地產跟酒後駕駛、泡沫和壞預言發生了關係。《新周刊》文章稱,「處於心理崩盤前夜」是關於房地產的最壞預言,地產商、普通市民和政府都只有三條路可走。

  文章指出,如果說地產商是近年來中國城市的強勢暴發戶,那麼這個暴發戶現在雖然外表強勢,但心理優勢幾近崩潰。在地產「黃金時代」形成的習慣被土地政策所改變,地產商「英雄無用武之地」,土地的價高和難求使滾動開發的鏈條難以銜接,「下一個項目」成了心病。地產的「暴利」以強行分肥的方式往上游轉移,不能不說是2006年地產飆車中的一次關鍵性換檔,因為在行情看漲的情勢下壓縮土地供應,「不小心」使樓盤供應預期吃緊,結果想換低速檔卻換成了高速檔,於是地產商仍擔著「暴利」的名分狂飆突進,一任「房奴」叫罵。

  土地利潤的強行轉移使地產商的身份悄然「平民化」,地產商不再是「城市營運商」,甚至由強勢暴發戶悄然「墮落」為弱勢暴發戶。「地產洗牌」的形勢嚴峻起來,地產商面臨三條出路:要麼成為具有規模的專業大公司,「學習萬科好榜樣」;要麼成為具有特色的專業小公司,潘石屹將SOHO進行到底;要麼乾脆轉移鬥爭大方向,張寶全去搞EVD。

  地產商再苦也苦不過「房奴」,眼見得地產形勢一片大好,房子卻越來越買不起--普通市民只剩了三條路:要麼做「房奴」,太貴;要麼去集資建房,太難;要麼不做「房奴」也不去集資建房,就湊合著住,太擠。

  2006年的中國地產基本上屬於酒後駕駛,酩酊著闖向2007年。警察叔叔手裡捏著罰單還在納悶「它怎麼不減速呀」,看客則念叨著「多危險呀!快出事了快出事了」。而地產商集狂躁症、抑鬱症強迫症於一體的無奈的歇斯底里的則背後是一種幾近絕望的頹唐。

  政府早就說了解決房子問題的三條路:高收入者去找地產商買房子去,貴賤看行情;中低收入者去找政府買國民住宅去,交材料排號;沒錢沒房者去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去,保障基本居住。

  後兩條路有點窄,大家往第一條路上一擠就擠成了「房奴」。不少地方政府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後兩條路修不出什麼財政收入,還不如在第一條路上多設幾個收費站。當然政府也著急,要讓地產市場裡70%的房子都就是平方米,「房奴」就別再貪大求闊了。

  文章調侃到,中國市場兀自有了些大國的醉意,人民幣不想升值還是升值,奢侈品沒怎麼消費即成大戶,慈善成了富豪時尚,當代藝術成了投資熱門,電影稍微一拍就敢去奧斯卡,房子更是稍微一賣就價格瘋漲。地產商要建和諧社區,政府要限定商品房面積,老百姓要雇地產商給自己蓋「國民住宅」;地產商一邊研究戶型一邊研究城市文化,政府一邊研究提地價一邊研究壓房價,老百姓一邊研究投資回報一邊研究地產商資質;開發區變成了創意產業,創意產業變成了開盤活動,開盤活動變成了生活方式--醉有醉的迷狂,但也總有酒醒的時候。酒醒的時候還有2008奧運會的輝煌等著醉意難消的中國地產。

  展望後市,文章還將對房市壞的預言和好的預言做了盤點。

  壞預言是,北京市發改委主任丁向陽曾在2005年年初表示,從現在起到2008年,北京市的房價不會有大的波動。土地政策只是影響房價的諸因素之一。雖然用地指標越來越少,但在控制增量的原則下,對已有的建設用地還可以進行適當調控。截至2005年,北京還有兩億平方米的存量房,開發潛力巨大。

  好預言則是,摩根史坦利亞太區前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房價高漲主要是受資金推動和地方財政政策的影響。中國房價2007年將進入調整期,2008年或2009年將進入谷底。

  看低後市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易憲容,他表示,如果順著2006年房地產市場政策思路,那麼2007年房地產市場會圍繞著改變房地產發展模式、調整產品結構這個大思路進行,就得生產更多絕大多數民眾有支付能力的住房產品。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政府就得從銀行信貸政策、稅收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入手。如果能夠這樣做,那麼2007年的房地產市場將出現根本性轉變,國內房地產市場也將迎來持續穩定的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也表示,2007年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將進一步得到遏制,房價漲幅會進一步回落,樓市亦將更加趨於理性。

  另外,央行將於二季度再次加息;商品房成本將宣布公開;地產寡頭將壟斷大城市40%以上的市場;各大城市綜合房價整體下降;中國住宅權屬公開;個人集資建房將得到首肯;房地產開始轉向買方市場等等一系列的信息似乎都在唱衰房地產市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