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葛紅兵:房子,現在買不起,將來租不起

作者:

中國應開放農民地產的市場准入,平抑當前房價。中國的房價現在是不正常的。是因為中國地產的城鄉二元結構。應該改變的是這個結構: 這樣地產價格才能降下來,才能接近真實價格。 這個要我們大家一起呼籲。否則,我們的房子,現在大家買不起,將來,大家甚至會租不起。

一個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買房? 我說,你是自住的,不買也得買,別希望房價會跌下來。我不想安慰他,我知道房價不會像他希望的那樣跌下來。

國內房價奇高的問題,原因在哪裡?主要的原因是土地人口比。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太少,政府不能不控制土地供給,到處都是房子,哪裡還有土地種糧?所以,地產地產,最終重要因為這個人口土地比而不斷地漲價。地用一塊兒就少一塊兒,人卻是一茬一茬地在增加,人對住房的欲望也是一茬一茬地在增長,這個矛盾永遠不會解決——解決不了。

所以,該買的還得買。長線看:房價總是要漲的,否則誰還會買房子呢?房價的漲幅會超過銀行利息——這是長線。

現在你說你買不起,老實說,將來你會租不起——存款利息高了,房租會提高,而且會比利息提得快。

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短線,中國的高房價,有特殊原因——而且這個原因是不正常的。

有人說是開發商搞鬼,我看這不是主要原因,開發商搞鬼只能搞一時,而且風險很大,他捂盤惜售,哄抬房價,只能一時,如果後面有很多新房源上來,房價下跌,它的這個做法只能是自尋死路。

照理說:按照市場原則,價格高了,應該增加供給,才能平抑價格。房產也一樣。但是,中國恰恰在這個上面是反過來的,房價價格高了,大家都有意見,本來加強土地供給,降低房地業務介入門檻,多造房子,價格就降下來了?為什麼不怎麼做呢?

所以,我說,政府最好的做法是:增加土地供給,鼓勵房產開發,讓更多的房子上市——那些開發商也好、仲介商也好、投機客也好,面對大量上市的新房源,他們的聯盟會不攻自破。

有人說,政府沒有那麼多地,而且地供應多了,房地產過熱,容易傷害經濟發展的節奏,造成經濟過熱,云云。後一個問題,我不談了,留給經濟學家去談,前一個問題,我談談。

中國還沒有到真的沒有地造房子的地步,中國現在之所以,地不夠,是因為城鄉二元土地結構。農民有很多宅基地,但是,他們的宅基地,卻沒有上市資格,不能形成有效的土地供應,不能在市場上流通。這就把中國大部分的宅基地限制在了土地市場之外。更為關鍵的問題是——農民的宅基地被認為地剝奪了交易權,實際上也就剝奪了他們的所有權,事實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大量失地,但是,他們的地權價格卻沒有真正地被市場化衡量——他們的地皮被以遠遠低於市場的價格拿走了。

中國農民沒有享受到進30年來改革開放帶來的地產增值的福利——城裡人買房之後,地產增值,現在很多人都是擁有數十萬地產的中產階層了,但是,農民還在赤貧中——他們的地產不值錢。

我的意思是:中國應該讓農民的地產和城市市民的地產等值,在一個市場上自由買賣。這樣,中國的房價就會降下來。豈不聞:北京,同一地塊,小產權房子會比大產權房子便宜一半嗎?道理就在這裡。

其實政府解決住房問題有很多模式:

新加坡是政府造租屋,多數居民住在政府造的租屋裡,房價很平穩。中國政府應該學這個模式,因為中國和新加坡類似,土地很少。

另一個模式是澳洲的。我剛剛去過澳洲,澳洲是土地私有的,任何人在澳洲,花10萬澳元左右,就可以買一塊擁有永久產權的地皮,然後,可以自己造屋子——再花10萬澳元左右,你就擁有一處占地一畝半, 800平方米左右的花園房了。這個模式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開發商。這樣下來,房價不容易大漲——因為地皮掌握在每個個人手裡,不容易壟斷,不被機構壟斷,也不被政府壟斷;人人都可以自己造屋子,開發商就只能幫助業主造物,而不能主宰市場。

這個模式,要土地私有化。

中國可以借鑑:農民如何享有地權?

地上的人真正的財產是地權,地權也是一切人權的基礎。因為有地,你的財產才有著落,其他產權都是附帶的。現在的問題是:改變農民狀況,讓他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樣的權力,需要我們思考這個問題,這是社會公義的要求。

其實這也是環保的要求。中國環境出大問題,關鍵是地權不明,你只能用,不擁有,誰會愛護呢?本來只能放牧100頭牛的牧場,結果被放了1000頭,因為牧場不是農民的,他放幾年,就交給國家,他當然把牧場放到沙化為止,黑窯工廠主挖粘土的地不是自己的,他挖了就走,他幹嗎不挖到地球的那邊去?——不要責怪大家的私心,沒有私心的人是沒有的;現在的問題是:誰都說這是我們的祖國,但是,誰都不擁有這個祖國——結果祖國被挖得千瘡百孔。

如果城鄉地權平等,中國的房價馬上就會降下來。

否則:現在買不起房子的人,將來會租不起房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岩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