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安徽副檢察長公費游芬蘭曝醜聞 華人嘆丟臉

中紀委日前通報了安徽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徐文艾以公務考察為名,率隊公款出國旅遊,並因持偽造的芬蘭司法部邀請函入境被拒,鬧出「國際醜聞」。芬蘭媒體紛紛跟進報導,當地華人自嘆丟臉。而自己的同胞在如此廉潔的國家發生醜聞,中國留學生們的感受更可想而知。

《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徐文艾2006年11月20日率一支10人「公務考察團」抵達芬蘭赫爾辛基機場,他們計劃從此開始為期10多天的北歐之旅。但在入境檢查時,被查出其所持的芬蘭司法部邀請函系偽造,一行人當即被拒絕入境,第二天被遣送回國。中紀委今年8月7日的通報為徐文艾事件定性:以公務考察為名,率隊公款出國旅遊,並因持偽造的芬蘭司法部邀請函入境被拒。

芬蘭媒體跟進報導



  8月9日芬蘭《赫爾辛基日報》上發表的相關報導(部分),徐文艾一行偽造的邀請函被報紙突出處理,其中的簽名和所擬參訪學校純屬子虛烏有。 李櫻子/供圖

  



  公款出國旅遊,因徐文艾事件再次成了千夫所指。

芬蘭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赫爾辛基日報》即迅速跟進,不僅在A版詳細報導了徐文艾事件的前因後果,還將其偽造的假邀請函影印件刊發在報紙上。報導援引芬蘭邊檢中國事務聯繫人的話稱,去年秋天還以為中國公款旅遊來芬蘭的人數會增多,不過由於徐文艾被處罰,「這種情況應該會少下來」。



  安徽原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徐文艾。

「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因為公款出國旅遊而懲罰官員。」赫爾辛基大學中國留學生林鐺表示,芬蘭邊檢中國事務聯繫人還表示,中國公費旅遊很普遍,經常有人借訪問學習之名拿著納稅人的錢出去旅遊,「這在廉潔指數全球第一的芬蘭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這已經不是芬蘭報紙第一次關注徐文艾事件。早在去年11月事發後,包括芬蘭新聞社、《地鐵日報》、《新聞100》等媒體就曾對中國公費旅行團醜聞進行過集中報導。芬蘭新聞社當時引述赫爾辛基邊防局負責人皮波寧的話說,通常情況下,一旦他們(中國考察團)收到度假和旅行的資金,有關的會談項目就會被取消。

芬蘭華人自嘆丟臉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國留學生的QQ群曾就此事熱烈討論,國內媒體的相關報導,在一些留學生聚集的論壇里也被廣泛轉載,留學生們類似的跟帖感嘆不時映入眼帘。

作為全球最清廉的國家之一,「貪污是可恥的」觀念可以說已經滲透到芬蘭人的日常思維中,有評論甚至表示,芬蘭政府幹淨得已經快要讓人們忘記還有腐敗這回事了。自己的同胞在如此廉潔的國家發生醜聞,中國留學生們的感受可想而知。「我認識的芬蘭朋友都問我,這在中國是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已經來芬蘭兩年的中國河北籍留學生王山山表示,她的芬蘭同學都覺得這件事情不可理解。

事實上,不僅中國公務員公費出國旅遊,中國其他的一些貪污腐敗案件也時常見諸芬蘭媒體。王山山表示:「近年來一些比較著名的貪官,他們都會報導。在報導鄭筱萸案的時候,芬蘭的一家電視台還提到了逃到國外的賴昌星、高山等人。」

公務團多數不公務

據了解,一般中國旅行團到芬蘭大都停留一到兩天,最多也不過一周左右,然後再前往瑞典、挪威等其他國家。他們一般是直接聯繫專為中國人開的旅行社,這些旅行社基本就是靠中國公款旅遊團的生意生存。

一位在赫爾辛基兼職的學生導遊表示:「我接的團,幾年下來也有幾百個了,95%都是公務商務團,但有幾個真正來公務的?中餐館定位經常都是滿的,幾乎全被公務旅遊團占了。」

一些當地華人希望,安徽徐文艾事件能再次敲響警鐘,剎一剎公款旅遊之風。「這次的處理結果或許可以看出政府處理公費旅遊問題的決心,但願如此。」

紐西蘭官員頭疼中共訪問團

公費出國只為旅遊,而且數量居高不下,這是中中共訪問團給紐西蘭政府禮賓司人員留下的印象。「已經讓我們感到有些頭疼了。」一位負責接待亞洲團組的紐西蘭官員私下表示,這幾年,來紐西蘭的中國訪問團一直很多,而且在接待和溝通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和矛盾,比如不少中國團組直接提出「少安排工作會談,多組織觀光旅遊」的要求,令新方十分不解。

「很多國家一般不會專門關注他國的公費旅遊團,紐西蘭可能是實在不堪其擾了。」在奧克蘭大學留學的凱特表示,自己曾看到過很多來新的官方團,「個個派頭十足,一猜就是來玩的」。

中中共公務訪問團到紐西蘭後,當地負責接待的對口部門一般都希望能與中方深入商談,爭取訪問具體成果。但讓他們意外的是,部分中共團組往往對會見談判敷衍了事,倒是對觀光旅遊興致很高,令雙方工作接觸流於形式。「紐西蘭方面對此感到非常失望。」當地負責接待的官員表示。

「他們一般直接找當地的關係,華人社團負責人請當地市長吃個飯,邀請函就發出去了。」一位深諳其中內情的華人表示,國外的市一般不過兩三萬人,和市長見個面吃頓飯然後讓其發個邀請函很容易。另外還有的中國公務員,不是以行政頭銜出國,「比如有的人雖然身份是地方政府官員,但他可能會以民間協會負責人的身份出國,以求規避限制」。

但這樣的規避有時也容易出問題。一次,以「某協會會長」名義出訪的某官員,就因對當地接待規格不滿而大發雷霆。「但當時接待方並不知曉他的官方身份,所以對此頗感委屈。」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