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十七大前股市調控四道金牌失效

作者:

銀行雖然加了息,中國的負利率現象仍然存在,老百姓存在銀行的錢仍舊在不知不覺中被貶值,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很令人擔憂……



十七大召開在即,飛快上漲的中國A股,又成為中國管理層寢食難安的當務之急——A股漲得實在太快了。


8月23日,曾經是2007年年終的預測點——5000點,輕而易舉地被突破了。8月的最後一旬中國管理層已經開始連續實施市場調控,被稱為四道金牌。但是這又一套密集的組合拳抵不過中外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政治預期,他們認為中共政府不會放任市場在十七大召開之前大跌,而十七大召開之後市場由於前期的風險累積和技術上的深度調整則會大跌。因此在發行特別國債2000億消息傳出的當日——8月28日,A股先抑後揚,上證綜指報收5194.69點,上漲44.57點,漲幅0.87%,盤中一度突破5200點,中國管理層又一次和股民過招失敗,面對17大前越吹越大的A股泡沫,中國股市能否保持平穩上揚,讓十七大安然舉行?已經成為經濟運作的搶眼問題。

8月下旬連續出手四道金牌

8月A股就要上5000點,管理層的心又揪了起來,一如5月底的4000點一樣擔憂。但調控措施肯定不敢再選擇尖銳如印花稅一樣的傷民政策,荒蓯歉?諧』?氖侄巍?lt;/FONT>


8月20日,在A股收在4904.85點,與5000點的咫尺之際,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進行內地居民直接投資海外證券市場的試點(天津濱海新區),投資的對象目前只能是香港股票。顯而易見,H股與普遍已經暴漲的A股相比,便宜太多,投資同一家公司,當然H股的吸引力更大,這必然會分流A股市場的資金。這對H股便是大利多,香港股市一掃美國次級債的陰霾,連漲6天,並順利地於8月27日創造歷史新高。市場傳言,香港政府早就擔心紅籌的快速回歸A股,會危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經由香港證券交易所直接向中央遞交了一份報告,希望暫緩紅籌回歸A股。折中推出居民個人投資H股的政策,暫緩A股資金的流動性,是對大陸和香港的一舉兩得


第二道金牌是加息。2007年8月22日起,中國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84%提高到7.02%。雖然這一政策被解讀為更多針對中國經濟滾燙的數據,抑制通脹,但客觀上,因為回收了流動性,對股市還是利空消息,但上證指數還是上漲了0.5%。


第三道金牌是特別國債。此前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的消息已經被市場消化的差不多了,但是8月27日傳出的消息是,約有2000億特別國債直接向市場發行,時間即在9月左右。8月29日,首批6000億元特別國債發行,方式是同日從農業銀行帳面轉手給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期望能造成股市大利空。

第四道金牌是輿論導向。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下通知要求中國的證券的喉舌媒體,三大證券報全文轉載8月27日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不在泡沫中瘋狂,就在泡沫中崩潰》,並要求配發評論員文章,據說某個領導人很欣賞中青報這篇文章。該文僅僅是一篇有關金融危機史的閱讀札記,主要是分析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與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關係,用「吹大的、然後又破滅的大泡沫」,「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等一些令中國股民耳熟能詳的股市名詞來描述這場史無前例的股市大暴跌。用意則十分明顯,表明管理層對新高頻頻的中國股市的擔憂,表明對中國投資者的警示:別瘋狂了,小心在泡沫中崩潰而血本無歸!奇怪的是證監會的通知發後又被收回。但以上消息已經在網上廣泛流傳開。


8月下旬在這一道接著一道的金牌之下,A股雖然震盪卻依然前行,5200點,5500點甚至6000點的突破都指日可待。


金牌失效。中國A股到底怎麼走?5000點之上健康嗎?又成為輿論熱點

A股在藍籌泡沫爭論聲中高揚

在藍籌泡沫爭論聲中,A股毫不猶豫地躍過了5000點。截至8月28日收盤,統計資料顯示,滬深兩市總市值達到23.12萬億元,其中,滬市總市值達到17.89萬億元,流通市值5.18萬億元,平均本益比58.94倍;深市總市值為5.23萬億元,流通市值2.6萬億元。滬深總市值已經超過中國2006年的GDP總量,證券化率已經超過了100%。但A股本益比接近59倍了,5000點上的A股還健康嗎?


中國的賣方分析員大多堅持看多,認為上漲是有業績支撐:今年上半年,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上市公司發布了中期業績,利潤平均增長超過了70%。這樣,今年上半年中國全體上市公司總體利潤增長約為七成已經無懸念了。比較典型的觀點是,中國中信證券的策略報告認為,今年A股上漲的因素中,新股上升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有31%、估值提升所起的作用有36%、業績推動所起到的作用為33%。上漲是有實實在在的業績支撐的,故這種觀點認為5000點之上無需過分擔憂泡沫。而且,5000點這輪上漲與4000那輪上漲不同,4000點是由散戶和題材股、中小盤股推動的,而這輪上漲是由藍籌和機構拉升的,真正表現出了「上漲讓散戶走開」的分離現象。中國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基金、證券公司、保險、QFII等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比重達到44%,比2004年提高25個百分點。基金是中國資本市場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上半年,現有5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347隻基金中,股票方向基金資產淨值達到1.67萬億元,占A股流動市值31%左右。

交叉持股利潤被重複計算

而看空者認為,中國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有很大的比重是非營運利潤。有數據表明,2006年,中國上市企業的非營運利潤僅占總利潤的13%。摩根史坦利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已發布業績的約900家上市公司中,這一比例升至31%。該比例遠遠高於大多數發達市場,在這些市場中,非主營業務利潤通常僅占總利潤的不足10%。中國企業的非營運利潤來源於各個上市企業的交叉持股,股市暴漲帶給他們巨大的利潤,而不是實業性質的增長。而且,交叉持股也有利潤被重複計算的可能性。再加上A股前期累積的風險太多,技術上也需要調整。尤其是現在機構的市場占比很大,持倉比例卻很單一,一旦現在的藍籌泡沫被擠破,或者再出現政策層面的突發性事件,極其容易出現恐慌性殺跌現象,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筆者認為,A股會在泡沫中慢慢爬升。只要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在,各路投資資金都會伺機而動,這是一種被動的、也是無法選擇的上漲。因為銀行雖然加了息,中國的負利率現象仍然存在,老百姓存在銀行的錢仍舊在不知不覺中被貶值,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很令人擔憂,而不是像中國官方口徑那樣——結構性通貨膨脹。8月29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談到了通貨膨脹,說人民銀行一直關注從去年12月以來,物價上漲有增加的趨勢。今年一季度CPI是2.7%,二季度到了3.6%,如果從單月來看,六月份到達4.4%,七月份到達了5.6%。既然從去年12月份就開始關注開始調控,為何到了今年7月達到了高峰——5.6%?說明中共政府已經難以控制中國的通貨膨脹了。而作為中國宏觀經濟晴雨表的A股,不知道在何點會被刺破泡沫,奧運會前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出現大的調整,誰也不敢想像泡沫破滅的時候會是怎麼一番光景。

——原載《動向》雜誌2007年9月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