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朝鮮人:我親眼目睹媽媽和哥哥被處死刑

▲申東赫 / 本報特約記者 李泰慶攝影
「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愛、幸福、高興、不幸、冤屈和抵抗。從小就只學過勞動時必需的少量詞語和加減法,像奴隸一樣在拳腳棍棒的威逼下勞動。」

申東赫(25歲)出生在被稱為北韓「最殘暴的看守所」的平安南道价川政治犯看守所第14號管理所,去年他成功逃離北韓來到韓國。他的作品《走出北韓政治犯看守所統治區》於23日出版。申東赫當天出席了在首爾正洞培才大學學術援助中心舉行的出版紀念會,他說:「价川看守所是戒備森嚴的控制區,以至於我活了24年還不知道金日成金正日是誰。」1965年,因為兄弟在韓國戰爭時叛逃到南部,申東赫的父親被抓到關押在了看守所。至於母親因何被抓進來的,他也不知道。

申東赫在書中寫道:「我親眼目睹了媽媽和哥哥被處死刑的場面。」

1996年4月,他被帶到看守所內的監獄後,聽說母親和哥哥(1974年生)試圖逃跑被抓的消息。他說,保衛部人員把年僅14歲的他手腳捆在一起,吊在天棚上,後背下面還用火爐烤,烤得他連大小便都失禁了,幸虧同牢房的人用吃飯時發的鹽水給他清洗了傷口,兩個月後才得以動彈。

那年11月,申東赫和經歷了嚴刑拷打腿部骨折的父親被拉到了母親和哥哥的刑場。他必須站在最前面親眼目睹母親被處絞刑、哥哥被槍決的場面。父親默默地流了很多眼淚,而申東赫卻如他自己所說「很奇怪,眼裡沒有眼淚流出來」。

在价川看守所,結婚是一種褒獎,看守所允許這裡勞動表現好的25歲以上男子和23歲以上的女子結婚。申東赫說:「過去結婚的人占30~40%,但最近好像有60%左右的人能結婚了。」

但是,除了新婚的5天外,男人還要集體住宿。孩子可以和母親一起生活到滿12歲,從人民學校(小學)畢業,中學起就被分散到看守所內的農場和工廠、煤礦,過集體生活。申東赫說,2004年一個有過逃北經歷的人被抓到看守所後,自己才第一次聽說了「外面的世界」。2005年1月,他越過電網成功出逃後,輾轉中國,並於去年8月來到了韓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