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袁紅冰 :中共政權崩潰前胡溫面臨嚴峻抉擇

節目長度:8分4秒 下載mp3

11月7日就安徽兩位中共官員近期連續發表的給胡錦濤溫家寶的兩封公開信,本台記者專訪了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

袁教授針對這兩封公開信,從中國目前擺在人們面前的經濟危機,環境危機,社會危機以及政治危機等幾個層面闡述了大危機爆發前的狀態。他認為,《九評》是為了解體中共,而公開信則促使胡溫面臨嚴峻抉擇。並強調人民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記者:袁教授,您好!那麼最近兩周吧,有兩封給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公開信發表,一位是安徽政協常委汪兆鈞,另一位是安徽省嘉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存柱。首先是汪兆鈞發表了公開信,雖然他是安徽政協常委,他本身更認為他是位企業家,用他的話講是一個科技企業家,我在採訪時他曾經說,我不關心政治,其實我更願
意談的是經濟和環保,那麼一個這樣背景的人,您認為是基於什麼樣的社會因素促使他不得不寫這封公開信?

袁紅冰:「首先這個公開信本身,我們說是一個近年來中國人少有的寫出來的好文章,之所以好就是在於他深刻的而且全面的揭示了中國社會,現在所存在的各種矛盾,特別是一些深層棒的矛盾。
所以他寫這個文章本身,我想他說他是一個企業家,一個關心經濟的人,他不關心政治,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的信里我們都可以看出來,他揭示著中國目前的社會危機、經濟危機,而且最終、最本質上他揭示了中國現在的政治危機。

就是一個根本不關心政治的人,現在也已經深刻的意識到了,中國政治危機已經是整個中國的命運,面臨到一個歷史選擇的關頭。所以對於你這個問題,我覺得一個好的原因就是,他就是一個本來對政治沒有很深刻理解的人,現在他也不得不關心中國的政治危機了。」
記者:汪兆鈞這封公開信有四萬多字,您認為他所闡述的這些是不是目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體制方面危機的癥結。

袁紅冰:「我想你這個問題算的挺好的,但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要有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來考慮它。那麼首先它的背景就是中共第十七次黨代表大會,在中共的十七次黨代表大會剛剛結束之後,立刻就出現了汪兆鈞先生這樣的一篇公開信它說明了什麼?

那麼首先我們要看一下,中共第十七次黨代表大會它究竟表現出了什麼問題?我想它最根本是表現出了中共統治的現在兩個基本特點:一個特點就是國家恐怖主義性質的暴力,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謊言,靠暴力和謊言來維持自己的統治,這是中共暴政現在最基本的特點。

為什麼這麼講?這封信是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來看,為了保衛這次的所謂代表大會,中共動員了將近百萬人的軍隊、警察、特務和其他的國家力量,這樣的力量是可以打一場局部戰爭的力量了。

那麼在一個和平的時期,中共在一個它們自認為是和諧社會的狀態之下,開一個自己的執政黨的,唯一的執政黨的代表大會,需要動員一個幾乎可以打一場局部戰爭的國家力量來進行保衛,這說明了什麼?首先它說明了中共自己內心的恐懼,它意識到了自己的統治的危機。

另一方面,它是想利這種國家的暴力來威懾全社會,來壓制整個社會上對中共暴政這種反人性、反人道主義統治的反抗,也就是利用暴力為維持它的統治。

那麼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謊言,中共暴政在十七大的前後,利用它們所用特務統治的控制的所有的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報導,想要造成一個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這樣一種太平盛世的假象。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我們看到汪兆鈞先生的文章如『奇峰突起』,汪兆鈞先生文章的出現,至少說明了中共暴政維持它自己統治的兩個方式都已經不起作用了。

第一個方式就是國家暴力,汪兆鈞先生之所以敢□這樣的文章,顯然他是已經作好了承受中共暴政這種國家暴力的對他政治迫害的準備,他不怕了,正好是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叫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另一方面他也說明,中共暴政它所控制的大量的媒體進行的那種虛假的宣傳,都已經不能欺騙人了。

而汪兆鈞先生這篇的文章好就好在,他以一種大無畏的勇氣在中共暴力的壓制之下,大膽的、真實的、深刻的揭露了中國社會當今所面臨的全部的危機。揭露了從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以及到政治危機的整體的中國目前所出的真實的狀況。

他揭示出了中共暴政正在面臨著一種歷史性大崩潰的真相,這就是汪兆鈞先生這篇文章的可貴之處。」

記者:那麼是不是中國大陸的人民,無論是幹什麼行業的,最終他都無法迴避這些問題?

袁紅冰:「就是汪兆鈞先生他至少是一個省一級的政協常任委員,這在中共的權力體制中,屬於中高級的所謂幹部了,那麼就是說他這樣一個中高級的幹部,他都能夠看到了中共目前這樣的危機,我相信生活在中國大陸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他們每時每刻都受到千萬貪官污吏的壓榨剝奪,在這樣的一種極端不公正的社會狀態
之下,他們對於中國目前危機的感覺應該是更深刻的。

所以汪兆鈞先生的可貴就可貴在,在大部分的人還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還不敢說出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他敢於說出事實真相,他就因為這樣的勇敢而一舉成為了歷史的人物。我可以斷定在中國的當代史上,汪兆鈞先生的名字已經是不可磨滅的了,就因為他的這一篇四萬字的徹底的揭示中國危機真相的文章。」

記者:聽眾朋友,以上是專訪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談大崩潰前胡溫面臨嚴峻抉擇第一集。

節目長度:7分21秒 下載mp3 

11月7日就安徽省政協常委汪兆鈞和安徽省嘉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存柱近期連續發表的給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兩封公開信,本台記者專訪了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

袁教授針對這兩封公開信,從中國目前擺在人們面前的經濟危機,環境危機,社會危機以及政治危機等幾個層面闡述了大危機爆發前的狀態。他認為,九評是為了解體中共,而公開信則促使胡溫面臨嚴峻抉擇。並強調人民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記者:汪兆鈞在信中說到了當前中國存在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和諧社會的方案. 有人說,這是給胡溫又開了一扇門.請談談您的看法?

袁紅冰:首先汪兆鈞先生全面、深刻的揭示中國目前的危機,而且也揭示中國目前問題的根源就是中共現在的政治體制。汪也確實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但是我相信中共暴政現在已經沒有能力來採用汪所提出的辦法來解決他們面臨的危機了。

原因是什麼?比如說汪在文中提出,要想解決目前這些社會危機,最主要就是實行民主,實行保障人權的政治制度;中共暴政現在怎麼可能實現民主,來實現保障人權的制度呢?

中共政權現在實際上是一個中共官僚集團的國家權利的私有制,他們徹底剝奪了人民的政治選擇權,他們徹底的否定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他們實行的是共產黨的一黨極權專制統治;而這個一黨極權的專制體制,最後又歸結為中共官僚集團的專制統治。而且通過十七大,我們可以看到中共已經墮落到成為一個徹底的利益集團。

十七大已經談到的,中共的十七大實際上是兩個幫派的寄生權力分贓大會,這兩個幫派,一個就是所謂「團派」;一個就是所謂「太子黨」,團派是什麼人呢?我相信在中國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團支部書記是個什麼品質的人!團支部書記在大學裡就是那些智商特別低,同時在溜須拍馬、進行政治鑽營這方面擁有一技之長的人。

所以有人講所謂的團派就是一個靠溜須拍馬、逢迎上級,通過自己長期的奴性表現,被提拔到權力竄紅的人。所以這樣的人可用一句話總結,叫做「拍馬有術,治國無方」。現在很多團派的人就是當初各個省的省委一級的幹部,省委書記、省長等等。

所有的共青團出來的人,在他們的管理過程中,都是沒有任何政績的,而是只有造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災難。

比如說現在團派的紅人...李克強,他在主政河南期間,河南出現了愛滋病毒那樣一種社會災難。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責任並不能由李克強來負,應該由中共的官僚體制來負,他們就是要把這些只會溜須拍馬而治國無方的人提高到領導的崗位上。

所以有人講,中國的團派是共產黨那一批最無恥的小人,因為他們對權力的掌握,全部是以溜須拍馬、逢迎阿諛為基礎的,這是一派。

另外一派就是太子黨,太子黨是中共權力體系中最腐敗、最墮落的一群,我們可以從網路從媒體上看到,對中國最有財富的人有過統計,其中80%都是太子黨或跟太子党家族有關係的人。太子黨就是靠著家族權力背景,利用腐敗的專制權力,去累積大量財富;而且他們現在是中國社會中,最為驕奢淫逸的一群。所以有人講在中
國的社會裡,最腐敗的一群就是太子黨。

現在中共的十七大,表明是中共黨內最無恥的一群就是團派,和中共黨內最墮落的一群就是太子黨,這兩個群體共同執掌了中國的權力,也就是主掌了中國的未來。

他們怎麼可能進行有利於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改革?他們怎麼會關心底層民眾的苦難?他們怎麼會關心中國文化的前途?所以把政治改革的希望,寄託於由這兩個共產黨內最無恥和最墮落的群體組成的新的權力機構,那等於是與虎謀皮!所以我說汪兆鈞先生儘管在他的公開信里提出了很多的關於如何解決目前危機的對策。但是所有他提出的對策,沒有一項是現在中共官僚集團有能力去採用的。
結論只能有一個,就是中共主動進行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改革,是根本不可能的。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是人民全體的反抗;只有是在人民總體反抗中的,中共官僚政權最後的崩潰。

記者:我在採訪鄭存柱時,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 作為現代社會的政黨,一定要主張民主變革,拋棄專制政黨的意識形態,那時也許就叫另外一個政黨的名字.談談您的看法?

袁紅冰:鄭存柱先生他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深刻的揭示中國現在的危機。他從中共基層官員的腐敗跟墮落的角度,揭示中國的危機。從這個角度看,中共從上到下,現在都已經是一個徹底濫透了的「黑手黨式」的恐嚇集團。他們沒有能力進行任何有益於自由民主人權的政治改革。

以上是專訪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談中共政權崩潰前胡溫面臨嚴峻抉擇,第二集。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許琳採訪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