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調控從緊

 

從中共多個不同政府部門抽調的專家學者,近日正在起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報告。消息人士透露,文件報告的起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按常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為2008年中國經濟定調,中國2008年經濟調控將從緊!

 

溫家寶定調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將以溫家寶在新加坡的「三防」講話為主,即防經濟增長偏快轉向過熱、防物價全面上漲和防資產泡沫,財政政策以穩健為主,而貨幣政策主基調可能定為「從緊」。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

  據消息人士分析,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中共中央十七大後,新一屆政府換屆之際舉行的,承前啟後,重要性超出以往。這次會議將對2008年經濟增長目標、任務和宏觀調控作出部署。

  市場正在關注和揣測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不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溫家寶在新加坡對當前中國經濟的若干重大問題做出了闡釋。

  溫家寶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達11.5%,但要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增長轉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

  在談到房地產和股市時,溫家寶的講話顯示出政府對於資產泡沫和房價過快上漲的關注和擔憂。

  這是迄今為止,中共政府領導人對於中國經濟形勢判斷的最高層次的表態。這被市場理解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的一次「吹風」。

  11月21日,申銀萬國證券的晨報也提醒投資者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申銀萬國資深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溫家寶關於經濟增長、物價上漲和資產泡沫的『三防』講話可能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基調,可以預見,未來的宏觀調控將是偏緊的,政策風險因素在增大。」

 

從「適度從緊」轉向「從緊」

 

  進入第四季度,中共政府對於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形勢評估正在發生變化——實體經濟運行有過快之嫌;而虛擬經濟的資產泡沫開始出現風險。面對諸多不確定性,現在是考慮「收緊」而不是「適度收緊」的時候了。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的主基調是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央行五次調高利率,八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同時發行特別國債回收流動性,堪稱緊縮創紀錄。但一直以來,央行稱之為「穩中趨緊的貨幣政策」。總的來說,宏觀調控溫和而且有預期。

  與往年的不同之點是,今年更加注重經濟手段,更加注重預調、微調和頻調。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投資增速大幅反彈至30%,CPI反彈至十一年來最高水平6.5%,但政府緊縮力度有限,僅上調過一次存款準備金率。

  這種調控初步控制了經濟偏快的勢頭——第三季度多項經濟指標高位回穩,第三季度GDP增長11.5%,較二季度增速回落了0.4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二季度回落了0.2個百分點;第三季度投資增速較二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而出口的增速也回落了2.8個百分點。

  虎傑投資首席分析師張寅說:「前三季度,中共政府並沒有過於擔憂經濟增長偏快和物價上漲過快。相對於往年來說,貨幣政策雖然是適度從緊的;但是相對於信貸和貨幣供應實際增長來看,又是寬鬆的。」

  但這種調控並沒有抑制住股市和房地產等資產泡沫,在資產價格和糧食價格推動下,中國經濟結束了五年時間的低通脹,正在邁入高通脹時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越來越多的中共政府的智囊們正在嚴厲警示經濟增長偏快以及資產泡沫膨脹及破裂的風險,並要求採取及時迅速的調控措施。

  在日前舉行的「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論壇」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表示,如果流動性過剩的狀況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可能由偏快走向過熱。此前成思危一直在警示股市和樓市的資產泡沫風險。

  一位對本次中央經濟會議背景有深入研究的專家說:「我個人認為,明年將繼續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支持結構調整,優化財政支出;同時,針對流動性過剩,將採取『從緊』的貨幣政策,而不是『適度從緊』。明年的一系列經濟目標的制訂將會收緊控制。」

  來自媒體的公開報導稱,中國監管部門已要求明年進一步緊縮信貸,信貸增長目標初步定為13%,該目標比2007年15%的目標供應量降低了兩個百分點。

  外界此前曾預期,伴隨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提高,中共政府可能會重新審視去年經濟增長8%、物價增長3%和信貸增長15%的經濟目標是否合時宜。但此舉似乎直接顯示,中共政府依然認為,經濟目標沒有錯,不合理的是現實的信貸和投資擴張速度,現在要做的是採取調控措施來控制信貸增長和投資反彈。

 

新變化:行政調控介入

 

  11月21日晚間,國務院發出通知,各類投資項目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分級審批的規定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規劃區內的項目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鄉規劃;必須按照規定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

  分析師們認為,這份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下發的通知,顯示了與今年以來市場化調控不一樣的重大變化,即行政調控開始強力介入宏觀調控。他們稱之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夜嚴厲緊縮的「第一槍」。

  「這個通知的特點是實施了產業和市場准入原則,這區別於市場調控的行政監督和約束,是一種嚴厲的調控。我認為中國並不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所以對於非理性的市場主體和投資,應該動用行政力量和行政約束來進行調控。」李慧勇評價說。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消息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新開工項目17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萬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5%,連續五個月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國務院對新開工項目發文調控,比較少見。這次調控的目的比較明確,就是防止明年地方政府換屆後的投資衝動。方式上是以行政和法律手段為主,對於未來的投資審批將會收緊。我們預期,明年一系列宏觀緊縮措施會繼續出台,緊縮力度會更大。」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陳濟軍說。

  受行政調控介入宏觀調控影響,11月22日,上證指數大幅下跌4.41%,跌破5000點大關。在當天下午收盤前的半小時,投資經理們擔心未來更加嚴厲的行政調控預期,大幅減倉有色金屬、鋼鐵等周期類公司。

  投資經理們表示,他們寧可接受大幅加息的政策,也難以接受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政調控。因為大規模的行政調控會造成經濟的大幅波動,大幅收縮周期類公司的利潤,打擊投資人的信心。

  「我們預期,伴隨下半年宏觀調控的持續收緊,明年的宏觀調控將會更加嚴厲,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仍然繼續,行政審批的市場准入政策會更加嚴格。」一位北京私募基金經理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說:「我們正處於一個不確定性的時刻。全球經濟回落,中國出口將受影響,中國出口增速和進口增速差距將會持續收窄。一系列更加緊縮的調控措施將限制投資增幅,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將是必然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