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星巴克最不願讓消費者知道秘密:買大杯更划算

ackchina.com)  吉本佳生揭穿星巴克的秘密

  如果星巴克要擬定一張不受歡迎顧客的「黑名單」,吉本佳生肯定榜上有名。誰讓這位以研究金融學而聞名日本的經濟學家「不務正業」呢?他在把玩大大小小的杯子時,偏偏發現了那個咖啡連鎖巨頭最不願意讓消費者知道的秘密,並且還將這個秘密寫成暢銷書公之於眾:「在星巴克買大杯咖啡更划算!」這就是吉本佳生:看上去平凡忠厚,但頭腦中卻可能隱藏著什麼有趣的想法。

  本周,《財道》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成為首家採訪這位頗具平民風格的經濟學家的中國媒體。

   為了100日元而斤斤計較

  100日元,約折合為7元人民幣。7元錢究竟能幹什麼?對於經濟學家來說,也許是個能夠激發靈感的火花。雖然《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一書才剛出現在中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但是對于吉本佳生來說,這已經是兩年前的作品;而當年促使他萌生寫作動機的,正是為了這區區的100日元。

  和北京常見的「10元店」一樣,日本街頭也有專門銷售日用小商品的「百元店」。這種其貌不揚的雜貨鋪,卻引起了吉本佳生的興趣;完全同樣的商品,為什麼百元店卻能比超市賣得更便宜呢?這是他在書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財道:您的著作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副標題,叫做「價格與生活的經濟學」,當初您的寫作動機是什麼?又為什麼會選擇星巴克作為目標呢?

  吉本佳生:作為大學教師,我從2005年開始講授一門名為「生活經濟入門」的課程。在準備課程講義的時候,我決定寫一本與課程內容相呼應的書。最初選擇的都是和100日元有關的題材,比如百元店。而星巴克咖啡的大小杯之間,剛好也有100日元的差價。

  財道:雖然您書中所舉的都是發生在日本的案例,但是您在電子郵件中提到,曾經到北京進行過市場調查,那次調查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吉本佳生:為了寫這本書,我收集了很多報紙新聞,從中選取素材。另外,我還在中國的上海義烏和北京進行過約一周的調查。在北京期間,我特意調查了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在日本也很著名的餐飲連鎖店,印象最深的是價格上的差別。北京的這些快餐店給人一種高價、高端的印象。我想你可能知道,星巴克咖啡的價格,北京比日本還要貴一些。

  財道:您書中所提出的觀點和思考方式,在中國市場是否同樣能夠生效?

  吉本佳生:這件事令我有些不安。比如書中提到有關日本手機資費的部分章節,如果不是居住在日本的讀者,在閱讀上可能會有些困難。最初我也曾考慮,翻譯這本書時,能夠按照各地的手機資費實際情況,對相關內容進行修改,效果可能會更好。不過無論在哪個國家,商家的價格策略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中國的讀者如果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樂趣,對於作者而言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

   散戶「防忽悠」必須懂經濟

  在發表這本與星巴克「叫板」的作品之前,吉本佳生的很多作品都有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名字:《金融工學的惡魔》、《「投資風險」的真實》等等。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在日本經常因為與銀行或證券公司唱反調而聞名。

  隨著牛市行情湧入中國股市的大量散戶,眼下正在被國內的專家「勸退」。吉本佳生通過日本媒體的報導,也已了解到中國的股票「投資熱」。他同樣對中國股市中狂熱的散戶潑冷水。在他看來,盲目炒股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財道:在您看來,參與股市投資的散戶,是否有必要掌握一些經濟學知識呢?

  吉本佳生:這幾年我寫的其他一些書,內容全部與股票投資等金融交易行為有關。我一直堅持的立場是,股票投資確實很有意思,但是如果無法達到對經濟學理論融會貫通的程度,對理論知識漠不關心,這樣的投資行為通常會導致巨大虧損,危險性很高。但可笑的是,在日本,認為即使沒有投資知識也能夠買股票賺錢的那些人,他們寫的書反而比我賣得更好。

  財道:您所說的危險具體是指什麼?

  吉本佳生:從短期來看,如果股價迅速飆升,所有進行股票投資的人確實能夠賺到錢;但從長期來看,就能夠區分出賺錢的人和賠錢的人。股市長期存在的一個規律是:一部分人賺大錢(比如10%至20%的人),剩下的人全部賠錢。只要有誰在賺錢,那麼其他一些人就註定要賠錢。

  如果不假思索地參與具有上述性質的股票投資活動,即使在短期內能夠幸運地賺到錢,從長期來看,被別人從自己身上賺到錢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

  採訪印象

  習慣了被國內的大牌採訪對象「放鴿子」,因此向吉本佳生先生發出提問的電子郵件之前,原本並未抱有多少期望。但是幫忙翻譯的留學生朋友卻很肯定地說:「日本人向來是有郵件必回的,即使是陌生人的郵件,哪怕只是說一聲郵件收到了,也會非常正式地予以回復。」這句話果然得到了應驗。

  據說吉本先生在日本也頗有名氣,但是他那種有問必答的認真態度,卻多少令人有些受寵若驚。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對於股票投資的風險評估這樣的問題,他的回答中也沒有出現任何足以炫耀其學術背景的專業術語,全部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比喻娓娓道來,就像他那本書的風格,平淡、淺顯卻耐看。

  記得我的一位同事,在採訪一位經濟領域的專家時,僅提了一個問題,便被對方以 「你不夠專業」為由斷然拒絕;我也偶爾聽到有所謂專家抱怨,很多中國人不懂經濟。是的,我們知道人人都應該懂點兒經濟;可眼下的問題是,有幾位專業的經濟學家願意屈尊,用我們聽得懂的方式,為我們補上這簡單的一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林嫣然

來源:北京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