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達賴喇嘛的消沉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聯合報導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達賴喇嘛一向以樂觀與微笑的形象著稱,在與國際媒體的會晤中,他時常會迸發出一陣陣富有感染力的笑聲。最近,為爭取對西藏事業的支持,達賴喇嘛出訪歐洲。然而,在他最近的行程中,當他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我們發現,這位72歲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對於600萬藏人的境遇,表現出的是一種抑制的、近乎消沉的心情。

在本報45分鐘的採訪中(採訪地點位於諾丁漢賽馬場旁邊的一所酒店,與他在印度北部的流亡居所相比,這裡肯定就像是另外的一個世界),達賴喇嘛流露出一種與日俱增的無奈和挫折感。他表示,自己以和平方式尋求西藏自治的承諾,正失去年輕一代藏人的支持。他在採訪中表示: 「我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影響力。」

然後,當我們問及達賴喇嘛如何看待故鄉前途時——自1959年以來他一直沒有回過西藏,身著紫紅色袈裟長袍的他聳了聳肩。「我真的感到很無助,就是這樣,我盡了最大努力。半個世紀以來,我一直無家可歸,只有一個目標。我通過道德訴求來幫助西藏人民的做法是不是已經失敗了?行啊,就算它失敗了吧。可我還是一位佛教徒。與普通政客相比,我的想法略有不同。」

在這些艱難的日子裡,這種無助感可以理解。然而,2008年應該給他提供了重要的機遇,讓他可以從中共政府獲得西藏更大自治權的切實承諾。中共政府決心在今年夏天舉辦一次成功的奧運會——許多藏人曾以為,這可以對中共政府構成壓力,迫使其做出讓步。

然而,至少已造成6萬人喪生的一場大地震,讓中國在一夜之間從「惡徒」轉變為受害者,令國際社會對西藏的同情漸趨枯竭。自3月份的拉薩騷亂爆發以來,中共招致了如潮的批評。

達賴喇嘛承認這一點:「當然了,一開始,人們對這次大規模地震的受害者表示出更多的關注。」

但他仍然堅信,西藏問題現在被逐步邊緣化的原因之一,是中共拒絕讓外界見證對人權的鎮壓。

「正在進行(對僧侶的)再教育,這是很顯然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人被捕。這也是我為什麼經常向國際社會和中共政府表示:『請讓更多的人到那裡去,讓他們自己看看發生了什麼。'」

達賴喇嘛抓住了一線希望。中共政府決心在奧運臨近期間保持西藏的穩定,因此同意下月與達賴喇嘛的代表商談西藏地區的未來。當然,達賴喇嘛對中共政府的動機表示懷疑。他問道:「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奧運,還是要解決西藏的實際局勢?我不知道。」

不過,達賴有一系列要求,首先是對拉薩示威中被捕的示威者進行公正審判。至於西藏的政治解決方案,他堅稱自己並未追求西藏的完全獨立,而只是「切實可行的自治」(realistic autonomy)。他還暗示,他要求的不是在以往幅員更為遼闊的所謂「歷史上的西藏」進行自治,而只是目前的「西藏自治區」。

但他堅持認為,無論藏人居住在哪裡,中共都必須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我們尋求的是真正落實(藏族)少數民族的權利,他們正面臨文化和語言的滅絕,我們在為所有這些人而努力。」

無論下個月的談判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達賴喇嘛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仍會高度緊張。不過,達賴喇嘛對中共國家主席和總理謹慎保守的路線表示理解。

他表示:「我對胡錦濤溫家寶表示同情。他們管理著10多億人口的國家,要面臨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的傷痕仍然存在,另一代人身上又經歷了天安門事件造成的創傷,腐敗現象很多。」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國家。舊傳統遭到嚴重摧殘,馬克思主義已然失敗。因此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所以,中國領導人更加謹小慎微。這很實際,也可以理解。」

然而,達賴喇嘛毫不掩飾中共侮辱性的激烈言辭給他造成的傷害。「如果有一些中國官員覺得,把我稱為『魔鬼'或『穿袈裟的豺狼'是合適的,這沒有什麼。可是中國成百上千萬純真的年輕人呢?如果他們真的覺得達賴喇嘛是個魔鬼,我會感到挺難過。」

英國《金融時報》詹姆斯·布利茨(James Blitz)、萊昂內爾·巴貝爾(Lionel Barber)、張力奮聯合報導

譯者/何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FT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