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紫坪鋪大壩部分垻頂現10厘米沉陷

      5月25日,來自四川水利廳的報告,距震央17公里的紫坪鋪水利樞紐出現險情,電站機組全部停機,紫坪鋪水庫迅速加大下泄流量,限制水庫運行水位,加緊搶修受損的1號泄洪閘和電站。

    一直致力於西部河流和地質災害研究的地質專家楊勇,曾在震後深入到岷江河谷地震災區和紫坪鋪庫區周邊調查。5月29日與晨報記者再次來到紫坪鋪大壩,一個新的發現讓這位地質專家感到震驚,紫坪鋪大壩右肩在地震央出現了幾處山體滑坡,垻肩山體多處出現裂縫區,隨時可能產生崩塌或滑坡,危及大壩安全。
    
    「其結構性『內傷』必須儘快做出評估。」楊勇提醒道,「紫坪鋪大壩目前處於空庫運行狀態,暫時是安全的。但是,要恢復到正常狀態,其安全隱患不容忽視。」昨天,在前往紫坪鋪大壩的路上,楊勇說,儘管考察後的結論讓他不安,但比預想的要好許多。
    
    作為岷江上最大的水電大壩,紫坪鋪大壩橫亘於龍池山與馬鞍山之間,也是岷江上游的最後一道「閘門」。記者看到,此次地震導致兩邊山體出現崩塌,山體裂縫大面積生成,庫區內出現一連串的山體崩塌帶、滑坡群和裂縫區,庫區右岸213國道上隨處可見山上滾下的巨石。
    
    登上大壩的西邊入口,均由武警專門把守,來自中國水電十二局的工程人員將對大壩出現的裂縫進行維修。記者站在垻頂,可以明顯看到,大壩外側垻面的砌石已經被地震震得拱起,並出現了大的鬆動,有的則崩落,砸向垻下發電廠房和泄洪設施。垻頂與垻面的銜接處嚴重開裂,裂口足足有拳頭般大。
    
    由西向東,遠看整個垻頂,明顯起伏不平,一道道裂縫隨處可見。當記者走到東邊大壩頂部時,楊勇突然喊道,「快看,這裡出現明顯的下沉。」原來,一段8米長的垻頂整體下沉了足足10厘米,與正常垻頂形成一道錯位。在垻頂記者遇見了中國水電十二局的工程專家張獻民。他向記者透露,「為確保汶川、理縣、茂縣等地的電力供應,紫坪鋪電站已經重新開始發電,但只是部分發電,三分之二的機組尚不能啟動。」
    
    楊勇則解釋,目前只是過水發電,而不是蓄水發電。張獻民說,泄洪泄沙提閘建築在地震央已經嚴重損毀變形,但更讓他擔憂的則是地震過後大壩東面馬鞍山上形成的巨大山體裂縫。記者爬上馬鞍山,看到一長約百米、寬10厘米-30厘米不等的大裂縫,而且裂縫走向基本與下面岷江河谷平行,迎江臨空形成一系列崩塌型滑坡和土石流。
    
    「目前,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加固大壩上的裂縫,對於山體裂縫的隱患還無有效的處理方式。」張獻民說。經過考察楊勇得出結論:「沿江電站設施外傷看起來不太嚴重,但『內傷』有待評估,而紫坪鋪的問題只是整個岷江上游受地震影響的水電站的一個縮影。」楊勇表示,必須馬上對這些「有病」的電站大壩進行全面的評估,確定病庫、病垻和繼續面臨災害和構成威脅的程度。
    
    因為根據他之前對岷江上游考察時的結論,情況並不樂觀,「密集的地質災害使得陡峻山體上休眠中的古滑坡體懸吊於空中,稀疏的植被和震松的山體導致崩塌、滑坡和土石流頻發……甚至有可能形成更大規模的都江堰堰塞湖。」楊勇同時提出,應當重新審視我國西部當前水電密集開發的態勢,調整開發密度,因為大渡河水電開發地處鮮水河地震活動帶,金沙江溪洛渡電站位於雷波-永善地震活動帶,瀾滄江-怒江水電站規劃電站群位於三江併流構造活動帶……
    
    然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卻認為楊勇看法有些杞人憂天,「紫坪鋪大壩在這次地震央的表現讓我非常吃驚,原來它的抗震烈度設計是8 度,但此次地震對它造成實際影響將近10度,它卻安然無恙。儘管有裂縫但整體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垻面石塊鬆動只能說是『表面擦傷』。」「紫坪鋪水庫在地震央的確已發生了整體位移,不過這種現象在土石壩中比較常見。」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一位專家表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