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天涯刪貼門 網友春秋筆抗議並聲援貴州甕安


    
    『天涯雜談』 [汶川地震]黔地發現神秘岩畫 初斷為上古作品(圖)
    
    
     作者:遠歌漸離 提交日期:2008-6-30 21:59:00
    
      中新浙江網5月14日電 (記者 李月紅 通訊員 孫建軍 周瑋素)今天,黔地文物工作人員發現神秘岩畫。經仔細勘察,專家初步推斷為上古時期作品。
      
        我們在山體的岩石上看到,這些岩畫線條簡潔、流暢,造型生動。岩畫的紋路和岩石的色彩既一致,又有微妙的變化。
      
        據象山縣文管會辦公室主任鄭松才介紹,這些圖案保存完好的岩畫共有16幅。岩畫在我國西北地區較多,距離現在都有6000年至1萬年。南方地區的岩畫普遍用紅色塗染,像這樣大規模的刻制岩畫在我省實屬罕見。根據岩畫腐植層厚度及有關畫面圖案推斷,這些岩畫距今約有800多年。
    
    

    
    
    『天涯雜談』竇娥與黔之驢的故事
    
    
      竇氏有女,初長二八。豆蔻年華,眉目如畫!
      
       戊子年戊午月乙亥日,黔有竇娥者為奸人所害,拋屍河中!行兇奸人偽稱竇娥自沉於河,妄圖混淆視聽,脫罪逃身!
      
       苦主將嫌犯扭送法司,而衙吏包庇奸犯,縱其脫逃(據民眾云:嫌犯之一為縣太爺之子侄)。
      
       竇娥父母,皆為自耕之農,非識文斷字之輩且不明世故;遂求於竇娥之仲父。其仲父館教社學,頗通文理,乃前往法司質詢衙吏縱犯脫逃一事。不料衙吏大怒,將其重毆,幾至斃命!且對竇娥之嬸飽以老拳,髡其發,破其相!
      
       館學弟子聞聽法司此令人髮指之暴行,皆睚眥俱裂,肝膽皆寒,揎拳捋袖,揭竿為幅,群往縣衙質詢抗議!更不料法司鷹犬使出霹靂手段,以高壓電棍電擊學子,致使民怨鼎沸,拾磚而起!
      
       頃刻之間,聚民萬人,圍困縣衙及法司,正所謂「磚頭與亂石齊飛,怒火共夕陽一色」!眾人火焚富麗堂皇之縣衙及法司,貪官污吏頓時做鳥獸散,但見狼奔豕突,惶惶如喪家之犬!
      
       嗚呼,哀哉!想我華夏農民,五千年來皆為低眉俯首之輩,但求衣食飽暖足矣!若無遭遇天大壓迫,怎敢揭竿而起相抗國家機器?毛氏有云:"何處有壓迫,何處必有反抗"!誠哉斯言!誠哉斯言!
      
       時至今日,吾等草民拭目以待,望廟堂之尊者能秉公執法,還黎民百姓一黑白分明之公理!
      
       註:以下內容轉載自百度百科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加口字旁)踉:跳躍。,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黔之驢》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寫的是一頭驢被一隻虎吃掉的故事。本文選自《柳宗元集》卷一九。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說:「吾恆惡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有害淡麋、驢、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寫這三篇寓言,是為了警戒世人:毫無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禍患。而《臨江之糜》《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則分別寫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種表現:「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繫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此外,以「三戒」為三篇文章的總題目。並以「黔之驢」為本文的題目,也表明作者諷刺意圖的指向。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天涯雜談』 [轉載專區]黔地民族迎奧運(轉載)
      
       錦濤六年,國將行普天之盛會,有五洲之賓朋,四海之健兒聚於國中,嬉戲技擊以定座次,以昭我煌煌之盛世,以顯大國崛起之態。
        時維五月,序屬仲夏。盛會之期倏忽即至,廿五日,歲煞西,豬日沖。鄰縣百姓舉十萬之眾,奮千鈞之力,制百丈炬火兩枝,一立於縣衙,一立於捕房,以表同襄盛事之心。孰料有好事者為求異標新,引火於下,霎時濃煙四起,火光沖天,一改炬火上燃之舊貌。當是時,縣衙捕房聚數百之眾,慷慨激烈,立於炬火之巔,數萬民眾淚盈於睫,以磚石拋擲相贈,以勵其志。
        子夜,巨炬紅映西天,驚動府衙,遂調大兵星夜趨馳,周邊捕快亦云集鄰縣。縣中百姓數萬於入城處相迎,以磚石碎瓦同犒,並振臂同呼:「死嘰八遠點!」考此語,乃黔地百姓喜至極處發於鬱壘之聲,死者,為兵之涯,自不畏之;嘰八者,俗亦稱槍也;遠點者,自府衙至鄰縣二百餘里。以此語贊之大軍,豈不妙哉?
        某相詢鄰縣友人:「縣中庫銀非盈,盛會之舉於爾何干,何破費如此?」答曰:「無干,只精衛之恨,竇娥之冤耳!」
      
    
    『天涯雜談』 [轉載專區]今天,就是把天涯燒了,我也要讓"黔事件"充斥雜談第一頁!(轉載)
    
    
      今天,就是把天涯燒了,我也要讓"黔事件"充斥雜談第一頁!
    
    『天涯雜談』大家告訴我,遵義是哪個省的?
    
    
      幫個孩子寫作業,到這卡住了!都幫幫忙吧!
    
    『天涯雜談』酒鬼們:你喜歡五糧液還是茅台?
    
    
      只是單純想做個統計
    
    『天涯雜談』一碗粥 50元 好貴。。我們老百姓吃不起 卻看到好多警察吃。。。
    
    
      一碗粥 50元 好貴。。我們老百姓吃不起 卻看到好多警察吃。。。
    
    『天涯雜談』想自殺,請排隊
    
    
      這是什麼世道,天涯,請刪除我的ID.
      樓下一起自殺的,請排隊.
    
    
    
    『天涯雜談』地理好的童鞋 請來指正一個地名「大澤鄉」到底是黔地還是徽地
    
      古地名。在今安徽宿縣南蘄縣集西的小劉村。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於此
      
      可是有的童鞋不同意 ,說是在黔
      
      到底是哪個呢?
      
      我歷史和地理學的都不好
      
      唉
      
      
      「張大楚國」:秦朝末義軍首領陳勝建立的大楚政權,又作「張楚」政權,都陳縣。
       秦末時,二世皇帝寵信宦官,不理朝政,搞的民生大損。陳國後裔陳勝聯絡好友吳廣率領農民們起義,百萬百姓響應。
       陳、吳二人打著為滅亡的楚國報仇的幌子,四處招收百姓農民入伍義軍。義軍攻破大澤鄉這個秦朝屯糧重地後向秦二世與宦相趙高發信,正式成立農民起義軍,史稱「大澤鄉起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