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你的職業就是你所屬階層

    每個人有四種出身:家庭出身、城市出身、教育出身、職業出身。你能決定自己的後兩者,並能決定你的下一代的前兩者。

    貌似體面的職業,但是窮;不體面的職業,但有錢;你選哪種?大多數人選擇前者。

    你是業主,你的小區開發商屬於「上上層」,建樓的工程師屬於「上下層」,幫你辦理按揭的銀行業務員屬於「中上層」,接你電話答覆業務的接線員屬於「中下層」,小區保全屬於「下上層」,小區菜場外設攤賣自家種的蔬菜的菜農屬於「下下層」。2007年中科院把中國職場分為六個階層。

    中國有上流社會嗎?有人說沒有,因為現在只談階層不談階級,封建貴族已斷代,上流社會應有的貴族傳統和教養已經失傳;有人說有,由高官、高幹子弟、億萬富翁、明星企業家、明星藝人、明星主持人、明星運動員、明星知識分子和作家、名流派對、秘密社交圈、豪宅、私人會所、奢侈品和高檔服務機構共同構成。

    階層晉級的荊棘路是,花了18年才能坐在這裡和你喝咖啡。

    階層晉級的捷徑是,買彩票,嫁個有錢人,參加全國性選秀節目,突然繼承巨額遺產。

    普通人的奮鬥路徑是,先擇城,再擇校,再擇業,業精於勤;先求富,再求貴,再求福,福至心靈。

    跨越階層的戀情屢見不鮮,最傷人的話不是說「分手吧」,而是說「回到你的階層去吧」。

    白領不是階層,是人肉打卡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辦公室症候群和職業病患者。

    小資也不是階層,是精神勝利法,自以為能花小錢享受好品質動小情享受好格調的戀物癖。

    弱勢群體和利益集團都希望淡化階層概念,共享和諧社會。那麼強化階層概念對誰有好處?對傳媒、廣告業和虛榮心有好處。中國的職業與階層故事,足夠寫本當代版《人間喜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新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