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奧運造不夜城 山東電荒可能危及華北電網安全

山東「電荒」十年不遇 可能危及華北電網的安全

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新華社報導,因缺煤停機和電廠檢修等因素影響,8月3日,山東省政府透露,山東電網最大電力缺口1022萬千瓦,接近全省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一,山東遭遇了十年不遇的「電荒」。

昨日,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實山東電網的用電缺口最大已達到1200萬千瓦,目前缺口還可能進一步加大,如果未來山東的用電形勢繼續緊張,將可能危及整個華北電網的安全,「如果未來一旦大機組掉閘,山東與華北電網的聯絡線超過穩定極限,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的風險進一步增大。」記者從國家電網進一步了解到,7月份有16個省級電網的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個別省份用電缺口亦創下新高。

 山東山西被迫實行限電

昨日記者聯繫到一位在濟南工作的教師,她在山東呆了近30年,她告訴記者,從6月底開始,濟南繁華的商業街芙蓉街和衛巷在中午吃飯的高峰期限電,一些商家只好自備柴油發電機。而在她的家鄉濰坊,父親開設的一家婚紗攝影館也幾乎每周停電一天,「以前只聽說過上海、江浙地區用電緊張,一些地方輪流停電,山東已經很多年沒有限過電了。

而在產煤大省山西,今年的用電形勢也比往年更為緊張,除工業、商業用電外,居民用電也受到影響。曹先生家住山西省中部一城市,在6月底曾遭遇過一天停電八次的情況,而到了7月下旬,家裡停電幾乎成為常態,且沒有得到提前通知,「還好停電都不到一天,每次打電力部門的熱線電話詢問,答案都是電煤緊張,恢復供電時間不可預計。這幾天才有一些好轉。」據了解,根據山西省相關部門預測,8 月山西省最大供電缺口將達到380萬千瓦,創山西省缺電歷史新高。

 電廠發電積極性降低

電煤緊張已經成為今夏供電形勢嚴峻的最主要原因。山東電力集團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山東省統調公用電廠煤炭庫存355.1萬噸,按日耗煤28.3萬噸測算為12.6天。多數主力電廠電煤庫存低於7天警戒線。

山東省共有58家統調電廠,裝機容量4422萬千瓦中,99%以上是火電機組,山東的電力結構單一,在當前電煤緊張的情況下,無疑成為問題暴露最突出的地方。

此外,記者還從國家電網獲悉,部分發電企業由於電煤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因此完成發電計劃的積極性降低,個別電廠甚至採用臨時申請臨檢的方式達到少發電的目的,「這種臨檢機組異常增加的情況,使得電網發電能力下降,使得電網運行風險增加。」國家電網的一位專家表示。

除了山東,全國的用電形勢也非常嚴峻。據國家電網的一份統計,7月份,公司經營範圍內共有16個省級電網的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華東電網最高用電負荷突破1.3億千瓦,新疆電網用電負荷同比增長24.7%,增速居全國之首。

而南方電網昨日透露,總體上,奧運期間南方電網電力供應形勢較為緊張,預計全網統調負荷最大約8800萬千瓦,同比增長13%,全網高峰電力缺口可控制在400萬千瓦左右。

國家電網稱不排除棄山東保華北

據了解,7月底,華北電網已支援山東電網75萬千瓦,山東全省用電限額為2710 萬千瓦。但目前的形勢依然嚴峻,國家電網一位負責人士告訴記者,其主要原因是,隨著電力缺口加大,一些縣級供電企業缺乏移峰的技術手段,「也就是說一些地方電網缺乏有效調控電力需求的手段。」

他還向記者透露,山東電網的用電緊張已危及整個華北電網的運行安全。「一旦大機組掉閘,山東與華北電網的聯絡線超過穩定極限,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的風險進一步增大。」他向記者解釋道,所謂的大面積停電,可以指一個地區如山東電網下一個地區電網停電,也可能是指一個省級電網停電。

為此,目前國家電網已明確強調把電網運行安全作為底線,「會在必要的時候,果斷採取電力需求側管理,拉掉必要的負荷,來保證整個電網全局的安全。」也就是說,會切斷山東電網與華北電網的聯繫。這位人士告訴記者,類似措施過去也使用過。2006年的河南大停電,曾涉及河南五地市,當時就是因為電網果斷的切除河南電網的負荷,避免了更大範圍的停電。

 聲音

記者昨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鐵男7月31日在南京召開「2008年全國電力需求側管理現場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煤電供應雖然偏緊,但整體保供形勢是可控的。他表示,電煤緊張「目前還沒有發展到,也決不能發展到拉限百姓生活用電的程度。」

對於當前電力供應緊張形勢,劉鐵男透露,發改委根據緊張程度不同做出四項部署:對於電力供應緊張的地區,要求嚴格堅持以煤(水)定電,以電定用的原則,必須做到優先保證居民生活、醫院、學校、鐵路、交通樞紐、供水供熱、廣播、電信金融機構、農業生產、煤礦、石油天然氣生產輸送等涉及公眾利益和國家安全重要用戶的用電需求。對於電力供需相對平衡或寬鬆的地區也要實行有保有壓;此外,保奧運用電要全力以赴,萬無一失;地震和其他災區恢復重建用電要全力保障。

劉鐵男表示,當前的電煤緊張問題,就結構而言,至少暴露出兩個方面的矛盾。一是我國火電比重大,核電等新能源比重低的問題,煤炭工業已難以支撐快速發展的火電能力;二是能源工業已難以支撐高耗能產業的過快增長。

對於能源結構的不合理和當前突出的電煤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8月3日在國家能源局成立大會上也有所表態,他表示未來國家能源局將把精力更多地轉到宏觀管理工作上,加強研究制定宏觀能源政策。他表示,現在國家能源局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解決電煤緊張,加快發展核能、風能等煤炭替代能源,擴大油氣、原子能等能源對外合作,提高能源裝備製造能力等。

 二次限價後 秦皇島電煤庫存上升

上周五記者在秦皇島港了解到,二次限價令發布後,秦皇島港的來煤量持續上升,每天來煤約2萬噸,上周五的庫存已經達到了680萬噸以上。而在7月份,秦皇島的庫存卻一直徘徊在600萬噸以下。

「限價令發布10天後,港存增加了20萬噸」,秦皇島港上述人士表示,按照秦皇島港900萬噸的存貨量,港存達到750萬噸以上才有輸港壓力,目前的存量 680萬噸左右,還沒有形成輸港壓力。對於未來的電煤價格走勢,秦皇島煤炭產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一旦庫存繼續往上走,造成輸港壓力,那時候煤的價格一定還會繼續往下降。」

「庫存的上升直接表明二限政策發揮了作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重點合同的兌現率上去了。」上述人士補充道。而五大發電集團中一位在秦皇島港辦事處人員也透露,二次限價令發布後,重點合同的兌現率大幅上升,其中山西同煤集團的合同兌現率已幾乎達到了100%,記者看到同煤的一份重點合同上,明確標明了電煤的價格為486元/噸,這遠遠低於此前的近1000元/噸的市場價。

上述秦皇島煤炭產業協會負責人士認為,二次限價令效果較好,也得力於各省根據發改委的限價令陸續出台的臨時干預政策。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山西、寧夏、新疆等地均出台了落實二次限價令的具體政策。山西省物價局提出了市長負責制,以保證省內煤炭供應和價格穩定;目前山西供外省電煤與用戶簽訂的平倉價,在限價後也已基本穩定。此前寧夏、新疆陸續出台了具體的限價標準。寧夏回族自治區物價局規定出礦價以6月19日實際結算價格172元/噸為最高限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規定5000大卡的發電和供熱用煤出礦價格,南疆及哈密不得高於110元/噸,其他地區不得高於 120元/噸,發熱量每增加或減少100大卡,出礦價相應提高或降低3元/噸。(記者 鍾晶晶)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