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一小學校長貪污案調查:帳外資金過億

帳外資金過億 會計帳目被銷毀
    
    
    
    8月5日,暑假中的中關村第三小學一片寂靜。沒有了以往放學時車水馬龍的喧囂,在北京悶熱的天氣中,中關村三小上空的空氣也顯得格外凝重。原本是假期,三小卻在這一天召開了中層以上領導班子會。
    
    與此同時,氣氛同樣凝重的,還有距其不遠的海淀法院。在這裡,原中關村三小校長王翠娟等人貪污案一審開庭。與王翠娟站在這裡受審的,還有原中關村三小其他4名校領導及工作人員。她們是原中關村三小副校長劉金玲、原黨支部副書記張輝、原教導主任張晶以及原中關村三小的出納李志平。除了涉嫌貪污外,劉金玲、張輝和張晶、李志平被以涉嫌故意銷毀會計帳簿起訴。
    
    儘管開庭當天,海淀法院的審理自始至終保持了低調,拒絕任何媒體和無關人員入場。但法庭外仍有部分三小的學生家長在「打聽王校長的消息」,聞信而來者人數眾多,但法院嚴格限制了旁聽人數,每名被告人只允許有3名親屬進入法庭。
    


    
    8月4日,中關村三小的學生在北京奧運村升旗廣場享受奧運帶來的歡樂。第二天,他們的前校長王翠娟在海淀法院接受審判。
    
    早在今年1月,王翠娟就已被北京海淀區人民檢察院逮捕。其時坊間傳言,中關村三小校長王翠娟貪污1.6億。時隔8個月,該案的開庭否定了外界的傳言。王翠娟的確是以貪污罪被起訴,但檢察機關認定的事實,是王翠娟與劉金玲、張輝等在沒有經過「學校班子會」集體研究決定的情況下,組織部分學校工作人員及家屬兩次出國旅遊,共花費帳外資金57萬餘元,並以此作為涉案貪污的金額提起公訴。此外,王翠娟個人還因為私自決定購買與學校有關的一套拆遷房後轉讓獲利6萬餘元,被檢察機關以貪污罪追訴。
    
    據旁聽人士稱,當天法庭審理進度很快,中午12時許,法庭審理順利結束,海淀法院宣布將擇日宣判。
    
    王翠娟的代理律師對她的貪污罪名提出了異議。此外,劉金玲等人為何要銷毀學校的會計帳簿,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隱情?這所「北京最好的小學」、「亞洲一流的小學」是否如外界所言,在贊助費上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這些謎局,有待一一破解。
    
    
    
    用帳外資金組織旅遊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在起訴書中指控,2004年8月,被告人王翠娟、劉金玲、張輝三人在未經學校班子會研究討論的情況下,擅自決定組織學校部分班子成員、財務人員及家屬共計14人前往南非好望角旅遊,隨行人員出國費用全部從學校帳外資金中支付,共花費公款21萬餘元。
    
    之後的2006年1月,被告人王翠娟、劉金玲、張輝三人再次擅自決定組織學校部分班子成員、財務人員及家屬等17人出國旅遊,這次的目的地是美國夏威夷及西海岸,共計花費公款36萬餘元人民幣,隨行人員的出國費用同樣全部從學校帳外資金中支付。
    
    海淀區檢察院認為,王翠娟三人利用職務便利,侵占了公共財物,已構成了貪污罪。同時,檢方還強調,上述貪污贓款均未退賠。檢方指控的另外一起犯罪,是三小原副校長劉金玲等人故意銷毀會計帳簿罪。檢方稱幾名被告燒毀帳目的嚴重行為,最終導致中關村三小帳外資金收支情況無法查清。
    
    決定出國旅遊程序是否合法,成為當天法庭爭議焦點。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錢列陽、許昔龍出出庭為王翠娟作無罪辯護。辯護人當庭認為,《北京市中小學校長工作意見》第24條規定,校長對捐資助學的收入,有合理支配使用的權利。而中關村三小的帳外資金主要是來源於捐資助學,作為校長的王翠娟,對帳外資金是有使用權的。
    
    「所謂的班子會是一個不正式的稱謂」,辯護律師說,《北京市中小學校長工作意見》第26條規定,學校重大問題要經過校務會討論後作出決策,校務會議成員為校長、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副書記和工會主席,校務會議由校長主持,並負責決策。在三個被告人中,事發時王翠娟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劉金玲任副校長,張輝任黨支部副書記。校務會議的4名成員有3人參與了決策,按少數服從多數的議事規則,無論工會主席參加與否,都不影響決議的最終通過,是一個合法的議事程序。實際上,雖然該校工會主席鄭國華沒有參與決策,但卻參加了兩次旅遊,「已以實際行動認可了出國旅遊的決議」。
    
    王翠娟本人也在被告席上辯解說,中關村三小是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根據《北京市中小學校長工作意見》的規定,校長對教育骨幹有實行獎勵的權利,她本人與劉金玲、張輝是「校級領導」,有權決定以出國旅遊的方式獎勵為三小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決定假期出國旅遊就是想激勵一下她們,因為她們平時的工作實在太辛苦了,這種現象在各個單位都普遍存在。

錢列陽和許昔龍律師認為,王翠娟等人組織的旅遊,是一次公款消費行為,而貪污罪的犯罪對象是有形的財物,按「罪刑法定」原則,目前還不能將公款旅遊以貪污論處,因此為其作了無罪辯護。
    
    
    
    收取「擇校費」過億元
    
    
    
    王翠娟的罪名讓很多關注此案的人感到蹊蹺。「如果僅僅是出國旅遊,貪污了幾十萬元的公款,與外界得到的消息完全不相符。」一位熟知此案的人士對記者說。
    
    王翠娟出事後,民間的傳言,全部圍繞中關村三小收取的「擇校費」展開。而之前盛傳的「王翠娟貪污1.6億」,也並非全是憑空捏造。在法庭上,王翠娟證實,中關村三小的帳外資金超過了1億元,而這部分帳外資金,幾乎全部來自於「片外」學生入學繳納的贊助費。
    
    檢察機關的起訴書顯示,劉金玲、張輝等4人因涉嫌銷毀會計帳簿,被捕於2007年12月28日。而劉金玲等人涉嫌銷毀的,正是中關村三小的帳外資金帳簿。王翠娟等人組織出國旅遊的資金,也出自此處。
    
    所有跡象表明,王翠娟的下馬,並不是出國旅遊貪污這麼簡單,與其背後巨額贊助費定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劉金玲等人被捕後一周,王翠娟也於2008年1月4日被捕。
    
    事情緣起於2006年9月,北京市海淀區審計局在對中關村三小審計時,發現該校存在大量帳外資金,遂要求學校相關領導提供帳目材料。正是在這個時候,劉金玲、張輝、張晶、李志平4人燒毀了這些帳目,中關村三小巨額贊助費剛剛露出大白天下的跡象,就隨即灰飛煙滅。
    
    今年2月,海淀法院還審理了一起挪用公款的案件,中關村三小一名會計,從學校帳外資金中挪用了500多萬元用於炒股。
    
    為什麼劉金玲等4人要銷毀帳簿?「這其中涉及了太多的利益糾葛,並不是每個人掏出2萬元贊助費就能進三小。」某知情人稱。付給學校2萬元,有時候還要付給介紹人二三萬元才能辦妥。「而這個介紹人,必須極有能量。甚至有的領導開出的條條都不管用。畢竟,全北京的人都在拼命把孩子往三小送。」
    
    北京市人大代表沈夢培曾就此問題提出過議案,建議將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擇校生比例嚴控在20%以內,以杜絕教育腐敗。
    
    沈夢培指出,在一些重點學校,「擇校費」成了教職工的獎金、福利補貼和改善學校設備的主要經費來源,公款請客、送禮、旅遊也多從這筆收入中報銷,搞腐敗的經費也算在教育成本之中,分攤在學生頭上。
    
    但北京市教委一領導對記者表示,當前,北京基礎教育資源總體上較為充足。但與市民的需求而論,優質教育資源仍然難以滿足需求。
    
    
    
    開設高爾夫課程的超級小學
    
    
    
    提起中關村三小,北京的許多計程車司機師傅都知道,中關村三小是一所多麼「牛氣」的學校,「每學年開學的時候,它都會引起周邊交通堵塞,多少開著名牌車的家長都在想方設法把孩子塞進這個學校」。
    
    中關村三小是全國第一所、也是惟一一所開設高爾夫課程的公立小學。中關村三小是從中關村一小分化出來的,原因是當時一小學生人數過多。但由於地理位置不好、校園狹小等因素,三小的發展一直緩慢,其教學質量和教學隊伍也相對薄弱。
    
    原中關村三小黨支部副書記張輝至今還忘不了,1999年5月王翠娟出任三小校長時,交給她的任務。「周末國貿有個展銷會,你去那裡發一下招生簡章。」
    
    其時剛剛擔任完一屆畢業班語文教師的張輝,被王翠娟任命主抓科任教學和課外活動。「當時的三小生源緊張、資金緊張」,張輝回憶。「但國貿開的是一個玩具展銷會,來的都是商人,沒人帶孩子。」張輝趕緊買了一份報紙,看到北展同樣有展銷會,立馬坐車過去,在北展和動物園門口發起了傳單。
    
    不單是張輝,原三小教導主任張晶也有過發簡章的經歷,而且過程頗多「坎坷」。她曾在區委機關幼兒園的門口被家長誤當成傳銷分子,還曾在中山公園的招生諮詢會上與民辦學校爭奪生源,甚至因沒有展位被管理人員驅逐。張輝甚至還動員在海淀區教委任職的父親一起到當代廣場散發簡章。
    
    在努力擴大生源的同時,王翠娟立刻開始了學校的擴建。由於校園面積有限,王翠娟決定在三層教學樓上再加蓋一層。在這之後,王翠娟又主持翻建了學校內的多處平房。
    
    2003年,中關村三小又在萬柳高檔社區內,開辦了中關村三小萬柳分部。目前的中關村三小,是一個有著兩處校址、6500餘名學生的「超級小學」。
    
    中關村三小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除了王翠娟一手操辦的「超常規發展」,其最依賴的,是其倡導的素質教育。

在中關村三小,有一句響亮的口號,「頭頂藝術,腳踩文學,懷揣夢想」。
    
    中關村三小是北京市奧林匹克示範校,該校在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都發來了賀信。
    
    中關村三小重視體育教育,王翠娟上任後,該校屢屢獲得海淀區和北京市學生運動會的田徑獎牌,而在此之前,中關村三小在海淀區的田徑比賽中從未獲得過好的名次。
    
    據中關村三小的一位體育教師介紹,王翠娟上任後,就狠抓體育,她從課間操入手,直到一次領導和同行來學校考察,同聲稱讚三小的課間操「是北京市最漂亮的操」。
    
    2006年,中關村三小把高爾夫課列為三年級必修課,一時激起輿論譁然。「我根本不懂高爾夫,甚至連球場都沒去過,也沒看過別人打球。」王翠娟當時對媒體說,她是通過朋友了解到高爾夫是一項紳士運動、綠色運動,「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我們都願意嘗試」。
    
    中關村三小建有60多間琴房,每天中午或下午寫完作業就可以練琴,還有老師監督。但每次練琴都要繳納費用。最讓中關村三小津津樂道的,是該校的金帆藝術團。這個藝術團曾在國內多次演出中獲獎,2005年8月,金帆藝術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被國內媒體爭相報導。
    
    然而,此次演出在家長中也存在異議,藝術團成員的出國表演完全是自費,還有家長質疑學校領導用孩子的錢出國旅遊。至於在金色大廳的演出,「根本沒多少人看,完全是三小在自吹自擂」。
    
    雖然倡導素質教育,但三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卻非常繁重,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的家庭作業「多得做不完」。
    
    一位家長在博客上貼出了一道三小奧數班的作業題「一個六位數,分別用2,3,4,5,6乘它,得到的五個新數仍是由原數中的六個數字組成,只是位置不同,此六位數是多少?」
    
    他用電腦程式算出了結果:142857。
    
    2008年,中關村三小有500多名畢業生考入了重點中學。
    
    
    
    黨政一把抓的女校長
    
    
    
    在中關村三小,關於學校發展的任何話題,最終都會歸結到一個人身上,就是前校長王翠娟。這個身材苗條、氣質優雅的中年女性,在執掌中關村三小期間,獲得了無上的威望。記者從一些學生家長和三小教師口中得知,王翠娟工作能力很強,極富凝聚力和感染力,在三小,王翠娟擁有無人能夠企及的地位。她是中關村三小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曾在加拿大進修學習,被評為海淀區模範校長,海淀區第八屆政協委員。學校還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1999年,學校的資金很緊張。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翠娟還是迅速取得了「民心」。甫一上任,她就給教師安排了免費午餐,並調整了工資結構,上調了教師獎金。
    
    王翠娟「事必躬親」。2000年8月,中關村三小籌建配餐中心,負責籌建工作的中關村三小楊建莊回憶,「王校長親自帶著我選設備、買炊具、招人員、進原料,耗費了很多心血」。
    
    2000年9月1日,開學的第一天,中關村三小的學生第一次在配餐中心用餐。而在用餐結束後,楊建莊正為成堆的碗筷發愁時,卻突然發現王校長出現在了洗碗間裡,「帶著學校領導班子一起洗了3個多小時的碗筷」。
    
    而就在開學的前一天,楊建莊還發現王校長帶著幾名體育老師在清掃操場。
    
    2003年中關村三小籌建萬柳分部時,蔡新穎還是一名剛剛調入三小的美術老師。「剛一入校,就接到通知要參加建校勞動,當時心裡很不情願。」蔡新穎回憶。但是蔡新穎很快發現,王翠娟的身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工地上。「當時正是大夏天,王校長全身都被曬黑了,也瘦了一圈。」
    
    正是在王翠娟的帶頭下,萬柳分部的教學樓僅用了3個多月就徹底完工。
    
    「幾千套桌椅板凳,都是我們學校的男老師背上去的。」
    
    不止在老師之中,在學生中間,王翠娟也具有特別的魅力和威望。一位學生家長介紹,孩子心目中對校長是很景仰的,每次大活動都能看到、聽到孩子們充滿激情地回應王校長的號召。
    
    這位在學生眼中平易近人的女校長,幾乎每天上學放學時都會在學校門口和校園內接送學生。直到2007年底,家長和學生們突然發現,平日經常見到的王校長在校園中消失了。
    
    
    
    收取贊助費沒有收據
    
    
    
    出色的辦學能力和對教育工作的熱情無法抹殺,但王翠娟和她的班子集體涉嫌犯罪的行為另人扼腕嘆息。無疑,她們栽在教育亂收費上。
    
    
    
    
    今年兩會上,「教育亂收費問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儘管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亂收費的監管力度,但教育亂收費現象在一些地方和學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全國各地義務教育中,「擇校生」普遍存在,而且擇校費用高,一些地方以家長自願捐助的名義收取費用,難以查處。在北京,儘管國家三令五申不准亂收費,北京市教委也已發文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禁收「擇校費」,但孩子上學的費用卻總不見少。一位學生家長反映,為了孩子能上海淀區一所「重點」小學,託了無數關係,還給學校所謂教育基金會「自願」捐助了3萬元。孩子入學時又繳納了8000元的學雜費、食宿費等,不過拿到的單據上卻只寫了80元。
    
    中關村三小的巨額擇校費也是這樣產生的。今年中關村三小的招生在6月15日開始。7月20日,在中關村一家軟體公司工作的鐘偉(化名)收到了中關村三小的簡訊,上面寫著「您的孩子已被錄取,請到海淀影院東邊的北京銀行繳納贊助費,以父母名義各存××元」。一個多月的焦急等待,存進銀行的幾萬元贊助費,只換來了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沒有任何收據和發票。
    
    大量的贊助費如何使用缺少監管,校長的權利過大。因此,這幾年教育系統的腐敗案件並不罕見。2006年5月29日,安徽省蕪湖田家炳實驗中學原校長因在學校私設小金庫違規收費,把小金庫當成自己的「取款機」,用52張白條取錢數十萬元,因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斂財貪污」的背後,更多的是對教育工作者良心的譴責及職業道德缺失的痛惜。
    
    可以肯定,中關村三小的案件帶有很大的普遍性。
    
    在中關村一家軟體公司工作的鐘偉(化名)收到了中關村三小的簡訊,上面寫著「您的孩子已被錄取,請到海淀影院東邊的北京銀行繳納贊助費,以父母名義各存××元」。一個多月的焦急等待,存進銀行的幾萬元贊助費,只換來了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沒有任何收據和發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法制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