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炎黃春秋》觸怒江澤民被打招呼 前途受關注

 

《炎黃春秋》雜誌是中國一本以刊登歷史真相,討論中國現實問題,時常出現一些被視為'大膽'言論而著名的月刊。

雜誌社的社長是80年代初任光明日報總編,後任新聞出版署署長的杜導正。

炎黃春秋在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名字仍極為敏感的時候最先發表了有關胡耀邦的紀念文章。它發表的文章還包括,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呼籲政治改革的文章;以及在中國引起巨大爭論的謝韜關於民主社會主義的文章。

最近有消息說,該雜誌被上面打招呼,可能面臨整肅。《炎黃春秋》雜誌的常務社長,總編輯吳思對BBC說,一周前,文化部向他們傳了幾句話。以社長杜導正年齡大了,辦刊辛苦為由,客氣的要求他退休。《炎黃春秋》編輯部經過認真研究,很婉轉,但很堅決地拒絕了文化部的要求。

刊登趙紫陽正面報導

惹麻煩的據信是該刊9月號刊登的新華社四川分社前社長孫振的長文"文革後期我與四川省委書記的交往"。該文章是對因六四下台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專篇正面報導。

《炎黃春秋》過去也曾在所刊登的多篇文章中提到趙紫陽,但這樣的長篇報導是第一次,在中國國內更是僅此一家。

分析人士認為,在六四事件20周年前的敏感時期,這篇文章引起了某位中共高層人物的不滿。

辦刊宗旨

吳思對BBC說,《炎黃春秋》辦刊的宗旨,第一是實事求是說歷史的真相,絕不撒謊,絕不扭曲。

第二,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和憲政,民主和法制對中國發展是最有利的。一旦偏離這個方向,中國就經常要吃虧,摔跟頭。所以《炎黃春秋》要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推動中國政治改革的進程。

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炎黃春秋》發表了許多文章,澄清被扭曲的中國現代歷史,還陳獨秀張聞天,胡耀邦,趙紫陽等政治人物真實面貌。同時,《炎黃春秋》還刊登了多篇有關民主憲政和政治改革觀念性的文章。引起了中國社會激烈討論。吳思說,這些都是他們引以為豪的。

但是,對於中共政府至今不願也不敢面對的一些歷史事件真相,比如89年的六四事件,《炎黃春秋》是否敢觸動呢?

對這一問題,吳思的回答是,在講述一些歷史事件時,他們會認真研究政府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而不會只是義無反顧地往上沖。如果認為事情碰起來會得不償失的話,他們會迴避開。他們只是在有可能說清歷史真相的範圍內,盡他們的力量去做。

相對中國大陸其他媒體而言,《炎黃春秋》長期打擦邊球卻能生存至今本身已經是個奇蹟。

吳思把這歸結於他們把握尺度的經驗和雜誌的人脈關係。《炎黃春秋》的創辦有中共黨內老幹部的支持。刊物的社長,編委,顧問和許多作者都曾經是中國各大部門的領導。

這樣的背景使刊物有某種程度的保護。即便刊登一些敏感話題也會得到更多的寬容。不過,如今出現了文化部打招呼的情況,《炎黃春秋》得到的寬容還能持續多久就是個問題了。

不過,總編輯吳思表示,不會因為上面的壓力而改變任何做法。刊物不會後退一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