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央探路 最恐怖的救市政策即將登場

 

最恐怖的救市政策即將登場

今天房地產新聞中,最重磅的莫過這條新聞——《重慶將出台救市新政購首套房返還個稅》,該報導說:

  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在2008年第四季度市情報告會上透露,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重慶將出台新政策——對購買第一套商品房自住的市民,將返還此前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用於支付首付或償還按揭貸款。

  這是什麼概念?如果從經濟的角度看,有好心的記者算了一筆帳,假設購房價是居民家庭收入的7倍(房價/收入比),那麼退稅效應將相當於普通雙薪家庭(每人月收入5000元)購房價格的4%;但如果居民家庭月收入為25000元,而房價與收入比為5倍的話,退稅效應將從4%放大到15%。

  也就是說,購房退稅效應加以最大發揮的話,買總價100萬的房子,政府將給購房人出資15萬的真金白銀。從這個角度而言,對購房人確實是一大利多。

  從整個社會觀感來看,如果政府只准許購房退稅,勢必引發民間不滿情緒,撕裂社會公平環境。購房退稅只是一項權宜之計,對已經購買房產與暫時無法購置房產的族群而言,都是天大的利空。也就是說,這項政策的指針性太過明顯,操作手法的粗糙程度很難得到民意的支持。

  從救市效果來看,這項政策刺激市場需求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政策牛肉必須乾淨利索地端出來,否則會產生反作用,讓購房人陷入等待政策利多的觀望中。據媒體引述黃奇帆的話指出,「該項新政策的實施細則正在制定之中,很快就將正式公布」。如此一來,重慶樓市的天翻地覆恐怕為時不遠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省市是否會因此跟進?不妨拭目以待。

************************

中央不出台購房退稅 地方政府或先探路

此前媒體報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房部)正在研究購房退稅政策,對此住房部相關人士表示,近期住房部並沒有研究購房退稅政策,「短期內也不會有相關政策出台」。一位財政部專家表示,目前財政部的2009年工作計劃及減稅規劃當中,並沒有購房退稅這一項,「除非未來國務院有特別指示」。

  「但不排除地方政府依據自身財政實力和樓市現狀自行出台。」上述財政部專家表示,國家層面統一出台購房退稅政策並不現實,「操作上也具有很大難度」。

  《中國房地產報》報導,儘管中央層面再無更明確的信息,但地方政府已經先行。12月4日,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透露,重慶將出台購房退稅政策,用於支持購房者首付或償還按揭貸款。目前,該項政策的實施細則正在制定當中,不久將正式公布。

  國家層面出台尚存難度

  上述財政部專家表示,如果全國實施購房退稅政策,對於一些財政實力較為緊張的地方顯然壓力過大,而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刺激力度也過大。「目前是否到了需要全面出台這樣一個刺激方案的時候,還有待研究。」

  引起此番輿論風波的源頭,是在11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企業界人士座談會上,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建議採取購房退稅政策來拉動房地產市場。但消息人士表示,中央高層在會上並未對此有明確答覆。

  購房退稅在我國始於上海。1998年6月1日,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樓市低迷,上海市出台了為期5年的購房退稅政策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與減免契稅、印花稅有所不同,購房退稅是購房者在買房後某段時間內,每年可獲得上年度每月工資薪金、獎金等所得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返還。這也意味著,個人每年薪金收入越高,購房退稅的額度就越大。

  「購房退稅能有效刺激中高收入人群的購房行為。」高盛高華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他以個人買房獲得4萬元的退稅額度計算,2007年全國住房銷售套數約為500萬~600萬套,照此計算購房退稅國家一年將發放2000萬~2400萬元的退稅紅利。「這絕對是一個財政刺激的大手筆。」

  長江證券某分析人士表示,上海當時出台購房退稅政策時,中國房地產業尚未完全進入市場化,和現在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大不相同。「若該政策在當前推行,財政成本過高,涉及的流程亦相當複雜。」

  「中央不可能退稅,但地方政府可以。」易居中國研究院副院長丁祖玉認為,1998年上海出台購房退稅政策對樓市的提振作用非常明顯,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身的財政能力和樓市現狀制定政策,「目前來說還是具有實施的可能性」。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購房退稅可能不是中央政府統一出台,而是由各地方政府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出台政策,「但這只是一種猜想」。

  業界呼聲高漲

  然而,學、業兩界顯然對購房退稅政策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潘石屹透露,在11月19日的一次行業聚會中,「實施購房退稅的方法被普遍提及」。

  易居中國克而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燕也表示,她所接觸的許多開發商都希望政府能在此時出台購房退稅政策,因為「該政策此前在上海經過了有效的檢驗」。

  1997年是上海房地產市場最低迷的時期。統計顯示,當年上海住宅銷售面積僅為617萬平方米。但自從1998年6月1日購房退稅政策實施後,當年的住宅銷售面積便達到1057萬平方米,1999年突破1200萬平方米。到2002年,上海商品房竣工和銷售面積均突破了1800萬平方米,且有供不應求之勢。

  張燕的許多同事當時都身在上海,「退了十幾二十萬元的都有」。她表示,對於中高收入階層,購房退稅政策可以非常直觀地享受到政策的惠及。

  易居中國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目前國家提出的9000億元保障房計劃更多地是針對中低收入人群,並沒有出台針對中高收入人群的住房優惠政策,而「購房退稅正好可以實現雙管齊下的效果」。

  但楊紅旭也坦言,目前整個行業、各個階層人群都處於經濟緊縮階段,「購房退稅如果實施未必能起到當年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購房退稅政策刺激的顯然不只是住房的剛性需求。根據上海市房地產協會的一份分析報告,2003年上海投資性購房者占全市所有購房者的比例高達30%。顯然,在抑制投資投機購房需求的政策風向並未變動的情況下,購房退稅可能帶來的政策風險亦是決策層需要考慮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