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特色:黨報多的成災

按常規的理解,中國共產黨黨報——簡稱「黨報」應該是由黨中央確認和創辦發行的報紙。這在我們國家現在是五種(報刊)。但實際上我們通常稱之為黨報的顯然遠不止這些,各省直轄市有各自的黨報,各地區及地區級市有各自的黨報,還有許多縣級市、區或縣也有自己的黨報。要把全國的「黨報」加起來,事實上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於是便產生兩個問題。一、黨報的政策與理論權威性和統一性不可能得到有效保持,二、每年的黨報黨刊征訂工作事實上不僅地方黨報數量遠大於中央級黨報、而且無法避免強行攤派的尷尬。
    
    三級黨報(有的地方是四級),中央級的自然政策性最強、理論性最高,其次是省級,市縣級自然越來越差——大部分市縣級黨報最多只是「當地領導的起居注」應該是大實話。於是,從理論上看,就應該有一個問題,即:這麼多的黨報究竟是不是都能代表我們黨?中央級的沒有問題,省級的呢,市級的呢,縣級的呢?顯然它們——至少能「代表」的範圍是不一樣的。「政策」也不時有不一致——同一天,人民日報說科學發展,市上的黨報談跨越式發展、正獎勵招商先進集體和個人呢;人民日報談和諧,市上的黨報正發布嚴厲打擊違規違法上訪行為的部門決定呢。省上的黨報說這個市的一個「領導」因腐敗被抓了,市上的黨報是幾個月里都看不到這種消息的……
    
    現在對基層的群眾來說,不論是人民日報還是市上的黨報,它們都是黨報;而在當地一些幹部眼裡,地方的黨報要比中央級的黨報重要——因為那上面不論是正面還是反面報導你或你的單位,當地的領導是很可能要過問的,而且,事實上在每個地方,地方黨報的數量要遠遠大於中央級的黨報的。數量多了自然影響大,不重視當然不行。
    
    現在一到訂報的時節,地方的宣傳部門總是要開會分任務——訂閱黨報黨刊是政治任務,沒有人敢掉以輕心。基層重視是擔心完不成任務,但實際上中央級的黨報根本就沒有徵訂問題,有問題的是市縣級的,發行範圍就那麼大,價格又要高,數量要上去,自然只能攤派。在農村,農民、農民工、個體戶不好派,中小學教師和學生自然就成了主力軍——學校分給老師,老師呢,要麼自家掏錢,要麼分攤給學生。如果按比例看,以我的判斷,中央級的黨報一般是地市縣級「黨報」數量的幾十甚至一百多份之一。我真不明白,給中小學教師和學生那麼多的地市縣級「黨報」與國家政治到底有多大關係。
    
    訂報的時候,孩子回家拿錢,說他們班15份。十二三歲的娃娃能從這地市縣級「黨報」上學到多少有用的東西?
    
    我是天天要讀報的,我還自費訂過中國青年報。但現在在學校要看人民日報還要到報欄去看,因為這學校只有一份,而市報,你知道有多少嗎?
    
    今天的一則新聞——
    
    河南南陽,鄉鎮教師的月工資大約1500元左右。每年,他們要拿出數百元征訂當地黨報《南陽日報》。「這是一項政治任務,你訂也得訂,不訂也得訂!」校長說。(中新網)
    
    2003年年底,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副司長王國慶說,「黨報攤派依然存在」,「且集中在鄉鎮一級」。
    
    2003年報刊治理工作後,地級黨報的人頭攤派從農民轉移到吃「財政飯」的鄉鎮教師身上。此後3年,央視《焦點訪談》和《新聞調查》曾對亂攤派的地市級黨報多次曝光。
    
    12月初,許小冰從校長辦公室領回了近兩個月的《南陽日報》,厚厚一沓。沒有翻一下,這些報紙便被悉數送去校門口的廢品回收站。(中新網12-30)
    
    這種事兒在各地的情況應該大致差不多。地方黨報就那麼大的發行範圍,就那麼多人口,又有宣傳部門主持發行,富裕的地方還可以用公款解決,比較貧窮的地方,不攤派的可能性有多大?當然,現在公開講攤派的沒有了,但攤派的實質沒有變;而攤派的結果,自然是既勞民又傷財。
    
    我們國家現在有多少種黨報黨刊?誰能說清楚我們國家現在有多少種報刊被稱為黨報黨刊?誰能告訴我,這麼多的黨報中——特別是地市級縣市級的黨報,它們是不是也應該被稱為黨報?黨報攤派被曝光、治理已經不止一次,但攤派依然存在。而且,中央黨報數量明顯要少得多,這是正常的事兒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