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不折騰不行 大批農民工提前返城搶工

 

北京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圖)

2009-02-01 01:57:07 來源: 新華網

1月31日,返程乘客從北京火車站出站。當日是春節長假最後一天,北京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新華社發(樊甲山 攝)

1月31日,從北京火車站出站的返程旅客排隊安檢進入地鐵。新華社發(樊甲山 攝)

1月31日,從北京火車站出站的返程旅客排隊安檢進入地鐵。新華社發(樊甲山 攝)

***************************

全國各地出現節後返程客流高峰
   2009-01-31
 來源: 中央政府入口網站


    1月30日,廣州火車站返粵旅客有序出站。據廣州火車站消息,1月30日、1月31日各有超過30趟臨客抵達該站,廣州火車站迎來節後第一個返粵客流小高峰。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月30日,眾多旅客在武漢市武昌火車站廣場候車。當天,武漢鐵路預計發送旅客近30萬人次,呈現春運節後首個客流高峰。新華社發 (趙軍 攝)

    1月30日,一對母女在濟南火車站乘車。當日,濟南火車站發送旅客3.6萬餘人次,正月初六還將繼續增加,開始形成民工流、探親流、學生流相互疊加的節後首個客流高峰。為此,濟南火車站採取增設售票窗口、實行24小時售票等措施方便旅客出行。新華社記者 范長國攝

    1月30日,乘客檢票進站。當天,南昌鐵路局南昌火車站迎來節後返程客流高峰,預計全天發送旅客達8萬人。連日來,南昌火車站採取各種措施,確保節後出行的旅客能夠買到票、走得好。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攝

    1月30日,一位背負大包行李的婦女走出杭州火車站。當日是農曆大年初五,杭州火車站出現春節以後首個返城農民工客流高峰,許多回鄉過節的農民工為趕早找工作開始返回杭州。據杭州火車站介紹,預計大年初六將出現更大的返城農民工客流高峰。新華社記者 譚進 攝

    1月30日,長沙火車站候車廳里,工作人員在提醒準備進站的旅客注意乘車秩序。長沙火車站出現節後返程客流高峰。截至1月29日,長沙火車站節後共發送加開臨客50趟。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1月30日,長沙火車站候車廳里,旅客們在等待上車。新華社記者李尕 攝


    1月30日,一批來自貴州的農民工走出杭州火車站。春節假期臨近尾聲,杭州火車站開始迎來返程客流高峰,不少農民工提早進城尋找工作。 新華社發(胡冠華 攝)

    1月30日,大批農民工走出杭州火車站,準備轉乘汽車。春節假期臨近尾聲,杭州火車站開始迎來返程客流高峰,不少農民工提早進城尋找工作。 新華社發(胡冠華 攝)

    1月30日,旅客通過福州火車站出站檢票口。當日,福州火車站迎來節後首個客流高峰,旅客大部分是提前進城的農民工和返程的短途探親者。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1月30日,旅客走出福州火車站出站口。當日,福州火車站迎來節後首個客流高峰,旅客大部分是提前進城的農民工和返程的短途探親者。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1月30日,旅客在合肥火車站檢票進站。當日,合肥火車站發送旅客3.6萬餘人次,較往年明顯增加。合肥站負責人預計,從正月初六開始,民工流、探親流、學生流將相互疊加形成節後首個客流高峰期。為應對客流高峰的到來,合肥站將通過增加運力、增設售票窗口等措施方便旅客出行。新華社記者李健

    1月30日,旅客在合肥火車站排隊上車。當日,合肥火車站發送旅客3.6萬餘人次,較往年明顯增加。合肥站負責人預計,從正月初六開始,民工流、探親流、學生流將相互疊加形成節後首個客流高峰期。為應對客流高峰的到來,合肥站將通過增加運力、增設售票窗口等措施方便旅客出行。新華社記者 李健 攝

    1月30日,幾名旅客在濃霧中的湖南湘鄉市汽車站等車。當日是農曆大年初五,各地春運返程客流開始回升。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1月30日,重慶龍頭寺火車站臨時候車室內的旅客按車次、車廂號有序排隊。日前,為了使旅客上下火車更加有序安全,重慶龍頭寺火車站針對重點車次推出了旅客進站分車廂引導制。由鐵路職工組成的引導員,在旅客進站檢票前將旅客按照車次、車廂分好隊列,然後再依次引導進站乘車。自今年春運實行分車廂引導制以來,車站秩序大大改善。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

農民工感慨今年找活難(圖)

2009年01月31日02:31  華商網-華商報

藍田縣的項師傅(右)正月初二就出來找活干


 

  本報記者 李傑 攝

  本報訊(記者 周艷濤 張小剛)昨日是大年初五,正規的勞務市場還都未開張,一些性急返回的農民工已出現在西安街頭,可冷清的勞務需求,讓他們早早感受到攬活難。

  風中站3小時未有人問

  昨日,來自長安區的李偉站在西安市小東門外的路口等著攬活,身後不遠處是碑林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他說,在風裡站了3個多小時,還沒有一個僱主來問。

  李偉家在王莽村,據他介紹,往年初三、初四就有很多周邊區縣的農民工來西安找活,趁春節期間零活兒較多,價格相對較高,有的一天能做三四個活兒,能掙一百多元。他知道因為金融危機,今年年後活兒比較難找,大年初五才離家來西安。昨日上午8時,他和幾個農民工站在經常等活兒的地方攬活,可直到上午11時許,沒有一個僱主前來詢問。

  來自藍田縣的項鵬高也同樣感受到活難找。他說,今年春節沒回家,初二就出來找活,到昨日還是一無所獲。「一直閒著,越等越心急。」項鵬高說,雖然心急,但還要等下去。在西安的一些街頭,記者發現不少經常等活的路口出現了一些趕早的農民工,「今年找活兒有點難」成了大多數人的感受。

  年後公共職介有望幫上忙

  記者在碑林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看到,因為還未上班,求職大廳里冷冷清清。一名值班人員說,因為春節還沒有過完,大多用人單位還沒有上班,求職崗位相對較少,如果有勞動者前來求職,他們會積極聯繫,等到初七各單位正式上班後,工作可能會比較好找一些。

  另外,為幫助農民工求職,我省各級勞動部門將在春節後開展各種形式的招聘活動,全省11市區還將舉行「春風行動」,將返鄉農民工列為重點幫扶對象,給予就業指導等一系列幫助。

  金融危機促務工者早出門

  本報訊(記者 高建平) 去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促使部分務工者今年春節後返回工作地的時間比往年有所提前。

  據陝西省西安汽車站客運部主任王端介紹,以往農村有逢單不出門等習俗,有的地方甚至不過正月十五不出門,但據車站調查,去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促使部分務工者趕早返回工作地。

  記者昨日在西安火車站及部分客運站發現:不少人急於返回工作地,主要是出於工作的考慮。一位外出打工的旅客說,受金融危機影響,他最擔心丟了工作,「春節回家不容易,以前總會找個藉口請上幾天假,多待幾天。但現在不行了,鬧不好要丟了飯碗,春節少休一天假沒關係,還是早點回去安心上班的好。」

***********************

張鳴:早做準備應對農民工返城

張鳴   


    在金融風暴吹襲下,中國沿海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出現萎縮,出現農民工提前返鄉大潮,沒有什麼奇怪的。據說,在湖南和江西,外出務工的農民提前返鄉者已達總數的30%左右。


    在一些人眼裡,中國特色的兩棲型農民工,是中國經濟的一種特殊緩衝地帶,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可以實現廉價勞動力的源源不斷地供給,一旦經濟下滑,農民工可以返鄉務農,農村有住房也有土地,回鄉的農民工,照舊可以生活,不會生產萎縮而導致城市的就業壓力,產生社會問題。因此,此番全球性經濟的危機,應付失業問題,政府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明年的大學生就業上。


    中國自1992年以來,已經實現了連續16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這種增長,跟農民進城打工具有同步發展的關係。外出打工已經波及全國每一個角落,似乎在中國的土地上,已經很難找到沒有打過工的青壯年農民。而外出打工的模式,已經從青壯年單身發展到舉家搬遷進城的階段,雖然舉家入城的農民比例還不夠高,絕對數量也已經不小了,並且出現了在城裡出生的農民工第二代。


    長期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對於所在的城市,或者像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的鄉鎮,有著非常複雜的心態。一方面,他們並不喜歡所在的地方,因為他們沒有戶口,沒有固定居所,得不到所在地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而且經常性地遭遇歧視———不僅有城鄉歧視,而且有地域歧視。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城市生活又有強烈的依賴,長期的城市生活使得他們更適應城市的生活節奏和習慣,適應城市的娛樂與消費方式,甚至習慣城市的燈光。也許,更嚴峻的問題是,對於那些幾乎一成年甚至半成年就進入城市的農村青年來說,他們已經完全不懂農活該怎麼幹了,務農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個陌生的事情。在中央政府免去農業稅並提高種糧補貼之後,真正因這種政策的利多而回鄉務農的,大都是那些曾經做過農活的壯年人,年輕人回去的不多。有些人即使回去了,很快還是返回了城市。對他們來說,即使城市生活很不愉快,沒有歸宿感,收入也不高,甚至看不到前途,但他們只能留在那個似乎並不屬於他們的城市裡,出來時的年紀越小,這種狀況就越是明顯,更何況那些原本就出生在城裡的孩子。


    可以預計,現在提前返鄉以及春運期間才返鄉的農民工,絕大多數人在明年的春天還會再次踏上返城的路。在返鄉的時候,他們一般不大可能引起多大的麻煩,畢竟已經接近年底,多少有點想家,沒有事做,也只能回去,所謂的提前也不過是比往常早了一點而已。除了那些因資方逃逸或者資方欠薪會引起一些勞資糾紛外,地方政府的壓力不會太大。但是,返鄉之後,時間一長,嚴格說來,春節一過,已經習慣了出來打工而不習慣在家務農或者根本不會務農的人們,勢必還會沿著走熟了的老路走出來。顯然,到了明年春天,在歐美國家經濟滑坡還沒有見底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形勢也很難「逆風飛揚」,農民工的就業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屆時滯留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大批農民工,很有可能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


    所以,為未雨綢繆計,有關部門應該事先做一個調查,切實弄清到底有多少根本無心也無力務農的農民工,他們的組成、年齡和分布,以及他們的打算,預先做好準備,有預先的布置和措施,切莫等到出了問題再臨時抱佛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