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陸媒體人:聽聽巨貪如何歌頌祖國

作者:

09年2月4日央視新聞聯播披露,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原副行長王益春節前夕被正式批捕。據相關報導稱:2009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簽發逮捕令,以涉嫌受賄罪對王益實施逮捕。這意味著王益案已從黨內違紀審查階段進入了實質性的司法程序。紀檢部門對王益一案初步調查後的定性是:其在擔任國開行副行長、證監會副主席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對不法企業主違規發放貸款、幫助企業發行股票等,收受巨額錢物,生活腐化。根據有關部門的內部通報,經王益本人供認確定的受賄金額達1000多萬元。


    令人發噱的是,這樣一個腐敗分子,卻做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在東窗事發之前,他曾「自學成才」,譜成一首巨型的頌歌,敬獻給他每分每秒都在貪婪啃噬中的祖國。


  據2008年第15期《財經》雜誌報導,昔日對交響樂一無所知,僅粗識簡譜的業餘作者王益,沒有接受過一天專業音樂訓練、不識五線譜;甚至在他46歲之前,可能從未完整聽過一部古典音樂作品,卻在隨後的六年間,陡然成為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下稱國交)舞台上的「天才音樂家」。其「作品」《神州頌》的演出場次之多、耗資之巨,均創出了中國交響樂史上的紀錄。根據公開報導,僅2007年,國交就演出《神州頌》35場以上,占樂團全年演出總場次的三分之一。國交內部人士稱,僅2006年,《神州頌》演出收入就超過800萬元。這使王益成為中國演出頻率最高、最能賺錢的「交響樂作曲家」。


  熟悉當前藝術市場行情的人士都明白,這樣的人間奇蹟是怎樣發生的——在當下嚴肅藝術堪稱不景氣的市場氣氛下,《神州頌》的一枝獨秀,所倚仗的,顯然不是藝術水平和質量,而是王益其時金融界要人身份使然。這樣的奇蹟,顯然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因而,分析奇蹟的成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構成王益奇蹟的第一個元素,是某些人心中的「權力通吃意識」,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當了官,其智力和其它能力都要遠遠強於眾人,這就像古代的某些皇帝或專制者那樣,以為自己天然具有超常能力,連撒尿也一定比眾人遠一樣。他們掌握了權力還不過癮,還想奉天承運掌握人間一切能力,恨不能把藝術家軍事家歌唱家下棋高手超級木匠之類的名頭全數占下。這種莫來由的貪念,使很多人是終成為歷史的笑柄。但後人從中汲取的教訓,卻是少之又少。


  構成王益奇蹟的第二個元素,是某些專業人士在權力和利益面前的非專業表現。在這裡我暫且不用奴顏媚骨之類的形容詞來形容,但某些人只看權力和利益的藝術判別標準,必然會導致一個國家的總體審美質量下降,什麼文化復興,什麼軟實力提升,根本無從談起。誰能指望一群把屎當成巧克力的人來告訴我們什麼是美?


  構成王益奇蹟的第三大元素,是當下某些地方惡俗的官場空氣。一位熟悉演出市場的上海律師指出,像《神州頌》這樣高規格、高成本、低回報的主旋律音樂會,如果不是強力人士推動,根本無法運作,更不要說大規模巡演了。而調查顯示,這台大型節目風行於神州,基本是由與王益有利益關聯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出資贊助的。一台節目,有人出錢出力出觀眾,再有人出錢請人寫報導和評論,想不紅都困難。但這樣的紅,至多也只是皇帝的新衣那樣,成為一個煞有介事的笑話。


  構成王益奇蹟的第四個元素,也是重要的元素,是媒體和公眾聲音的缺位。其實,在《神州頌》最火的那段時間,也有音樂界人士和普通聽眾對其提出質疑,但這些聲音,因為沒有媒體的介入,而顯得弱小甚至無力。如果在演出的第一場開始,人們就知道真相,並能對作品的質量進行真刀真槍的評論,而且能自由地見諸於媒體,那麼,後面的幾十場甚至把臉丟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去的鬧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我相信,總有一天,未來的人們,會從我們的歷史中,讀到這樣的文字:「在二十一世紀的某年某月某日,一個有腐敗嫌疑的官員像蟲子歌頌食物一樣攢了一首歌頌祖國的交響樂,並在權力的輔助下大行其市……」,他們會像我們讀到皇帝新衣那樣,會心地一笑嗎?

***********************************************

王益,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從事金融工作。王益的音樂創作活動始於二OO二年夏,幾年來他的一些作品已陸續出版和演出。

  2005年和2006年,王益創作的《去遠方》由國家交響樂團分別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音樂會和紀念李德倫先生逝世五周年音樂會上演奏,獲得廣泛好評。著名作曲家,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先生稱之為「中國的安魂曲」。該曲目還曾由不同的樂團多次演出過。

  2006年,王益創作了《神州頌》,獻給正在復興中的偉大祖國。作品主題宏大,結構嚴謹,旋律優美,樸質感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大眾性,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心聲。該作品2006年12月9日由中國交響樂團在北京首演。2007年2月,修改後的《神州頌》在北京演出三場。2007年4月,《神州頌》修改第三版到上海、杭州、廣州、珠海、深圳巡演11場,獲得巨大成功。在演出結束之後,全場觀眾自動起立,隨著指揮的雙手,與舞台上的合唱隊一同縱情高歌《神州頌》的篇尾合唱《飛吧,我的中國!》。樂隊指揮說,他指揮交響樂這麼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一部交響樂作品不但能夠引起全體觀眾的共鳴,而且還可以當場齊唱。吳祖強、喬羽、閻肅、徐沛東、呂其明、陸在易等一批著名音樂家對作品給予了積極評價。《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音樂評論》等媒體也給予作品充分肯定。

  王益創作的歌曲作品還有《香格里拉》、《夢麗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家鄉》、《祝福》、《將軍歸》、《額爾古納》《好男兒》、《百姓平安天下安》等。

在9月8日的演出曲目中,合唱《去遠方》、《祝福》和交響合唱《神州頌》均出自王益之手。王益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和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系,現為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闖入作曲界被媒體笑評為「不務正業」,對此,關峽說:「世界上有很多『非職業作曲家』,他們都作出很多名曲,對音樂界有卓越貢獻。音樂王國有它的規律,非常人能理解。」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趙大新說:「王益的閱歷,使得他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因為他站得更高。」

《神州頌》幾經修改 王益稱是態度問題

《神州頌》完成以後幾經修改,當晚演出的即是最新編曲的版本。王益說:「修改最基本的動機在於我的不滿意。」正因為他的精益求精,《神州頌》日趨完善,「我每次看完都會寫下自己的感覺,多則十幾篇,少則幾篇,以便重新設計,希望能逐步達到我內心和舞台完全吻合。雖然現在也沒有完全吻合,但已有95%的滿意度。到目前為止,大的修改有7次,這是個態度問題。」

國交團長關峽:《去遠方》我稱之為中國的《安魂曲》

因為熱愛音樂,因為不斷完善,王益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關峽、趙大新及國交首席客座指揮邵恩對王益評價極高。關峽說:「王益的作品對我很有啟發,《神州頌》能夠走紅,是因為王益不是圍繞交響樂這個圈子創作,而是為大眾服務的,他考慮到大眾的審美,採用最上口、最易記得旋律,所以拉近了和大眾的距離。《去遠方》我稱之為中國的《安魂曲》,可能在社會低端民眾中不會引起那麼深的共鳴,但是在知識分子當中引起很大反響,因為它好聽,感人,走進了人們心裡。」

中唱總經理趙大新:《神州頌》讓我想起《義勇軍進行曲》

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趙大新稱自己與王益相見恨晚。「中唱是國家唱片公司,弘揚主旋律是中唱一直遵循的文化理念,我們一直努力將能反映時代、民族復興的作品推廣出去。我聽別人介紹去看《神州頌》,一開始很不以為然,聽過以後非常激動,讓我立刻想起《義勇軍進行曲》,這正是我們全國人民最關心的主題,作品很有感染力,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指揮邵恩:王益的作品每個章節每個音符我都喜歡

邵恩是當晚演出的指揮,他評價王益的作品「每一個章節都喜歡,每個音符都喜歡。如果你要理解一部作品,就要理解它的全部。」對於「不務正業」說,邵恩說:「專業不以職業為界限,王益的水準和專業的是沒有區別的。我做了這麼多年音樂家,覺得音樂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每個人聽過會有不同的感受。」相信,當晚每一個聽過《神州頌》的人,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神州頌》。 黃玲/文

"神州頌"奏響金色大廳 王益以激情"歌頌"祖國
http://ent.tom.com  2008年01月09日 16時58分 北京晚報 羅穎 關鍵字:王益 神州頌



由中央電視台、中國唱片總公司、重慶力帆集團共同打造的「神州頌2008——首屆全球華人新春音樂會」1月15日將在奧地利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上演。奧地利國會議長和聯合國駐維也納的國際機構負責人等政要將出席此次盛會,和觀眾一起聆聽中國、聆聽中國作品。

此次「神州頌2008——首屆全球華人新春音樂會」將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以李嵐清三首音樂作品為主體。以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聲樂作品《春來沙家浜》和器樂古箏二重奏為陪襯,力圖充分表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與感動。下半場由奧地利維也納民族歌劇院交響樂團演奏作曲家王益的大型交響樂《神州頌》。王益以極其飽滿的激情,用獨特的音樂語言全面系統地表達了中華兒女對於祖國的深厚情誼。

這次音樂盛會將由著名指揮家邵恩擔任指揮。邵恩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客座首席指揮、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斯洛維尼亞電視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是國際業內公認的最優秀的國際指揮家之一。在邵恩看來,這次「神州頌2008——首屆全球華人新春音樂會」無疑將是一次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精彩展示。

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趙大新總經理介紹,「神州頌——全球華人新春音樂會」除了向世界推出反映中國新時代的優秀作品之外,還不遺餘力地向世界推出中國的音樂家和歌手,此次加盟演出的廖昌永、黃鶯都是各自領域具有很深藝術造詣的歌唱家,《春來沙家浜》的演唱者高蒲雖然只是一個藝術院校四年級的學生,但作為著名音樂教育家馬秋華教授的學生,其藝術根底已十分深厚,大氣與靈性正是主辦單位打破常規選擇她隨團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舞台的原因,青年古箏演奏家袁莎、袁莉作為中國民族器樂古箏新生代,也將一展風采。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全球華人新春音樂會」首次公演的《江南隨想》和《北國之戀》均由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創作。《江南隨想》以其家鄉寺廟的晨鐘、暮鼓為素材,以江南水鄉的霧靄、漁網為元素,經過對鑒真五次東渡的讚美和詮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示出對人與自然的讚美和敬畏。兒時的童趣、少年的夢想、中年的成就與暮年的淡泊,在音樂中得到釋放。

(責編:邰新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