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媒體向劉翔開火:失寵 失望 演員 躲避


 劉翔奪冠時的輝煌恍如昨日。

北京奧運會「 退賽」開始,一直身處風口浪尖的劉翔似乎只有一個避風港,就是家鄉上海,即使在劉翔爭議最大的時刻,也沒有一家上海媒體說過劉翔的不好。但是前天,終於有一家上海媒體向劉翔「開火」了。儘管《新民周刊》的這篇報導更多的是表達了對相關部門的不滿,但對於劉翔本人,也提出了不同看法。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信號 ——淹向劉翔的口水巨浪已經登陸上海灘。在針對劉翔的態度問題上,《新民周刊》成為上海第一家「吃螃蟹」的媒體。這篇題為《劉翔難逃中國田徑最大魔咒》的上萬字專題報導,一反上海媒體常態,未採取「地方保護主義」,對劉翔的評價中屢次提到了「失寵」、「失望」、「演員」和「躲避」等詞語。

關鍵詞一:失寵

摘錄:全國政協委員劉詩昆的「我要是劉翔就主動辭職」的觀點甫一發表即形成網絡輿論一大焦點,在網上獲得八成的網友支持!89.77%的網友認為劉翔兩年缺會是嚴重的不履職行為,80.36%的網友表示沒空開會不如辭職……劉翔該不該急流勇退,一時難作評論,但此番的網絡輿論指向似乎已表明:劉翔「失寵」 了。

解讀:上海媒體對劉翔的呵護是一貫的,即使在劉翔缺席兩會而引發爭議期間,上海媒體也更多以各種理由為劉翔辯解。而該報導,則首次提到了劉翔缺席造成的負面影響。文章同時提出了劉翔的參政能力問題 ——「受傷不能參會,公眾不是不可以理解,但不是一直在養傷嗎?……為什麼就不能起草自己的議案,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或委託他人轉交全國政協,履行自己的委員職責?」

關鍵詞二:失望

摘錄:為了降低劉翔在訓練過程中受傷的機率,他們還重新購置了新式跨欄,一套跨欄就要花幾十萬元……科研小組全程為劉翔服務,購買一套圖像分析軟體都要花3 萬元的價格,專門從國外進口……國家在劉翔身上投入的費用每年高達四五百萬元,據保守計算從雅典到北京這一奧運會周期,國家為劉翔一個人的投入就超過了 3000萬元。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北京奧運會上劉翔連一個沖向終點的畫面都沒有給觀眾留下……

解讀:文中曾提到一句話:「曾有競走隊員向記者訴苦,劉翔一個人一年的訓練經費,夠我們全隊用好幾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樣的冷門還怎麼發展?」其實這樣的反差,放到全國範圍內更加驚人。而在這樣的反差之下, 「失望」在所難免。

關鍵詞三:演員

摘錄: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從「痛苦出現」到「悲情退賽」,數億電視觀眾都已經看到……然而很多人堅信這一切絕非是劉翔一個人所為,說得直白點,他僅僅是「導演」手中的一個棋子,是聽從有關方面的安排,當了一回「演員」。

解讀:關於劉翔退賽原因的猜測版本有很多,但其真實內幕,除了田管中心的領導和劉翔師徒外沒人知道。不過該文卻給劉翔在退賽中的角色下了「定義」:演員。

關鍵詞四:躲避

摘錄:面對媒體,他(劉翔)的這種躲避的方式實在顯得很不大方……至於心理上,如果連面對媒體圍攻的承受力都沒有,如何做一個參政議政的公眾人物?如何還談東山再起?

解讀:本段文字的評論,是針對劉翔在兩會期間走政協常委才能出入的西門來躲避記者圍堵的表現。其實對於劉翔,上海媒體一直以來都是很耐心的,即使劉翔遠赴美國期間,上海記者對於劉翔的報導也是最積極的。不過本次劉翔歸國之後採取的「游擊戰術 」,的確在一些方面打擊了上海媒體的熱情

「唯金牌論」令中國田徑走畸形軌道 豪賭劉翔終悲哀

「唯金牌論」,令中國田徑走上了一個畸形的發展軌道。與中國足球一樣,因為豪賭而忽視項目本身的發展規律,結果中國田徑輸得很慘。自劉翔之後,中國田徑難尋接班人。「唯金牌論」,令中國田徑走上了一個畸形的發展軌道。

劉翔經常抱怨:媒體嚴重干涉了他的正常訓練和生活。說實話,但是這些年田管中心把所有的寶都孤注一擲地押在劉翔身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不關注劉翔,還能關注誰?

有專家指出:中國田徑的「唯金牌論」害了劉翔,也害了中國田徑。在兩年前的大阪世錦賽上,中國田徑過分依賴劉翔的弊病已經顯現,在那屆大賽上,中國軍團派出了共60名選手出戰。在這樣一種大規模下,中國隊僅以一金一銀一銅結束東瀛之旅,中國田徑隊和觀眾一樣,都只是在欣賞和關注劉翔一個人獨舞。

奧運會後,很多人都在尋找劉翔的接班人,找來找去把這個目標鎖定在一位18歲少年劉翔的師弟謝文俊身上。在去年5月的「好運北京」中國田徑公開賽上,當時還未滿18歲的謝文俊以13秒51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全球最年輕的男子110米欄奧運A標達標選手。然而,目前的謝文俊顯然是很難挑起大梁,國家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表示,謝文俊想要超過劉翔,得先超過隊友紀偉,目前他和劉翔之間還差得很遠。紀偉是一位年輕的跨欄選手,他在2007年的全國田徑冠軍賽中,就曾經以13秒40的成績力壓史冬鵬奪得110米欄冠軍。

但不論是謝還是紀,都很難接過劉翔手中的槍,原因很簡單:像劉翔這樣的田徑巨星,中國建國60年才出這麼一個。「劉翔第二」何時能誕生沒人會知道。

曾幾何時,中國女子中國長跑震驚世界,「馬家軍」、「王家軍」都曾在奧運會上勇摘金牌,可是現在竟然拿塊獎牌都成為奢求。

出現這樣的局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田管中心過分依靠單個運動員的結果。

從商業價值看,劉翔為田管中心創造的利潤的確抵得上整個中國田徑隊,可是從中國田徑的長遠看,田管中心押寶劉翔的做法,是不是太功利,太愚蠢?當劉翔成為中國田徑的「唯一」時,中國田徑實際上已經倒退了。

有媒體報導稱,劉翔在雅典奪冠後,中國田徑隊對於110米欄的投入比以往增多了,第一次超過了舉國體制更濃厚的中長跑項目,這是個良好的信號,但按道理說,中長跑運動項目才是田徑運動的重點項目,但現在所有人力物力都給了原本的小項110米欄。

人們常說田徑是體育之母。在中國,原本奪金大戶的田徑除了110米欄項目外都不被關注。

劉翔的成功從另一層面折射出中國田徑的尷尬,史冬鵬等年輕隊員如果在劉翔缺陣的情況下,他們是否能幫助中國田徑挽回顏面,也讓人感到懷疑。中國田徑豪賭劉翔,使得曾經風光無比的110米欄項目,現在已有重蹈中長跑覆轍的跡象。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揚子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