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維穩辦指示下 北京辦「社會敵意事件」研討會

——維穩辦[610]參與 北京辦「社會敵意事件」研討會謀化解衝突

親共媒體 星島日報

針對層出不窮的社會群體性事件,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學術機構、民間智庫的專家三月十五日在北京舉行了研討會。與以往這類學術活動的草根性不同,此次研討會受到公安部及中央政法委「維穩辦」(維護穩定辦公室)的關照及直接參與,並且研討的成果受到官方重視。據與會者透露,會議的詳細內容已作為政府的「內部參考」結集成冊。

出席這次「社會敵意事件與調控」的研討會者,不僅有社科院、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安大學及上海政法學院等學術機構的法學、社會學專家,不僅包括官方智囊背景的社科院研究員于建嶸,還包括以往受政府排斥的民間組織及維權人士,如活躍的民權辯護律師張星水不僅得以出席,而且是研討會組織者之一。
    
    據應邀與會的北京著名學者仲大軍介紹說,研討會開了整整一天,達成的共識是在當前外圍金融危機局勢下,需要重視內部社會矛盾激化,為此政府的思維方式必須與時俱進。他提出,新的思維方式就是必需要接受新聞公開和透明,「因為這是處理問題的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辦法」。
    
    據悉,公安部三局的政策調研員李慧亦在會上發言,提出要建立「社會敵意的消解機制」,包括借鑑香港及國際警方管理經驗。
    
    群體性事件作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多年來一直是官方高度警覺又缺乏有效應對機制的問題。資料顯示,近十幾年來,中國社會群體性事件呈直?上升趨勢,一九九三年有案可查的不到九千宗,到二○○五年就增加近十倍,達到八萬多宗。比如去年此伏彼起的大大小小群體性事件,貴州甕安事件、雲南孟連事件、甘肅隴南事件及數個城市的計程車罷運事件,不僅造成社會動盪,亦令奧運會的籌辦增加政治成本。
    
    從奧運會後特別是金融危機開始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高層以痛下決心要從根本上?手解決社會群體事件的癥結,去年十一月,兩千多名縣委書記進入中央黨校輪訓,接?在今年二月,全國三千多名縣級警局局長分七批到北京培訓。而通過此次群體性事件學術研討會,與會者希望官方增強政治智慧,尋找宜疏不宜堵的有效方法化解社會矛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610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