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余秋雨被指川震虛假捐款

新聞事件

日前,《北京文學》雜誌的編輯蕭夏林在博客中撰文《余秋雨20萬假捐款「真相調查」》,認為余秋雨在震災後表態的 20萬捐款是虛假捐款。蕭在博文中,列舉事實稱余秋雨與他自己任名譽董事長的九久讀書人公司,多次對媒體進行空頭承諾,但具體捐款數額卻沒有兌現,聲稱要建的兩所希望小學根本沒有建,他指責余秋雨是借國難炒作自己。蕭夏林稱,余秋雨是騙子,還說如果捐款了就要拿出證據。6 月3日,余秋雨的助理金克林做出回應,「余秋雨的20萬捐款是通過九久讀書人直接捐的,現在九久的董事長在台灣,等他回來後會和余秋雨一起聯合跟媒體交代此事。」

義憤填膺

諾而不捐的「大師」

金羊網劉逸明余秋雨以「大師」自居,對於名譽的愛惜應該比對金錢更甚,他既然不做回應,只能說明他默許了蕭夏林的指控。很多事情如果別人說的是事實,自己無論如何進行辯駁都無濟於事,如果狡辯還只會越抹越黑。余秋雨深知此中厲害,做沉默狀不失為最佳的選擇,反正罵自己的人多著呢,虱多不癢、債多不愁,你們罵我罵得越凶我就越出名,越出名就越能在中國的文化乃至娛樂圈縱橫捭闔。

「諾而不捐」是中國的慈善潛規則,平常年份的捐款到帳率僅7%。這種數字已經足見中國商人和企業的無恥,余秋雨身披「大師」的袈裟,卻也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諾而不捐」的行列,這不僅是他的個人悲哀,也是中國文壇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悲哀!

著名學者陳明遠 余秋雨先生,我跟你井水不犯河水,完全不是一個行當,不僅不會跟你爭名奪利,而且你根本不值得我羨慕(或「眼紅」),只是讓我對你產生了一種憐憫!是的,如今只有憐憫。實踐證明:你過的是一種多麼蒼白空虛百無聊賴的日子! 余秋雨真可憐。

出於憐憫的善意,給你最後的忠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余秋雨你的日子不多了,別再死不認帳、死不改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你改悔吧!立地成佛吧!

荊楚網魏奇峰 余大師始終淌不過別人的口水,他那點發自內心的「含淚」真情終究難成造福之「水」。

衛金桂博客 余秋雨,給老臉留下最後的體面吧!余秋雨是幸運的。作為文革時代曾經為虎作倀的寫手,又是文化苦旅又是名人嬌妻;又是專家評委又是擁有公司;又是大師又是博士後站的領頭羊,連自己的居室,都搞成名人故居了,你老人家還想咋樣?

爭議纏身

熱點事件大搜羅

「文化口紅」批判 1999年文化批評家朱大可在《抹著文化口紅遊蕩文壇》一文中用不以為然的口氣稱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是「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 』,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稱余秋雨的作品是點綴生活的「文化口紅」,並且還是規避道德病毒的「文化保險套」。

要求懺悔 1999年12月,北大中文系學生余杰發表《余秋雨你為何不懺悔》一文,聲稱余秋雨在文革中參加過一個叫「石一歌」的寫作組,寫過幾十篇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因此是「文革餘孽」、「文化流氓」。

收受豪宅 2000年第2期《書屋》載文披露,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顧問,為深圳揚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華別墅。此文正是目前向余秋雨發難的蕭夏林所作。

文字差錯 2003年7月,有金文明出書指出余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書中存在的差錯多達126個。

「首富」事件 2006年12月20日余秋雨在博客上貼出《我對「全國作家財富榜」的回覆》對「中國作家富豪榜」做出回應。其論調遭到作家鄭淵潔的抨擊。

青歌賽口誤 為2006年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作評委的余秋雨出了三大口誤被網友批駁。

「故居門」 2008年9月上旬,一則「慈谿為余秋雨老宅申報文保單位」的消息見諸於省外幾家媒體,引網上媒體熱評。

「大師」事件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設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並舉行了掛牌儀式,此後,「余秋雨有沒有資格稱大師」成為文化圈內一大焦點話題。

地震博文 5·12汶川地震後,余秋雨在博客發表題為《含淚勸告請願災民》的文章,被反對者認為他是站在「死者身上跳舞」。

「私通美女作家」 2009年「五一」期間,一份號稱是其妻馬蘭撰寫的《我的聲明》稱,因余秋雨「私通」美女作家,馬蘭已提起訴訟欲離婚,後,余自已出來糾正說,是拿妻子當「美女」作家。

(以上據中新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重慶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