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許小年:政府瘋狂地燒錢 這是飲鴆止渴

誰拒絕調整 誰最後復甦

  記者:張斌 任茜
  來源:經濟觀察報

  9月10日,大連。「亞洲經濟展望」的閉門會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成了 「眾矢之的」。

  「政府瘋狂地燒錢,在基建上大量投錢,這是飲鴆止渴。」許小年對當前的經濟增長表示擔憂,認為這樣的增長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許小年說:「中美兩國都存在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美國目前正在調整,所以美國經濟很可能第一個復甦;中國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不僅拒絕調整,而且使原有的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所以中國是最後一個反彈。」

  他的結論遭到了包括亞洲發展銀行營運副行長趙曉宇在內的中外專家的反駁。

  9月11日,許小年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把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看成是常規的經濟景氣循環是這些人在認識上的關鍵錯誤,錯誤在於只是用常規的凱恩斯主義式的思維來對待這次危機,而不問本次全球危機和常規的經濟景氣循環有什麼不同。

  經濟觀察報:您認為這次全球危機與以往的有什麼不一樣?

  許小年:去年在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領導同志做了精闢的總結,指出這次經濟危機產生於全球化的過程中,但危機不會終止全球化的進程。

  本次全球危機的背景就是,在全球經濟加速一體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的制度和政策跟不上全球化的步伐。它的直接起因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本土化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之間的矛盾。美國的貨幣政策只從其一國的經濟情況、一國的經濟利益出發而制定,但美元又是全球貨幣,這是最大的衝突所在。美聯儲長期執行此政策,使得美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結構失衡。

  之所以格林斯潘在貨幣政策上出現失誤,是因為他看不清在全球化的形勢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已經不能僅僅根據美國經濟形勢來制定,其根據必須是全球的經濟情況。格林斯潘在貨幣政策上出現失誤的後果就是導致美國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美國的家庭過度借貸、超前消費。消費品從哪裡來?中國製造。中國的出口產品補貼了誰?不都是貼給美國人嗎。

  經濟觀察報:但是也有人說,出口補貼是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保住就業,您對這個觀點怎麼看?

  許小年:如果把解決就業的希望寄托在國際市場上,這是極為危險的,這次金融危機就是一個教訓。海外市場是錦上添花的事,不要把它當成我們的生命線,我們的生命線在國內,我們就業的關鍵在國內。

  中國出口補貼這麼多,資源價格非常低、勞動力價格非常低,出口產品的價格也非常低,美國人的消費本來不可能超過本國的生產能力,但是現在可以,因為有中國人生產。而美國人在寬鬆貨幣政策刺激下的這種消費需求,也支持了中國國內的過度投資,引起了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也就是過度儲蓄、過度投資。

  所以,我認為美國經濟要恢復,首先要改正其內部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中國經濟要恢復,也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應該是什麼呢?就是降低投資,增加老百姓的消費。

  經濟觀察報:那您怎麼看待目前的救市政策?怎麼看待4萬億?

  許小年:現在投資占GDP的比重已經接近了45%,今後中國的經濟增長何以為繼?即使有錢再增加一個4萬億,投資占GDP比重將會到50%甚至更高,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出現過的。現在美國人在進行結構調整,美國的消費者不得不勒緊褲腰帶,消費大幅度下降,儲蓄率逐步上升。危機以來,美國的銀行破產已經有300多家,結構調整是痛苦的,但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復甦之路。所以我說美國的經濟有可能率先反彈,而且這種復甦是可持續的。而中國現在不但拒絕調整,還在使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那還談什麼反彈?所以我才會說,美國經濟率先反彈,中國經濟最後一個。

  經濟觀察報:但是我們也看到今年7、8月份的放貸量已經由上半年的每個月1萬億下降到每個月3000-4000千億。

  許小年:不能不調。不調的話,我們國家的銀行體系就將處於資產質量惡化的危險之中。中國的決策層應該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經濟觀察報:您提出將來中國的增長點是創新,而且制度創新比技術創新重要,您認為中國在制度創新方面應該做哪些工作?

  許小年:目前就是靠政府投資,民營資本不敢投。民間資本不敢投是理性的決策,因為現在凡是民間可以投資的地方全都產能過剩,產能不過剩的地方又不許民間資本進入,例如醫療、金融服務和通訊等行業。我一向的觀點就是中國的就業不存在問題,但是重點應該放在服務業上。服務業為什麼到現在沒有創造出足夠的就業機會?是因為政府管治太多,民間資本進不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