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遭江系壓力 《財經》雜誌正面臨困境

由於投資方要求《財經》的編輯團隊改變其獨立批判的編輯方針,不再涉及敏感的調查性新聞,財經目前的主力編輯團隊可能辭職出走。

 9月25日,《財經》總經理吳傳輝和副總經理張翔和傅繼紅以及幾乎全部中層管理團隊已辭職。《財經》的經營部門部門近百名員工中,約七成已辭職或即將呈辭。

今天下午,財經雜誌的發言人對本台記者證實,上述員工已經遞交辭職信,但她強調,目前編輯部門仍未發生變動。《財經》的領軍人胡舒立仍在正常上班。

據《南華早報》稱,吳傳輝及屬下管理人員集體辭職,與胡舒立和雜誌投資方「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之間的鬥爭有關,聯辦由前華爾街銀行家王波明執掌,是一個準官方的機構。

多個信息源稱,聯辦方面最近受到了來自政府以及某些利益團體方面的壓力。今天的《紐約時報》的報導說,壓力要求《財經》的投資方指令胡舒立及其編輯團隊,對其激進的編輯方針進行緩和,甚至完全放棄調查性報導,而財經的管理層則努力保持編輯和報導的獨立性。

據本台記者的了解,財經雜誌此前關於央視大火的調查報導,引發了宣傳系統高層(阿波羅網編者註:江系)的敵意,很可能直接導致了官方的壓力。

幾個月來,胡舒立與編輯和經營團隊,與雜誌的投資方「聯辦」之間一直進行交涉。胡舒立試圖向發行人施壓,要求其交出雜誌的控股權及引進外部投資者,以保持編輯獨立,否則她將離職並創立新的雜誌。

一般認為,如果胡舒立最終選擇離開《財經》雜誌,很可能將帶走財經的主要採編團隊,《財經》雜誌的主要編輯對此表示不能表態。

《財經》的發言人張立暉則稱,目前,雜誌編輯部尚無實質人事變動發生。

有中國媒體報導稱,胡舒立將與浙報集團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體,部份資金將來源於中一家投資基金,李澤楷也可能參股進入。

胡舒立在今天發表的一篇談「願景」的自述文章中回憶說:「《財經》揭露了很多股市操縱的案例,以及其他經濟領域的問題,比如《君安震盪》《基金黑幕》《銀廣夏陷阱》《誰的魯能》等等,當然,壓力非常大,包括利益集團的非議。我覺得媒體的批評權、公眾的知情權遠遠大於利益集團自賦的或他賦的歷史使命。」

 她說,「改革是艱難的,經濟改革既如此,中國新聞業的變遷只有更難。」

阿波羅網編後案:財經曾報導曾慶紅涉及的魯能案

4、刊魯能國資私有化新聞 北京財經雜誌傳遭撤稿 [2007-03-11]
5、經濟學家何清漣揭山東魯能案內幕 [2007-01-24]
6、《財經》封面報導:誰的魯能? [2007-01-16]
7、誰的魯能? ---- 700億私有化 國有資產流失 [2007-01-16]
8、胡舒立揭開魯能蓋子 《財經》成反腐風向標 [2007-01-15]
9、陳良宇案金額的二十倍 山東魯能悄然「轉制」 七百億國有資產流失 [2007-01-13]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