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國家大劇院裡的「不忍卒讀」—— 老虎廟

國家大劇院裡的「不忍卒讀」—— 老虎廟

由中宣部和文化部主辦的「慶祝60大慶獻禮演出」大概集結了全國各地的演出資源,具體有多少場獻禮尚不詳,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每每如此獻演總也在百十場上下,逢了大慶,當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朋友送我國家大劇院票兩張,攜友同往觀看獻禮之一「大型陝北信天游歌舞劇《山丹丹》」。這位朋友知道我是有名的陝北民歌票友,送我以票。只可惜同去的北京土著看不到一半就已經鼾聲大作,糟踐了480元一張的貴族票子。後來北京朋友在散場後表示歉意曰:沒文化,只是為看看國家大劇院的奢華,其他了無興致。

不說朋友了,權當北京人不懂歌舞劇,就說我自己吧。

月初剛從陝北橫山回來,都知道我每去陝北,必定錄製當地的原生態民歌帶回。這次同樣,今天特地趕著製作出來放在了文後。看《山丹丹》亦是為撮取其中精華的民歌部分。大凡此類歌舞劇多是用陝北民歌連綴,加之少量情節。以前看過的《蘭花花》、《黃土情》亦屬此類。但是要從《山丹丹》裡撮取民歌又何其之難啊!

摘錄節目單介紹如下——民國初年,陝北某山區。一對戀人山丹丹和石柱,在結婚的當天,地方武裝頭領大黑將石柱和同村青年狗蛋抓走。月余之後,狗蛋突然逃回,帶回消息:大黑的人馬在黃河邊與仇人交火,石柱中彈掉進黃河,生死未卜,山丹丹聞訊悲痛欲絕。她不相信石柱會撒手而去,故女扮男裝,千里尋親。可是就在山丹丹走後數日,石柱僥倖生還。石柱得知山丹丹尋他去了,心急如焚,轉身就去追趕山丹丹……他們樸素執著的愛情,贏得了感天動地的大團圓,譜寫出一曲如詩如畫的優美詩篇,折射出愛情、黃土文化與天地共存的深刻主題。

《山丹丹》全劇內容與中國本已是可憐到捉襟見肘的60年舞台劇一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些南霸天、黃世仁、張地主、李惡霸,王狗腿子、趙漢奸們往往在劇中反覆重現。僅僅從出自陝北的一系列劇情內容來看,窮苦青年男女患難與共,大喜之日總有壞蛋攪局,人被搶走(或女或男)後誤傳死亡,卻又絕處逢生,重回人間,此處重生原因往往脫離不了「死」人在外遇了八路軍,《山》劇則是 「遇見了幾個頭頂戴著紅五星的人」,從而最終圓了鴛鴦夢……

拿朋友的話說:劇場是無與倫比的,音響是無與倫比的,演員演技是無與倫比的,舞台美術是無與倫比的,唯一不忍卒讀的是劇本故事(劇情),了無新意!

作為陝西人,我則要替劇情做些開脫——有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一部聖經,誰敢越雷池一步?就在那個「講話」中,「不是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的文藝就必然是「為著剝削者壓迫者服務」的無產階級文藝思想成為鐵理。從而把人類共通的文藝需求定義為政治利益者工具。反人性成為如此大旗下毒瘤滋生的必然。這從《山》劇的主辦者中宣部、文化部一貫推崇的「主旋律文藝」系列作品中不難看出端倪。那些所謂受到萬眾熱捧的主旋律作品,不外乎有兩種:一、在過濾掉表面的宣傳後,故事情節與發展邏輯尚存的人性化才使其被熱捧;二、是人為宣傳的結果。因此有單位發票、組織人員觀摩的模式在中國盛行。這個道理比較好解釋:大概沒有人會掏錢買宣傳的。有時候看看一場劇有多少張票是贈出,又有多少票是通過市場賣出是辨別真藝術還是偽藝術的的標準。陝北吳起此次由中宣、文化兩部組織的獻禮演出花費成本上千萬元,在京演出卻僅僅兩場。而這兩場均為吳起縣地方政府掏巨資買斷票子,而後免費散發……當然,在「文藝就是政治」的精神領銜下,錢這個阿堵物又算得上什麼呢?

營造趨之若鶩之假象,和對造神歌曲的復巢鼓譟如出一轍。這在本博上月重慶行,從對「解放碑」前第285屆「紅歌會」現場演唱群眾的採訪中得以證實——[一段對話]

問演唱青年群眾:歌詞裡有「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你作何理解?」

演唱青年群眾答: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國嘛!

問演唱青年群眾:不說大的,只說你對「最親」如何理解?

演唱青年群眾答:不可思議……

問演唱青年群眾:不理解的為什麼還要唱呢?

演唱青年群眾答:毛主席在世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呢,知道的就是電視劇里演的,是唐國強演得好吧……再說是政治任務嘛,誰敢不唱?[以上摘自重慶街頭錄影,地點解放碑前]

在「講話」標準的規定下,文藝為什麼階級服務成為大法,其實是為了滿足政治利益的需要,那麼它還能是文藝嗎。文藝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或者其它什麼特定的人或者階級服務的路子只能是越走越窄,真與善與美的才是永恆。




上個月赴陝北橫山所錄製來自百姓的原生態清唱http://24hour.blogbus.com/logs/48620714.html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