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關於《阿凡達》的20件事,你知道麼?

 


  《阿凡達》來源於多個故事

  1.《阿凡達》(Avatar)的創意來自於各式各樣的故事

  「我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小時候讀過的各種科幻小說,以及一些其他的書。埃德加-賴斯-布隆斯(Edgar Rice Burroughs),H。萊德-哈嘉德(H. Rider Haggard)等作者對我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他們作品中那些叢林冒險元素。我想要的是一種老式的叢林冒險故事,背景構築於一個外星球,並設置一些規則。」

  詹姆斯-卡梅隆的這段話讓人聯想起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在創作《異形》(Alien)時,他也深受一些科幻小說的影響。

  


  《阿凡達》中充滿驚奇

  2. 《阿凡達》中的世界無奇不有

  「潘多拉這個星球和地球有些類似,大片的熱帶雨林覆蓋表面,而森林中有著各式各樣奇妙的生物,例如300多米高的巨樹,以及各種美麗或者恐怖的生物。」

  預告片中我們已經可以初探這個神秘世界,但那畢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

  3. 納威人可不是未開化的原始人

  「潘多拉上的原生智慧物種納威(Na』vi),還處於一種原始的生活狀態,他們使用弓箭,就像千年前的人類。但是別被表象所迷惑,他們最終會證明他們比人類更聰明。他們高約3米,藍皮膚,身上有著老虎一般的條紋。他們和諧的生活在森林中,與世無爭,不過惹怒他們可不是好玩的。」

  這部分設定讓人不禁想起《星球大戰》中的那些蜥蜴人,生活在水底,有著古怪的口音,同樣擁有智慧,卻處於原始社會。

  


  卡梅隆不會容忍自己的作品是一件複製品

  4.故事情節並沒有借鑑《黑客帝國》

  「人類無法在潘多拉星球上正常呼吸,所以他們決定利用基因技術駕馭一個被捕獲的納威樣本,而這個被操縱的納威人被叫做阿凡達(Avatar)。」

  雖然看起來類似《黑客帝國》那樣的「靈魂出竅」,但《阿凡達》和《黑客帝國》有著本質區別。在《阿凡達》中,主人公擁有的是實實在在的身體,而《黑客帝國》中,那只是意識游離在外。

    


  卡梅隆和薩姆-沃辛頓

   5.薩姆-沃辛頓(Sam Worthington)的角色給予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們的主人公,傑克-蘇里(Jake Sully),是一名在戰爭中受傷並下肢癱瘓的海軍陸戰隊員。他被徵召至潘多拉加入阿凡達計劃,在新的身體裡,他可以跑,可以跳,可以過上新生活,可是他也將面對來自地球和納威雙方的壓力。」

  這段人物介紹很多人都已經熟知,片中主角從傷殘到完好,從人類變成納威,直至觀念的變化,將是片中著墨頗多的地方,也給予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

  


  主演們壓力巨大

    6.對於主演來說挑戰很大

  「薩姆的表演會讓你身臨其境。他很善於表現自己的情感,而他飾演的角色面臨一個很大的矛盾——夾在人類和納威之間的矛盾。他的表演會征服所有人。」

  這會不會是第一個依靠CGI角色入圍奧斯卡的演員?

  


  佐伊是卡梅隆的又一位女郎

    7.佐伊-索爾達娜(Zoe Saldana)成為又一任「卡女郎」

  「在片中,傑克愛上了一位叫做娜依提的納威女孩,這位外星女郎身材火辣,很吸引眼球。」

  如果你是卡梅隆的粉絲,那麼你一定會想起莎拉-康諾(Sarah Connor)或是艾倫-雷普利(Ellen Ripley),他很擅長打造一些身手不凡的女角色。

  


  卡梅隆永遠都是完美的代名詞

    8.卡梅隆永遠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剛製作完成的片樣和現在完全是兩回事,看過的人往往會說:『怎麼會是這樣?』但是最後觀眾看到的和片樣則迥然不同。」

  完美主義者卡梅隆,這是很多人對他的評論。

  


  《阿凡達》拍攝續集已成定局

  9.卡梅隆已有拍攝續集的念頭

  「我給了那些遊戲設計者足夠的空間,但是也設定了一些他們不能去開拓的領域。這不僅是保護這部電影,也是保護未來可能的續集。」卡梅隆在談到電影衍生的遊戲時如是說:「如果遊戲中有些內容卻是不錯,我可能會把它們加入續集。」

  電影還沒上映,已經有人在討論續集了,這樣的事可不多見。

  


  CGI技術在《阿凡達》中得到超前體現

  10.CGI技術在電影拍攝中的應用將更進一步

  「我並沒有把寶都壓在CG技術上,有的時候過多的CG鏡頭讓人感覺不到攝影鏡頭的存在。」

  雖然電腦合成技術現在已經日趨完善,鏡頭拍攝的效果給人更真實更自然的感受。

  


  《阿凡達》是卡梅隆十多年來的夢想

  11.卡梅隆從未如此投入過

  「我儘可能自己操作攝影機,當然那些固定攝影機除外,而幾乎所有的虛擬攝影機都是由我操作拍攝的。」

  卡梅隆連攝影師的飯碗都要搶.。。卡梅隆的嚴謹和苛刻可見一斑。

  


  特效技術過多也不是好事

  12.電影拍攝避免過多CG帶來的「詭異谷」現象

  「《阿凡達》中的一個給定框架需要50-100小時來渲染,而我們一般還有一個備用的。所以網絡群體並行運算在拍攝過程中非常重要。可能每10個鏡頭會讓觀眾感到厭煩,可每點之間穿插的對白和情節會把觀眾拉回真實體驗的電影中去。」

  卡梅隆很誠實得承認了這方面的缺陷,而這點確實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阿凡達》很有西部片的味道

  13.就像是太空背景的西部片

  「這樣的劇情可以讓人聯想起一些經典的西部影片,如《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白人與印第安人的衝突,以及加入印第安人的白人,聽起來就像是地球人與納威一般。不過《阿凡達》的故事畢竟是發生在外星球上,納威人也完全是另外一種嶄新的物種。我們的物種設計小組設計了一些全新的東西。」

  卡梅隆可能是受到這方面的啟發,但是電影並不一定就是一個翻版。

  


  《阿凡達》最後的二十分鐘大戰非常震撼

  14.最終大決戰驚天地泣鬼神

  「我可以告訴你,最後的大決戰絕對超過以往的任何戰爭場面。人類的未來科技,機甲和飛船,對抗納威巨人和他們馴服的各種生物。」

  以上這場被卡梅隆夸到極致的大決戰將以3D的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而這就已經夠振奮人心的了。

  


  卡梅隆永遠不會重複自己

  15.電影將比《泰坦尼克》(Titanic)更加宏大

  「這次的電影拍攝比我以前的任何工作都要偉大,『四年磨一劍』加上後來整整七個月的後期就可以證明。」

  對於卡梅隆來說,「慢工出細活」貌似已經成為了一個規律。這次《阿凡達》的拍攝時間差不多是《泰坦尼克》的兩倍,而後者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

  


  《阿凡達》的拍攝技術前無古人

  16.拍攝用到的技術讓人震驚

  「在拍攝中用到的一些技術可謂是走在科技的前沿,而整部電影的拍攝用的是立體影像技術。拍攝動作場景所用到得那些攝影機甚至花了9年去架設。」

  3D技術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向3D電影過渡甚至被人們拿來和黑白向彩色電影的過渡相提並論。

  


  《阿凡達》將是3D電影的一次飛躍

   17.《阿凡達》帶來的視聽享受非普通電影可比

  「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講先進的拍攝手法與優秀的劇本,光影效果,以及框架結合,創造一個全面擬真的電影體驗。這不像是在看電影,而像是在進行一場旅行。」

  卡梅隆總喜歡使用一些前沿的拍攝技術,但是他在重視效果的同時也沒忘掉最重要的東西——故事情節。

  


  索德伯格對《阿凡達》交口稱讚

   18.即使是預告片都讓人印象深刻

  「我有些朋友看了《阿凡達》的預告片,他們告訴我這仿佛是一個夢幻的國度,而他們就像是在做夢一樣——睜著眼睛做夢。」

  你不要以為這是卡梅隆在自吹自擂,他說的這幾個朋友包括萊德利-斯哥特(Ridley Scott)和史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阿凡達》和許多熱門電影一樣都推出了同名遊戲

  19.遊戲將和電影一樣偉大

  育碧公司的設計人員完美的完成了電影的衍生遊戲,遊戲中的世界仿佛是電影世界的投影。他們很好的理解了這部電影,才會設計出這樣的遊戲。

  


  《阿凡達》將會給電影史帶來一次偉大變革

    20.《阿凡達》將改變電影拍攝技術

  「《阿凡達》可謂是歷史上拍攝過程最複雜的電影了。片長2個半小時,我們拍攝了整整1600個鏡頭。片中沒有一個是CGI合成的角色,比如金剛或者《魔戒》中的咕嚕,數百個角色都是由CG和真實拍攝結合完成的。」

  金剛和咕嚕已經帶來很多震撼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