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沃爾沃工程師談吉利併購案

沃爾沃工程師談吉利收購案    聽眾來信
推薦給朋友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節目長度:4分14秒  下載mp3(16k) | (128k)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日前收購了美國福特汽車旗下的沃爾沃。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和福特財務長布斯已於3月28號下午在瑞典簽署了協議。

吉利斥資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這一數字不到福特1999年購買沃爾沃價格的三分之一。吉利說,它將保留瑞典現存的生產設備,但是同時吉利也要發掘中國汽車市場的生產機會。中國公眾反應的最後一項投票表明,大多數擔心文化和理念差異,不看好未來合作。這也是歐洲人普遍的看法。

對此,本台記者於瑞典當地時間28號下午採訪了一位在沃爾沃就職的工程師,他說:

【錄音】「吉利是一家與中共關係很密切的汽車公司,收購了沃爾沃之後,它將成為瑞典和比利時最大的僱主,因為瑞典和比利時分別有兩家最大的沃爾沃工廠,這意味著在瑞典和比利時將形成兩個巨大的政治勢力,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公司不受共產黨的影響,而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如美國、英國甚至是南韓,那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個公司(吉利)背後有個共產黨,那麼中共會以這兩個國家最大的僱主公司的身份,利用在那裡形成的兩大政治勢力,所以這不僅僅是個公司收購的問題。這一點很令人關注。」

這位工程師在談話間也表達了對中共政府會利用僱主身份從事其它事情的擔心。另外,中共捕手公司後,或許會產生增加當地就業機會的表象,但很快這一切就會成為夢幻泡影。

【錄音】:「對於公司的未來,在不久的將來,我覺得他們沒有什麼理由不使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所以在不遠的將來,這些工作機會將轉移到中國,甚至不僅僅是製造汽車的工作機會,就連工程師的工作機會,還有汽車的設計和研發都將轉移到中國,而留給瑞典的工作機會可能會很少。」

鑑於,中共在世界上對人權問題的一向做法,這位工程師也表示出很大的憂慮。

【錄音】「汽車的設計大部分將可能轉移至中國,因為製造汽車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了,在中國完全可以製造。底線是,如果中共尊重人權,這次收購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中共不尊重人權,這是個問題,它們不會遵守國際商業規則,這很成問題。」

由於理念上的差異,這次收購交易的前程到底如何,這位工程師表示,他個人並不看好。

【錄音】:「計劃是在星期日簽,我不知道還有沒有簽,但是這不太(正常?),因為今天簽約之後,沒人知道他們要如何融資,國際上眾所周知,沃爾沃使用很多資金用於產品開發,而部分資金則必須從歐洲投資銀行(EIB)融資,歐洲投資銀行已經把款貸給了沃爾沃,之前沃爾沃為福特公司所有,一旦被吉利收購,那麼銀行需要重新審理貸款項目,也就是說,產品開發這部分的融資還沒落實清楚。程序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即使是簽約了,他們今天可以簽約,但是我覺得今天只能決定收購的意向,不會完成最終收購程序。」

作為沃爾沃的工程師,他為沃爾沃公司的前程,乃至瑞典及歐洲的未來甚是擔憂:

【錄音】「從自由的角度講,這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收購的是沃爾沃,沃爾沃在瑞典是個很大的僱主,在比利時也是,你知道,如果僱主是共產國家,人們當然會擔憂。因為中共會在利用最大的僱主身份向政府施壓,也會用於其它事情。這是很大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共產國家將成為我們在瑞典和比利時最大的僱主。」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李亦菲、謝小慧採訪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