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蔣雯麗:做顧長衛老婆不易 老公越變越小

     

                                                        蔣雯麗首部自編自導影片《我們天上見》海報。

        這次見蔣雯麗,是她帶著她首部編劇、導演的電影《我們天上見》做全國首映。一般國產片我平時不大去看,然而蔣雯麗在我們分手時,坐進汽車裡甩給我一句話:老鞠,希望晚上在電影院見到你。答允了她。當晚,我就準時坐進了電影院,本來是想按江湖規矩捧個人場,但看著看著,我竟「老淚滂沱」了。

        真是個催情的電影,感人、真實,敘述了蔣雯麗童年時期與姥爺之間的真實故事,電影中以一個女導演特有的視角,突出處理了很多服務主題的細節,大雨、乞丐、戒尺、還有滿牆的蘭花畫兒,特別還有我喜歡的那首主題曲,是我們小時耳熟能詳的。自傳體的電影讓公眾找到共鳴,確實是蔣雯麗的成功之處。與我一起看電影的還有導演張元的弟弟張雷,他是一所高校的的影視專業教授,看完後,他對小蘭幼時睡在床里姥爺睡外口,老的照顧小的,而後來兩人睡的位置變了,由小的照顧老的,這樣的細節張雷覺得導演做得很到位,特別讓我轉告雯麗他的感受。

        電影後的見面會,一個約十三四歲的孩子對雯麗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很受震動:現在的電影都是打打殺殺,要麼就是很恐怖,災難什麼的,這個電影讓我看了很受教育,我要更好地孝敬老人……

        另有一名女觀眾,沒說幾句說哽咽起來,她說明天就回去看看老人。

        文藝作品的力量就是很大。第二天,我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途中,我發了條簡訊給雯麗:因為昨天你的電影,今天我決定回老家看父母了,要不,還會拖到下月。她立即回復我:非常感謝,代問你父母好,我明天也會回安徽老家給姥爺掃墓。

        我一直說,蔣雯麗是真正做電影做藝術作品的人,是觀眾很尊敬的藝術家,與一些成天靠炒新聞與觀眾見面的明星不同,她的形象是沉積在觀眾心底里的,有些明星觀眾認為只是喜歡,還有些明星觀眾則為敬佩,蔣雯麗屬於後者。

女的成功一定要有男的支持?這不公平

        這次《我們天上見》電影所到之處,媒體都會不約而同地問與顧長衛有沒有關係?他有沒有幫助指導?對此,雯麗的回答是:這是一個很不公平現象,覺得女的要干成什麼事後面一定要有男的支持,其實這部電影真的是自己獨立完成,我原來想過顧長衛給我做攝影師,他說如果我做攝影師將來大家就認為這部電影是我的電影,現在沒做攝影師大家都這樣認為,要做攝影師還了得,真成他的電影了,哈。

        所以,有一個著名的男人的太太,想獨立做點事,還真不容易。如果有一個著名的女人的老公,想獨立做點事兒,也不會容易。

蔣雯麗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

        她是這樣回答我們的:「我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是03年,那一年差不多拍了四部戲,一部電影,三部電視劇,最後一部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基本一年都在拍戲,人疲憊不堪,每天晚上要靠睡覺的藥才能睡覺,精神壓力特別大,所以我想拍完這部戲以後一定要休息。就在休息那一年裡,很多兒時的畫面出現在眼前,現在在大城市生活,尤其北京,去一個地方要一兩個小時,每天像螞蟻一樣跑,想讓自己靜一靜。回憶兒時畫面,我們雖然沒有那麼多物質,沒有那麼多吃的喝的穿的,可是我們覺得也挺快樂的,我們自己吃的都是有機食品,下的雨水可以用來淘米,可能人的幸福感並不是你有的多就幸福,那時生活有點像田園般,感覺自己特別需要尋找精神家園,我感覺自己特別缺失,沒有精神歸屬感,只是在忙碌,只是在工作,但不知道目標是什麼,不知道這一切為了什麼,就想回去尋找一下,其實也是尋根的過程吧。」

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成名

        「我從小跟外公一起長大,所以外公對我影響很大,他離開我時12歲,一直有願望把他和我的故事寫出來,寫到童年就要寫到外公,從05年開始動筆寫電影,並不是說不想做演員,而是覺得想讓自己靜一下,到底我的生活為了什麼,僅僅為了去演戲,僅僅為了去成名嗎?覺得心裡是空的。從寫劇本到完成四年多的時間,我覺得一個是自己內心的需要,還有再不做的話把外公故事表達出來的願望可能慢慢隨著年齡增長就不去做了,就淡忘了,也是因為這種心理,我最想做的事情就馬上去做,不要去等待,就做了這部電影。

蔣雯麗童年:屬於自閉型的

        說到她的童年,蔣雯麗自曝屬於自閉型的,「童年幸福主要跟老爺在一起,在外面並不幸福,因為我從小比較自閉,比較難去跟人打交道,無論在學校還是外面,跟人溝通和交往是我特別大的障礙,一直到上大學都是這樣,永遠走路低著頭,不願跟人多說話,自己比較封閉,其實我覺得做演員幫助了我打開了很多,逼著自己要去打開,要跟人溝通,跟人交流,因為從小就沒有上過幼兒園,一直跟著姥爺,真到了學校以後不知道怎麼跟小朋友交流,因為你老是跟一個老人在一起,沒有融到社會上,在你該進入社會的時候沒有進入,所以一下子不知道怎麼進入社會,這個過程特別長。過程長有一個好處,保護了自己很多東西,所以比較愛幻想,有時比較天真單純,想問題不會那麼的複雜。」

長衛越來越小了

        在電梯裡,我和雯麗還在探討男人的若干問題,她說在生活中長衛特別像小孩,「剛剛在一起時,因為他比我大很多歲嘛,覺得他是一個大哥哥,像個老師,很能呵護你,後來我慢慢發現他越來越小,兩個人偶爾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生氣,他能生氣半天,我一想生氣很傷身體呀,沒有必要嘛,我就說別生氣啦什麼的,哄哄他。大男人都像長不大的孩子,越是跟你親,越表現出他孩子的一面,他可能在外面要裝一點,哦,我是男子漢,回到家裡就像一個小孩,比較任性。哈。」

        我猜想起長衛在家裡孩子般調皮的模樣,也忍不住失聲笑出來,讓電梯裡的其它客人莫名了一把。

        對了,這部電影中,演姥爺的朱旭老師80歲高齡了,爐火純青的,特別到位。他因此也獲得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同時,影星劉燁等客串了一個重要角色。該片還獲得了2009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大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在浮躁和喧囂的大片生活中,如想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絲平靜、一絲沉澱,那就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電影雖然是小眾的,但視角卻是大眾的。

 

                                      我請雯麗導演給我說戲,她說你先說一句台詞來聽聽?--曉源 攝

 

                                             導戲結束,我們握手慶祝她的新電影首映成功。--曉源 攝

 

        電影中的八成內容是蔣雯麗真實傳記的紀錄,她的爸爸曾在烏魯木齊鐵路局支邊了15年,她母親也在鐵路上工作,是站里的電報員。而蔣雯麗的姥爺是一名火車司機。生於清朝末年,活了九十多歲,曾給李宗仁馮玉祥白崇禧等開過火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sohu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