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專家:高盛賠錢容易但了事難

圖片來源: AP

位於紐約曼哈頓的高盛集團總部大廈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欺詐案星期四出現轉機。有報導說,高盛正在跟涉案的一家金融機構接觸,爭取通過賠償來了結這起舉世注目的金融欺詐案。但是,一些金融專家認為,私了可以解決經濟糾紛,但針對高盛問題所折射出的美國金融體制弊端的改革努力還遠沒有結束。

美國政府推動的金融改革大戲真是跌盪起伏。國會議員們跟高盛主管們在公聽會上的激情對抗剛剛結束,公眾依然強烈期待案情發展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說,高盛正在跟這起欺詐案的受害方接觸,希望通過賠款來結束這場司法糾紛。

綜合各方消息來源,一種說法是,高盛正在跟證券交易委員會協商,儘早結束這場看來遙遙無期的司法大戰,以免官司的拖延給高盛的名譽造成更大的損失。另一種說法更為具體,說高盛正在跟澳大利亞的一個基金機構Basis Yield Alpha基金接觸,希望通過提供一億美元的賠償來彌補這家公司在投資Timberwolf證券方面受到的損失。

Timberwolf是高盛在2007年推出的一種複雜的債務抵押憑證。Basis Yield Alpha基金在這個證券上投資了10億美元。

關於儘快私了的說法的準確性目前還無法評估。高盛公司對多家媒體的詢問都表示無可奉告。不過,據紐約郵報的報導說,消息來源表示,高盛這個案子實現庭外和解幾乎已經定盤。

美國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雷蒙德·格羅斯(Ray Groth)曾經長期在投資銀行供職,對這個行業的做法非常熟悉。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由於缺乏對內情的了解,不能夠隨便斷言。但是,如果高盛真的選擇跟這家澳大利亞基金就Timberland證券虧損提供賠償,一個很大的可能是,這種證券的交易範圍很廣泛,高盛為了保持跟購買這種證券的客戶之間的關係,而選擇優先賠償的解決辦法。

但是,格羅斯認為,這個賠償方式並不能夠徹底解決高盛跟證交會之間的問題,更不意味著高盛在這次金融監管改革過程中將從此置身事外。格羅斯對美國之音說:

「高盛欺詐案引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參議院公聽會提出的問題不只是高盛公司一家的問題。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ker)早就提出過,就是投資銀行現行的私人股本交易活動要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貸款和存儲業務分離開來的問題。」

格羅斯說,高盛的例子就是把這兩種功能所形成的利益衝突發揮到了極至。它一方面銷售各種證券,另一方面卻坐空這些證券,從中獲得巨額利潤。這種在一筆交易中腳踩兩隻船的做法雖然並不違反現行的市場規則,但是卻在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格羅斯指出,除了高盛之外,原來的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公司、美林證券等都有同樣的問題。金融改革如果不糾正這個問題就不能避免將來危機的重演。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高級研究員馬克·萊文森(Marc Levinson)對有關高盛通過賠償來了結它跟證交會之間的司法糾紛也表示質疑。萊文森表示,從國會的聽證來看,目前還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高盛在相關的證券交易中有違法行為,批評的矛頭主要集中在高盛的道德責任問題上。萊文森對美國之音說:

「金融改革對解決道德責任問題不會有什麼作用。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並不認為金融機構有著明顯的道德責任問題。控方還沒有提出高盛違法的確鑿證據。有關道德責任的議論主要來自政客的宣傳,目的是給公眾樹立一個攻擊的靶子。」

萊文森認為,政客們也絕不會容許高盛就這樣子輕易地溜掉。道德責任問題將會繼續成為政府推動金融改革的一個主要議題。

美國證交會是在4月16號以涉嫌金融欺詐的罪名正式向高盛集團提出起訴。證交會說,高盛在向投資者出售跟某些次級房貸掛鈎的抵押債務憑證時,沒有向投資者說明,做空這些抵押債務憑證的對沖基金保爾森公司參與了產品的設計,結果給客戶造成了約10億美元的損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