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絕非危言聳聽:中南海要把10%人口關精神病院

——原標題 何清漣:解讀胡溫共同創作的「第六病室」

作者:

 

        看了這個標題,且莫以為這是我在攻擊中國的和諧盛世,因為在13億中國人當中有1億精神病患者這條消息來自中國官方第一周刊――《瞭望》新聞周刊,並由最權威的新華網在大力傳播。如果要慶祝這部中國特色的卡夫卡荒誕劇誕生,有權署名的作者應該是胡溫政府。

         還是先介紹胡溫政府創作的這部「偉大作品」吧。2010年5月30日,一向是政治動向風向標的《瞭望》新聞周刊發布一條驚人消息:「研究顯示我國精神病患超1億, 重症人數逾1600萬」(以下簡稱「研究」)。這項「研究」發布非常及時,正好趕在台灣首富郭台銘宣布他的富士康N+1跳的「墜樓者」有心理疾病之後不久,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中國人民必須要充分理解剛剛開創了「G2」格局的黨國政府為此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讓屬下國民中的將近十分之一成為精神病患者,可能會讓非「G2」成員國,甚至包括「G2」的另一成員美國質疑中國的領導資格:領導著世界上最大精神病患群體的中國政府,有能力成為世界領導者嗎?如果讓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占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不是會被中共領導成精神病患者?鑑於近年來《人民日報》與新華社多次宣布外媒盛讚中國正在承擔拯救世界經濟的重任,並預測中國將在 2020年或晚些的2030年超過美國,我對中國政府何以做出如此重大犧牲深感好奇。非常仔細地――幾乎是word by word, line by line地閱讀了這一長達3790餘字的「研究」,於是有了幾個重大發現:

        第一,精神病成因果然頗有「中國特色」。「研究」指出,「受訪專家分析,在社會轉型期,誘發精神疾病的因素增多,例如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社會普遍的心理緊張,價值觀念混亂甚至解體造成普遍的無所適從感,社會嚴重分化造成的心理失衡,以及人的期望與實際的落差增加等,種種因素造成當前我國精神疾病患者人數不斷攀升」。如果有人想指出其他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並未出現這類現象並就此質疑,我相信《環球時報》很快就會以駐各國記者名義發表文章,列舉大量事實證明其他轉型國家(可能還包括美國)的精神病患情況更嚴重。至於那些國家根本不知道自家何以被中國目為精神病患國度也不要緊,有誰見過被喉舌媒體指為「悲慘轉型」的國家在中國發表過闢謠聲明?

    第二,精神病患者多為「一貧如洗」的窮人。「研究」如是說:「由於治療費用高昂,加之被病人幾年甚至十幾年和幾十年的消耗,大多數家庭已一貧如洗,就連享受醫保的病人家庭也無力承擔入院門檻費和門診自付部分,更別說大部分病人沒有醫保。」這等於宣布了如今中國的一條新社會定律,即「窮人=精神病患者」。聯想到山西某地將赤貧者列為重點管控對象,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同胞們,這次將精神病患者定為1億,完全是政府的仁心仁術。因為按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今年 1月21日公布的數字,中國貧困人口約1.5億;若按照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劉振民大使在第64屆聯大五委關於「聯合國經費分攤比額表」議題的發言,中國的貧困人口約為2.5億。這次只定了一億精神病患者,那是政府心情較好狀態下所做出的決斷。若再發生幾起屠童案與跳樓案,政府不高興,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至2 億乃至更多也說不定。

         第三,中國的基層組織街道辦、村委會與鄉鎮政府均取得鑑定精神病人的專業資格。「研究」列出的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摸排鑑定,按照『街不漏巷、鄉不漏村、村不漏戶』的要求,在全省範圍內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 開展全面排查摸底,做到情況明、底數清」。鑑定機構不懂得如何鑑定完全不是問題,因為「研究」給出了鑑定標準:「根據多年案例分析,造成惡性事件的精神病患者主要是具有暴力傾向的青壯年,具有較強的暴力性和攻擊性,作案手段殘忍。」據北京安定醫院的研究揭示:「這些精神病人所實施的社會危害行為,以侵犯人身、侵犯財產和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三者為主,共占94.1%。」至於這些青壯年看起來象正常人也不妨礙其被「收治」,因為「專家指出,從一般心理障礙到嚴重精神疾患之間,還有一段距離。他們中的許多人,平常看起來和常人毫無二致,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健康。當其中一些人面臨就業、婚姻、子女、養老等生存壓力時,其無助和挫折都可能成為一觸即發的『引信』,瞬間點燃『炸藥包』」。「平常看起來和常人毫無二致」的精神病患者占比多少?「研究」給出的數據是至少超過五成,因為「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知曉率不足五成」。

          第四,開創由司法機構代行收治精神病人職能的醫療史上改革先河。「研究」指出:「全國精神疾病醫療機構僅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張,註冊精神科醫師16383人。照此計算,全國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為每萬人1.04 張;平均每10萬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醫師。」精神病治療機構如此稀缺,連收治1600萬重症患者的能力都沒有,與一億精神病患者的龐大需求完全脫節。考慮到這些青壯年精神病人「所實施的社會危害行為,以侵犯人身、侵犯財產和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三者為主」,順理成章之舉是將由司法機構代行精神病醫院職能。現有的監獄與勞改農場如果不足,可以大量擴建,以便「集中收治」。我毫不懷疑中共政府這方面的行政效率,因為這一能力是由中國建政60年的歷史所證明的。

    第五,無就業增長可告結束,GDP增速得到保證。「研究」說,「當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住院治療,每年至少需要數萬元;即使採取 家庭病床治療,每年最少也需1萬元。」社會成員的近十分之一被定為精神病患者,圍繞這一數量龐大的特殊群體的需求將形成數條新的產業鏈:集中收治場所的建立將帶來建築業的興盛,正苦於找不到出路的房地產業只需轉移一下重心就可,政府照樣可以賣地徵稅;看護精神病患者需要培訓大量專業人員,由此又形成培訓、政府委託資格認證公司考核發證再到上崗的一條產業鏈;還有醫藥廠可以大量投入生產新藥,由此又形成一條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按每人投入1萬元並帶動4萬元相關產業的最保守數據計算,僅此一項至少可為GDP增創5萬億元的大蛋糕,創造至少1億個就業機會。如此一來,血汗工廠走到窮途末路又有什麼關係?絲毫不影響黨國經濟繼續繁榮下去。

         將十分之一國民定為精神病患者,如此妙策,令當年首創此舉的老大哥蘇聯自嘆不如。因為勃列日涅夫時代也只是將政治異議者送進精神病院,沒敢啟動如此龐大的社會工程。從此以後,不管是什麼人,只要「面臨就業、婚姻、子女、養老等生存壓力」,只要因為拆遷、征地而奮起反抗,或者因為保護自身權益而舉行罷工,都有可能因其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被當作精神病患者集中收治。於是,中國所有的社會矛盾,被這一妙招舉重若輕地全部轉化為精神病患者對正常人的瘋狂。再有西方國家「吃飽了飯沒事幹」想就人權問題再對中國指手劃腳?沒門,咱中國這是在管制精神病人,在保障十分之九正常人的安全,與人權有甚相干?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同胞好好體會胡溫政府的「慈愛」。「研究」說,這一億精神病患者的數據早在2009年就已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公布。何以遲至此時才提出收治問題?估計因為去年是中共建國60周年大慶,為了讓國民沉醉於那不勝枚舉的「偉光正」建國成就造就的幸福感中,黨與政府才未公布這一 「研究成果」。讓自己統治的國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第六病室」,無論是橫看豎看還是倒著看,怎樣也無法算成「建國成就」。



    作者註:第六病室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契訶夫的一短篇小說。第六病室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一方面既是指真正具體的病室,另一方面也是沙皇俄國暴政,整個黑暗社會的一個縮影,小說里的「病人」就代表著正在受苦受難各式的俄羅斯下層貧困人民,不止是物質上的受苦受難,同時也包括精神上的煎熬。這座所謂的病房,實際上就是沙皇俄國統治下的那些下層人民的監獄。小說正是以這個病室為主要場景,主人公是兩個知識分子,以他們的爭論作為情節的發展,並最終以這兩個人的悲劇作為收場,從而揭露了沙皇俄國監獄一般的生活狀態,描繪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現實,表達了作者的憤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縱覽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