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哀悼在菲罹難者仍在悲痛憤怒中 海外央視犯眾怒

——全港哀悼在菲律賓罹難者 民眾仍在悲痛憤怒中(視頻,組圖)鳳凰衛視「名嘴」犯眾怒

周四,香港政府為在菲律賓慘案中的罹難者舉行全港悼念日活動,各界人士要求港府繼續徹底調查事件,民眾抨擊一些名人的言論傷害港人情感。自由亞洲電台駐香港特約記者心語報導。

圖片:遇難港人家人面對親人回歸悲痛欲絕 (Facebook 網友提供/心語)



下載視頻文件


接載菲律賓人質事件中8名死難者遺體、同團的生還團友、死傷者家屬、港府官員等共96人的包機,在周三晚上7點50分抵達香港國際機場。

星期四早上8時,香港特首曾蔭權和高級官員參加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升旗及下半旗儀式,眾人默哀三分鐘悼念馬尼拉人質事件中遇害的8名港人。數百名市民出席了儀式,他們希望死者安息,生者努力活下去,要求菲律賓當局交待。在默哀期間,除緊急及出入境服務外,其它政府服務一律暫停;要上班的政府人員也在辦公地點參與默哀。在全港默哀日中,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都降半旗表示哀悼。

香港保全局局長李少光表示,希望菲律賓的調查能夠做到公平公正。他又說,香港警方會根據死因庭指引和法醫官的檢屍結果,有可能展開獨立調查。香港政府同時承諾,將終身照顧所有遇難者的家庭。

網絡上人們的悼念更是排山倒海,在兩個主要的Facebook 悼念群組中,已經分別有13萬人和30萬人加入,眾多民眾強烈呼籲香港政府徹底調查整個事件,網民劉家儀向本台表示,「今天香港政府或香港人民都要求真相,但是說實話我覺得菲律賓政府也查不到什麼真相,根本整個過程香港人都覺得菲律賓警察太差勁,裡面那麼多人,在那裡亂槍掃射,還拿大鐵錘敲擊,你想想,如果是劫持人質的暴徒,也會發瘋的吧」。

不少民眾都趨向於情緒化,在看到有菲律賓學生和警察在出事大巴附近微笑留影的圖片後更加憤怒。香港大批網友在Facebook 中呼籲政府抗議菲律賓媒體拍攝和發表遇難者的儀容。中國大陸不少網民則把事件和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沙的主權問題聯繫起來,表示未來如果有主權問題不惜開戰。 在菲律賓的各個新聞網站,一時也出現大量渲染關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報導,菲律賓參議員Loren Legarda 發表聲明,呼籲菲律賓民眾理解中國人的憤怒,並說當局應當反省措施是否得當。

圖片:香港民眾將舉行燭光晚會悼念遇難港人 (Facebook 網友提供/心語)
公眾對一些名人的態度也表示了不滿,此前電影明星成龍表示願意在沸沸揚揚之際,向菲律賓人伸出友誼之手。他說,「香港是有不同種類人的地方,別擔心,我們沒有憎恨」。此言論獲得菲律賓總統府的讚賞,卻遭到港人譴責,大陸網友也開始嘲諷。劉家儀對此表示,「他常常胡說八道,而且他說的話和香港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樣,他只代表他個人,我覺得不管是網民還是香港市民對成龍,對菲律賓政府都是非常憤怒」。

鳳凰衛視的美籍評論員阮次山則認為港府和菲律賓總統通話不妥,因為級別不夠,而中共領導人則不必為此事「小題大作」。他還認為菲律賓當局沒有責任,責任全在槍手本身,「巴士綁架很特別、罕見」等,因此警察「經驗不足」是情有可願。這些言論都遭到了網民的抨擊,香港知名博客作者林忌表示,「在巴士上的十五條人命,並不是小題大作。中國外交部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表達強烈的抗議,說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為何這次例外呢?」

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耀宗向本台表示,「中國總是很怕民眾過激的行為,衝擊他們的外交方向,以前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乃至日本首相拜見靖國神社,這樣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激起國內民眾的憤怒,但是北京方面總是要強調有理有節等等,不要高調。」

一些在大陸媒體工作的網友透露說,中宣部已經就如何引導菲律賓人質事件的輿論發布了指令,「各媒體要按照外交部表態口徑,正面報導有關各方積極營救人質及做好相關善後工作的情況,不要將此事與中菲關係掛鈎,避免出現過激言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