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廣東東莞打壓粵語再激民憤

東莞市日前推新規定,本地電台及電視台的方言節目時段,不得多於普通話節目時段;另公務員須通過普通話考核。致使廣東的粵(廣州話)普(普通話)之爭,再起波瀾。當局指出此舉是為了規範普通話和漢字使用。網民擔憂這是打壓粵語新舉措,呼籲民眾上街遊行,表示抗議。

東莞再現打壓粵語

8月1日,廣州有數千名「八十後」青年不滿當局提倡普通話而打壓廣東話,走上街頭喊口號撐廣東話,抗議人數之多在廣州非常罕見,也吸引國際媒體的關注。

最近,東莞日前出台有關地方行政法令的徵求意見稿,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此外,當局明確規定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不得低於三級乙等(百分制不低於六十分)。雖然當局解釋是為了規範普通話和漢字使用,但因東莞本土民眾多講廣州話,故認為當局此舉明顯是推普廢粵。

有網友疾呼:「推普機又啟動了,大家趕緊上街散步,捍衛粵語。」也有人怒斥:「系唔系要我哋日日去散步,政府先至唔打壓粵語?」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廣州部分中小學在推廣普通話時強行規定,學生在校內禁止講廣東話,違者扣操行分,現在一些家長發現,孩子在家也不說廣東話,五年前左右,上海也有類似的情況,媒體上「孩子不說上海說」的報導,引發上海學術界的呼籲,出現「保上海話」的浪潮。

數年前,廣州等廣東城市,受到香港的影響,相當廣泛用繁體字,地方當局亦有打壓的行動,更換街道名牌和強逼店鋪卸下繁體字的招牌。

社會民聲不同

全球化的趨勢,以及沿海各大城市銳意打造自己成為國際大都會,其實與方言的應用沒有牴觸,要發展旅遊業,中國很多地方近年紛紛要求聯合國承認其「世界文化遺產」,地方戲曲顯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需要保護。

有評論員指出,國家主流意見是想「文化大一統」,一如當年秦始皇,統一文字,體現國家權力,不過,在「文化大一統」背後,主事人未必認識到多元文化也是國家強盛的資源。

一藝人說:「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在於高樓大廈,而在住在這裡的人,住得久了,因為文化而產生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北京大學語音研究室的前主任沈炯教授(國家語言委員會主要成員之一)說:「廣東人現在已經說普通話了,香港的情況比較特殊,但國家決不允許那種情況長期存在!」經過7月25日廣州這一遊行示威,如硬要全面推行普通話,必定會有超過百萬人上街,中南海大員只會自討沒趣。

有網友評論,中共一言堂流氓統治這麼久,百姓在高壓下,雖然敢怒不敢言,這並不代表中國的老百姓的「忍耐力」還會長久,東莞事件的發展讓世界人拭目以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新唐人記者常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