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菲律賓槍殺香港人質公聽會曝露的荒謬

香港人祭奠在馬尼拉遇難的人質
路透社
作者 香港特約記者 麥燕庭

八名香港人質在菲律賓遇害案件,港菲兩地分別進行調查,而菲律賓多名官員在該國的特別調查委員會作供反映,當地官員的低水平、貪污肆虐才是導致槍手門多薩開槍、八名港人「枉死」的主因。

菲律賓的特別調查委員會由9月2日開始聽取各相關人士作供,原訂今天結束,現因證人眾多,以及要到肇事的旅遊巴士實地視察,調查須要延至8日完結。

綜合各人至今的證供顯示,由門多薩8月23日早上十時挾持人質開始,至晚上八時「拯救」人質終結為止,菲律賓官方的行政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首先,當日早上副內政部長普諾受命成立危機處理委員會,但他在公聽會上承認,自己沒能力處理事件,於是交由馬尼拉警察總馬格蒂拜這名現場總指揮及談判專家決定如何處理。

但 危機處理委員會當日並沒開會,純由普諾把事件定性為地區事件,而非國家事件,於是,即使國家警察總長要求出動受過特別訓練、設備較佳的軍方特種部隊,負責 現場指揮的馬尼拉警察總馬格蒂拜亦加以拒絕,聲稱警方特種部隊已經可以處理,又拒絕談判專家薩爾瓦多自薦制服或開槍擒拿槍手的建議。另有談判專家6日作供時指,他們並沒有特別編制,只是臨時抽調,當日亦沒有高層官員向他們作出指示。

另 外,警方特種部隊成員承認,裝備落後,仍然停留在上世紀的越戰時代,訓練不多,只是在當天日間自行數度練習強供,聲稱最多不出十五分鐘即可成功搶占巴士, 但他們用的本土巴士,用的並非強化玻璃,於是用鐵槌敲打,當然是打不碎,又沒有爆破設備,結果「強攻」四十分鐘才能成功登車。期間,有多少傷者是因為流血 過多致死?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晚上的關鍵時刻,現場處於「無皇管」狀態,因為現場總指揮馬格蒂拜下午已離開現場,到南部出席另一活動,請馬尼拉市長捕手,但市長林雯洛和副市長莫雷諾晚上又分別前往沒有電視直播的餐廳和酒店用膳,把指揮責任推卸給現場警員,林雯洛還告訴共晉晚膳的總統阿奎諾三世回去小睡片刻。

於是,即使當時正接受電台訪問的門多薩已多次警告,若拘捕其弟弟,便會大開殺戒,又警告警員若再逼近,便會殺掉人質,但警方似乎把這些警告東作「耳邊風」,繼續下令強攻,因為指揮者以耳代目,只靠前線警員電話匯報來作出指令。

七時發出第一次槍聲後,兩人亦無意返回現場,莫雷諾作供時說:「難道要我回去吃子彈嗎?」林雯洛則只是表示,警方日間沒有開槍射殺槍手是一個錯誤。

至於槍手挑持人質的主因 - 要求復職,據當日多次在車門前與門多薩近距離接觸的談判專家薩爾瓦多表示,曾聽見門多薩指責電話另一頭的副申訴專員岡薩雷斯,指對方要索取十五萬披索才肯跟進其上訴,日後要為有人死亡負責。不過,副申訴專員加以否認。

至於為何門多薩的復職要求下午已獲批准,但遲遲未送到?原來是申訴專員要求前來取覆核上訴信、出身影星的馬尼拉 副市長莫雷諾合照,於是莫雷諾足足花了三小時才把信送到,信件到手後,又因槍手電話因與傳媒進行訪問而占線,無法通知槍手,最終釀成慘劇。

而觸發門多薩情緒激動、繼而開槍的警方拘捕門多薩胞弟事件,各人則互相推卸責任。馬尼拉警察總長馬格蒂拜指出,其中一名談判員指門多薩弟弟是同謀,在林雯洛指令下,他於是下令拘捕。不過,林雯洛予以否認,聲稱只是叫馬格蒂拜將門多薩胞弟帶回警察總部調查,但槍手胞弟逃到外圍,被警察追上才用手銬將他鎖住,此時他已叫警方不要鎖上手銬。他更強調,他只是危機處理委員會的顧問,行動純粹是警方決定,他毋須為事件負責。

更可笑的是,即使事後,菲律賓警方亦烏龍百出,包括把槍手門多薩的手提電話誤作香港人的財物,交了給香港警方。據了解,菲律賓警方今天(6日)會到香港取回三支不屬於港人的手提電話,以便進行鑑證及查閱通話記錄。一般認為,有關通話紀錄對了解案情十分重要。

菲律賓人質事件調查委員會,由司法部長利馬出任主席,副主席為內政部長林炳智,其餘三名成員為菲律律華裔民權活躍分子洪玉華、廣播工作者協會主席巴斯斑奴(Herman Basbano)和律師利巴里奧士(Roan Libarios)。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