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胡星斗:在中國大陸做慈善幾乎等同於犯罪

在中國做慈善幾乎等同於犯罪,民間慈善組織的負責人似乎是「敵對分子」。某慈善家收養了100多個孤兒、殘疾人,但地方當局不支持他,打壓他,以至於拆遷 他的房產,弄得他家破人亡;著名的愛滋病患者服務機構 「愛知行」長期被打壓;幫助學子就業的寒窗陽光基金還未正式成立即被調查;某大學教師一聽說「慈善家」機構,馬上說「太敏感」,不能讓學生參加;做慈善、 關心公共利益、甚至保釣(保衛釣魚島)人士都經常遭遇訊問、監視;李連杰的壹基金是掛靠在官方的紅十字基金會下面的基金,最近李連杰承認壹基金可能無法繼 續下去。

有人說:「中國人做慈善是允許的呀,你可以把錢捐給官方的基金會!」但是官方的基金會如同國有企業(官有企業)一樣,由於產權不明、責任不清、委託代理機 制不健全、治理結構不科學,而導致信用喪失、品牌貶值、管理粗放等一系列的問題以及管理費提成過高、捐款濫用、貪污腐敗等道德風險,以至於普通國人都不信 任官辦的基金會,不願意捐款給他們。相反,在已開發國家,為了確保事業的可持續性,私人慈善機構絕大多數都格外珍惜其名聲、品牌,他們的管理費提成比例也不 到中國國有慈善基金會的一半。

在已開發國家,慈善事業、公益事業一般都不由政府來做,幾乎是純民間的事情。美國有慈善組織120萬個,高收入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者)的捐款比例高 達98%,市長都是義工,經常參與志願者活動,甚至有的城市的警察也是由志願者組成的;所以,托克維爾說美國一方面是自利的市場經濟,另一方面是利他的志 願者精神,是兩個輪子驅動的國家;澳大利亞全國18歲以上人口中有約三分之一是志願者;英國約有半數的國民經常參與志願服務。

民間慈善組織、公益組織(統稱NGO)發達與否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誌。NGO體現了現代公民的奉獻精神和靈魂的升華,是國民的公共意識、關懷意識、責 任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的結晶。而像中國這樣,視NGO如猛虎,把民間慈善、民間公益當作潛在的犯罪,將最終導致社會良知的徹底泯滅、道德的進一步沉 淪。

中共獨裁專制的最大禍害正是全民的道德淪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文章胡星斗中國問題學、弱勢群體經濟學網站有更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