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樓市新調控 預測上海投機客將恐慌性出逃

各地相繼出台調控措施

繼樓市新調控政策出台後,各地紛紛出台新的規定,對樓市的火爆進行控制。

深圳發布「限購令」,規定深圳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2套住房。對於能夠提供在深圳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暫停無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在深圳購房。

浙江省出台相關措施,將從11月1日起對商品房預售資金進行全面監管。凡在浙江省內批准預售的商品房建設項目將全部納入監管範圍。同時規定未簽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的項目,主管部門不得發放《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福建廈門計劃到今年年底將採取臨時性限購措施,規定每個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上海發布樓市調控細則,要求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同時暫定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上海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違反規定購房的,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受理房地產登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在接受新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政策的推出將對樓市調控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樓市投機客和炒房者將會恐慌性出逃。

曹建海認為,當前階段,抑制房價上漲的手段並不多,房屋稅的出台目前也是未知數。因此,上海利用行政手段限制購買是對樓市過熱最有效的干預,對上海房地產行業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同時他還對記者透露,「這只是國家樓市調控在上海邁出的第一步,我估計明年央行加息後,房地產的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像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的樓市過熱現象將不復存在。」

各地市場冷熱不一

傳統樓房銷售旺季的「十一長假」,儘管各地調控措施紛紛出台,但市場反應「冷熱」不一,滬、杭等地樓市「冷」,京、深樓市「熱」。

日前在海南旅遊房地產博覽會上,儘管很多樓盤推出了一次性付款折扣的優惠措施,還有項目打出了買樓贈面積、贈裝修和家電等促銷手段,但並未出現開發商期望的「金九銀十」火爆場面。

杭州的很多樓盤也遭遇了冷場,而且市場受調控新政的影響顯得更加迅速。最新數據顯示,杭州市在新政出台的當天成交量僅為前一天的十二分之一,9月30日,杭州市區商品房共預訂31套,預售269套,而前一天的數字分別為預訂361套,預售421套。

十一長假期間上海舉辦了首個「假日樓市」房展會,雖然主辦者沒有公布意向成交金額,但據透露「總金額非常低」。 同時在成交量方面,主辦方表示此次不再統計現場簽約率。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新調控政策和深圳本地的「限購令」未能抑制深圳樓市的火熱,十一假期間深圳新房市場成交火爆。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每日成交數據統計,假期前六天深圳共成交新房2,313套,相當於去年同期的近四倍。其中10月1日和4日,新房成交更是分別達到656套和600套的天量,創下今年以來新房成交量的新高。

北京晨報報導,十一長假前5天,北京簽約商品住宅預售屋691套。對比去年火爆樓市時黃金周358套的數字,今年的成交量幾乎是去年的2倍!如果再算上長假前5天1,543套的總認購數字,北京已有2,234套房被買家鎖定。即使與2009年的火爆樓市相比,這個數值也算瘋狂。

專家預測樓市將走熊

儘管樓市表現不一,但專家認為長期來看,中國樓市將走熊。

據《東方早報》之前報到,近日,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正式警告,中國大陸樓市泡沫要破了,熊市將持續五年。這是謝國忠繼9月18日指「香港、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已經見頂」之後的又一大膽預測。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