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中國大陸怪象 楊瀾居然入住杭州保障房

這莫非又是一場贏家通吃的遊戲?——在杭州,保障房體系被切下一大塊,成為了高收入者的福利。

近日,杭州政府宣布,未來3年將供地1500畝,用於建設人才專項用房150萬平方米,每年新開工不少於50萬平方米。

根據規劃,2010年的這50萬平方米人才房,被納入119萬平方米國民住宅指標中,占了一半份額。

人才專項用房,是杭州保障房體系中除公租房、國宅、廉租房、限價房、危改房外的另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這一系列又細分成「大師級人才專項用房」、「突出貢獻人才專項住房」等六大類。

比如,杭州在2009年就已確定,在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白馬湖生態創意園安排200套,面積300平方米的景觀別墅房,向大師級人才提供10-20年租期,前5年租期全免。

目前,在風景宜人的西溪濕地,這些隸屬保障房體系的別墅,已經有楊瀾、余華、賴聲川、朱德庸等數十位文化界名流入住。

「突出貢獻人才專項住房」也呈現,在本報查詢到的2009年杭州人才房「經委系統」名單中,有63套房源被供應給63位在杭州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或部門主管。

根據杭州的政策,這些人士都是以同地段商品房價格的一半左右的價位買到人才專項住房。

由於被歸入「大師級人才」、「突出貢獻人才」的許多人——政府官員、名流、企業高管等收入並不低,他們對廉價保障性住房資源的占用,因而在這個樓市均價已達到2萬元/平方米的城市引發了爭議和質疑。

官員和企業老總的「保障房」

以2009年11月6日杭州公示的「突出貢獻人才專項用房」為例。這年共有216套住房被供給了七個系統。其中宣傳系統分得71套、經委系統63套、農辦系統12套、建委系統17套、旅委系統18套、發改委系統3套、教育系統32套。

「2009年通過審批的人目前都領到了人才房,相當一部分已經搬進去住了。」杭州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人士透露。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是牽頭杭州人才房政策及管理的主要部門。

「突出貢獻人才專項用房」宣傳系統名單顯示,共有71位來自醫療、衛生、廣電、報紙、出版社、劇院、圖書館等機構的人士獲得人才房。據本報了解,這些人士於今年上半年陸續入住位於杭州市中心區域文暉路上的青園小區。目前這個小區的市場均價為2.6萬元/平方米。

代理青園小區的杭州諾鋇地產經紀人余先生告訴本報,青園小區有不同檔次的房源,其中一幢顏色偏綠的高檔住宅樓為政府官員居住,目前有一套面積219平方米,均價6.3萬元,總價1400萬的住房被放出,因為戶主看中了另外一個地段一套1000多萬元的房子。

「從我們目前收集到的青園小區的房源信息來看,暫時還沒有其他人才房放出來。」余先生表示。

在公示的經委系統名單中,共計有63套房子被供應給63位在杭州的國企、民企的高端人才。其中大多數為企業的中高層主管。

按杭州的規定,申購「突出貢獻人才專項用房」的人士,除了須滿足一定突出貢獻條件之外,還要求申請人現屬無房或福利性實物分房建築面積低於100平方米。在這份經委系統的名單中,有33人顯示其名下沒有房產,而其餘名下房產大多數面積均低於60平方米。

例如,杭州天堂傘業集團總經理王奇偉,其公司是國內最大專業制傘企業,旗下員工5000餘名,但公示名單顯示王本人只有一套55平方米的住宅。

榜單上顯示名下無房的,還有中國重汽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王根生、杭州民生藥業集團副總經理陳穩竹等人。

「突出貢獻人才房我們已經搞了幾年,2009年後人才辦統一了各個系統的各類形式住房,納入統一管理之中。」 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的一位人士告訴本報。

如果這些人獲得人才房後將房子出手轉賣,那該如何處理?這位人士表示:「這個情況較為複雜,目前我們基本沒有碰上這個情況,這個需房管等部門的認定。」

市委人才辦提供的該辦副主任徐國聯此前的一份答疑提及:凡配售到人才專項住房的人員,自配售之日起須在杭州工作或服務滿5年以上。如果不超過5年就離開杭州的,必須收回人才房。徐表示,「去年就有一位拿到人才專項房後離開杭州去了美國,用人單位向我們反饋這個信息後,我們立即收回了他的房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楊秀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