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韓媒報日本地震:震後日本 無動搖無貪慾無掠奪

3.11大地震發生後,日本人嚴格遵守秩序。這位將二次受害降至最小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家園變成廢墟的情況下,日本人猶如「模範生」。在自然災害和戰爭中容易出現的不道德和不良行為,感覺在日本根本不存在。

  震後第一天工作日,即14日早晨,雖然地鐵重新啟動,但因電力供應受到限制,地鐵各處都是人滿為患。東京站、新宿站等主要地鐵站的售票處和乘車處,雖然是人擠著人,但並未發生混亂狀況。

  14日,日本茨城縣日立市市民排成長龍等待領取政府分發的石油。地震災區的居民在猶如冬天般寒冷的天氣里,因未能及時得到石油而飽受煎熬。照片=《讀賣新聞》、韓聯社日本人在遭受大型海嘯襲擊的東北部各海岸緊急設立了避難所,他們表現出何謂「忍耐」和「理解」。有人將毛毯分成兩半與他人分享;有人排成數百個米長隊購買食物和燃油;雖然先到,但為他人著想只買夠自己吃的方便麵和飯糰……這種情形到處可見。在免費提供飲用水時,誰都不會說「請再給點」。

麵包店老闆向災民免費提供麵包;一位女性還高舉寫有「可以用我們家的衛生間」的牌子,將自家衛生間對外開放。在這種困境中,日本人尋找自己所能做的事情,為大家做貢獻。這讓人想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在韓國展開的募捐活動。

  日本人從小就學會了發生災難時應怎樣行動,他們相信政府和社會。孤立無援的人也不會喊著「先救我」,而是會爬到高處寫下大大的「SOS」後,等待救援隊員的到來。現場一位居民說:「政府、警察和自衛隊等正在全力以赴。合作體系非常完善,我認為一切都很順利。」

  截至14日下午2時許,在災情最嚴重地區之一——宮城縣內的便利店和商店等處,盜竊事件僅發生40起,而重案1起也沒有發生。

  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不是過於平靜了」。發生地震和海嘯的第二天,在東京隨處可見進行晨練的人。此時此刻,電視播出的災區慘狀給全世界人帶來了衝擊。此外,在成田機場依然有很多出國旅遊的日本人。

  ▲「還活著,謝天謝地。」到日本地震災區參與救援的一名自衛隊隊員14日在宮城縣石卷市救出一名四個月的嬰兒後露出欣慰的笑容。宮城縣在被海嘯襲擊後變成一片廢墟。照片=《讀賣新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