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罕見的默許後激烈的譴責聯軍空襲利比亞

英、法、美多國部隊對利比亞展開第二輪軍事打擊之際,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責多國部隊違反國際準則。中國近日來就利比亞的立場受到關注。

*迄今為止最強烈指責*

路透社稱,《人民日報》星期一發表的評論是中國迄今為止發出的對空襲利比亞的最強烈的譴責。路透社說,儘管中國在聯合國沒有阻止安理會批准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的決議,但是中共喉舌報紙的這篇評論文章以幾乎不加掩飾的詞句指控美國及其盟國違反國際準則,將多國部隊對利比亞的軍隊打擊稱做是美國領導的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的繼續。路透社評論說,這場軍事衝突有可能演變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新的對抗點。

聯合國安理會上周四通過決議,授權成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保護利比亞平民不受暴力的襲擊。中國與俄羅斯、德國、印度和巴西投了棄權票,聯合國得以批准這項武力打擊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決議。

*罕見的默許*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在安理會投出棄權票是中國罕見的默許行動,這讓中國進一步遠離長期以來中國堅持的「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

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國星期四在安理會沒有使用否決權,反映了中國的全球利益日益廣泛與複雜,北京外交戰略隨之做出的改變。

*沈世順:大國職責*

然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亞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世順表示,中國投出棄權票,並不意味著中國贊成使用軍事手段,也不意味著中國改變了「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

他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還是在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中國一方面要盡負責任大國的責任,一方面也要和國際社會進行積極的配合,用公平、合法的最佳手段,也就是通過和平談判的手段來解決一切國際爭端。」

*盧宜宜:不跟大多數國家唱反調*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盧宜宜認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決定立場時,總要先觀察大多數國家的立場,特別是有關國家的周邊國家立場。

她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這次也不例外:「阿拉伯聯盟的國家也都表示支持歐美國家的立場,就是支持設置禁飛區。國際社會大部分國家也都支持採取這樣的措施,所以我覺得中國這次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是考慮到了這個因素。」

盧宜宜說,聯合國的決議強調的是出於人道主義立場,保護利比亞平民不受暴力襲擊,這是在中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分析:中國的投票原則*

不過,華爾街日報援引中國問題分析人士的話說,他們想不起來一個例子,中國過去曾經僅僅基於人道主義考慮,就允許聯合國批准過一項制裁決議案。事實上,當聯合國針對像辛巴威緬甸和蘇丹這類國家違反人權而要採取制裁措施時,中國往往使用否決權阻止決議的通過,或者降低制裁的力度。

分析人士說,中國只有在當一個國家違反國際核不擴散條約,或者侵略另一個國家時,才會投出棄權票,比如1990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11月份聯合國批准使用武力打擊伊拉克的決議時。

*路透:中共左右為難*

中國上周四在聯合國投出棄權票後,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現在又加強口氣指責西方國家對利比亞使用武力是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係準則的衝擊,是對和平發展的干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